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低價團購“大餐”到底便宜了誰?

發布時間:2023-07-12 09:35:00來源: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近期,各網絡平台上湧現出低價(jia) 團購“大餐”熱。5折、6折不稀奇,有的餐飲店團購低至1折。但問題隨之而來,消費者抱怨品質服務縮水、存在隱性消費門檻等;不少餐飲從(cong) 業(ye) 者也抱怨誇張的低價(jia) 帶來了惡性競爭(zheng) 。

  “2~3人餐隻要88元,趕緊囤票了,‘艾特’你的飯搭子去打卡吧”“重慶老火鍋團購!原價(jia) 278元,葷6素4抖音團購價(jia) 隻需168元……”近期,各網絡平台上湧現出低價(jia) 團購“大餐”熱,滿屏低價(jia) 令不少網友為(wei) 之心動。

  低價(jia) 團購營銷宣傳(chuan) 五花八門,有的突出食材昂貴,有的主打菜品精致,還有的強調高檔用餐環境。但各種“大餐”都有一個(ge) 共同點——價(jia) 格便宜,甚至出現了“100元7斤小龍蝦”“1元吃甜品”“99元吃8個(ge) 菜”之類的低價(jia) 套餐。

  可問題也隨之而來,消費者對於(yu) 低價(jia) 團購品質服務縮水、存在隱性消費門檻等投訴質疑頻出;不少餐飲從(cong) 業(ye) 者則抱怨誇張的低價(jia) 團購帶來了惡性競爭(zheng) 。那麽(me) ,低價(jia) 團購的“大餐”到底便宜了誰?

  團餐緣何廣被吐槽

  “今後再也不去團餐了!”家住重慶渝北區的劉女士憤憤不平地說。7月9日,她通過網絡平台花138元購買(mai) 了某餐廳原價(jia) 492元的超值套餐,“當大家欣喜地來到餐廳準備消費的時候,卻被告知團購券不能正常使用,商家的理由是超過了當天的接待能力。”

  在某團購網的商品頁麵,記者看到了一個(ge) “19元買(mai) 價(jia) 值68元自助餐”的活動,商品描述為(wei) :60多種菜品,無限製任意吃,包括現場煎製醬汁牛排、純正日式壽司、意大利比薩等。可團購過該商品的網友“今晚吃火鍋”表示,進了餐廳就後悔不已,“裏麵除了雞翅膀就是雞腳,感覺像是路邊大排檔。”

  一名外地來渝的遊客,前不久團購了某餐廳的3~4人餐。“當時是衝(chong) 著圖片上的店麵環境去的,去了之後發現完全不是圖片上的店,而是另外一家店,我強烈要求平台退款。”該遊客說。

  記者采訪發現,盡管低價(jia) 團購“大餐”看上去很誘人,但類似的商家拒單、名不副實等問題卻受到不少消費的吐槽。還有消費者反映,一些團購的“爆款”餐廳上菜慢、份量少、質量差,服務嚴(yan) 重縮水。

  重慶渝中區市場監管局解放碑所所長張載榮表示,網絡團購具有價(jia) 格優(you) 勢,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團購信息難辨真偽(wei) ,售後服務得不到保障,容易出現糾紛等。

  低價(jia) 橫行逼迫餐飲品牌跟進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6月是低價(jia) 團購興(xing) 起的一個(ge) 重要節點。疫情期間積壓的消費需求逐漸被消化,同時餐飲業(ye) 還沒有跟上暑期消費熱的節奏。“不管是為(wei) 了求生存還是保增長,超低價(jia) 團購在各個(ge) 餐飲業(ye) 態中蔓延,害苦了餐飲人,也擾亂(luan) 了市場秩序。”

  “我們(men) 其實也挺無奈的,但不做不行!”重慶秦媽餐飲集團總裁李傑表示,如今是線上營銷時代,很多平台基於(yu) 線上流量的邏輯,會(hui) 將優(you) 惠、低價(jia) 團購作為(wei) 品牌展露的權重項。如果餐飲商家不上線類似的低價(jia) 團購產(chan) 品,便得不到優(you) 先推薦和露出,生意可能會(hui) 受到影響。

  團購的本意是將零售變成批發的薄利多銷,給品牌更多向用戶展示、讓用戶到店體(ti) 驗的機會(hui) ,整體(ti) 的引流屬性大於(yu) 交易屬性。而如今,團購的價(jia) 格越來越誇張。各平台不斷湧現出“新低”,以往低價(jia) 套餐常見5折、6折,現在已經低至3折、2折、1折,可謂沒有最低,隻有更低。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增超202.2萬(wan) 家餐飲經營主體(ti) ,餐飲業(ye) 的新店越開越多,一大批跨界而來的參與(yu) 者不斷湧入。隨著競爭(zheng) 日益激烈,當周邊餐飲店或者同類競品用低價(jia) 團購活動搶客時,很多餐飲商家也會(hui) 被裹挾,不得不跟進上線低價(jia) 團購產(chan) 品來穩住客流,陷入“不降價(jia) 影響生意,降價(jia) 影響利潤”的兩(liang) 難境地。

  餐企如何“破局”

  低價(jia) 團購盛行,已引發各界對餐飲業(ye) 持續健康發展的擔憂。

  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研究員莫遠明表示,低價(jia) 競爭(zheng) 貌似可以實現商家和消費者雙贏,最終結果卻可能是商家和消費者“雙輸”。

  “低價(jia) 導致商家利潤降低,也導致消費者吃上廉價(jia) 無品質保障的‘大餐’,最終吃了個(ge) 寂寞。”莫遠明說,低價(jia) 團購愈演愈烈,可能帶來不正當競爭(zheng) ,食品安全隱患也將日益顯現。

  “所有的餐飲賽道都走向高度內(nei) 卷化的充分競爭(zheng) ,最後隻能拚效率和價(jia) 格,未來餐飲將走進微利時代。”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曾說。

  低價(jia) 縱然能夠為(wei) 餐館帶來流量,但流量難成存量,也基本產(chan) 生不了利潤。營銷專(zhuan) 家劉潤認為(wei) ,低價(jia) 格從(cong) 來都不是競爭(zheng) 優(you) 勢,低成本才是。

  重慶味海預製菜公司董事長唐梟桐認為(wei) ,餐飲業(ye) 應盡快引入數字化技術,提升供應鏈的速度和效能。可以簡化供應鏈的節點與(yu) 鏈條,盡可能縮短供應鏈長度,從(cong) 而直接降低成本。

  張載榮表示,針對低價(jia) 團餐反映出的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執法力度,根據核查情況和投訴舉(ju) 報,對團餐商家存在的虛構原價(jia) 打折、虛假宣傳(chuan) 、不正當競爭(zheng) 和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開展調查,依法予以查處,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記者李國)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