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強化協同治理共同維護網絡安全

發布時間:2023-07-14 09:46:00來源: 法治日報

  打擊治理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hui) 共同責任,需要凝聚“眾(zhong) 家力”,共同構築維護網絡安全的天羅地網、銅牆鐵壁。

  近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公安機關(guan) 近年來嚴(yan) 厲打擊各類網絡犯罪,維護國家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的主要舉(ju) 措成效情況。據悉,2022年,公安機關(guan) 深入推進“淨網2022”專(zhuan) 項行動,偵(zhen) 辦案件8.3萬(wan) 起,抓獲一大批犯罪嫌疑人。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深入發展,網絡在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豐(feng) 富人民美好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伴隨著網絡空間的深度社會(hui) 化,網絡犯罪也呈現出持續的高發態勢,非接觸性犯罪、跨網犯罪、網上網下聯動犯罪等犯罪形態超出了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犯罪打擊治理難度。網絡犯罪危害網絡安全,網絡安全事關(guan) 國家安全,如何探索適應網絡和信息化發展規律的網絡安全治理之道,無疑是擺在全社會(hui) 麵前的共同課題。

  近年來,我國通過製定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係統構建網絡安全法律製度,增強網絡安全防禦能力,有效應對網絡安全風險。有關(guan) 部門堅持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網絡執法,加大關(guan) 係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司法機關(guan) 及時製定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等領域的民事和刑事司法解釋,細化電子數據證據規則,規範網絡犯罪案件辦理程序,網絡司法程序規則體(ti) 係逐步建立。可以說,相關(guan) 部門在嚴(yan) 厲打擊違法犯罪的同時,不斷探索創新網絡治理方式,有力維護了我國網絡空間安全。

  當前,網絡犯罪具有兩(liang) 個(ge) 突出特點:一是傳(chuan) 統犯罪加速進行網絡化轉型,目前絕大多數傳(chuan) 統犯罪都有對應的網絡犯罪形態,並且規模有所擴大。二是網絡犯罪呈現出多行業(ye) 支撐、產(chan) 業(ye) 化分布、集團化運作、精細化分工特征。在諸多犯罪分子自發的“優(you) 化重組”下,逐漸構成了一個(ge) 完整的網絡犯罪鏈條,即便對單獨某個(ge) 犯罪環節予以打擊,也可能會(hui) 有其他犯罪分子進行“補位”。在信息技術加持下、經濟利益驅動下、網絡匿名性掩護下,網絡犯罪的產(chan) 業(ye) 鏈可謂相當複雜。也正因此,違法犯罪很容易反複出現。

  打擊治理網絡犯罪,需要堅持係統思維,開展全鏈條整治。此次公安部也透露,公安機關(guan) 構建了“打防管控”一體(ti) 化網絡安全綜合防控體(ti) 係,一方麵,嚴(yan) 打危害網絡和數據安全的違法犯罪;另一方麵,構建預警體(ti) 係防範風險隱患。2021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人民檢察院辦理網絡犯罪案件規定》中也明確,人民檢察院辦理網絡犯罪案件應當堅持懲治犯罪與(yu) 預防犯罪並舉(ju) ,建立捕、訴、監、防一體(ti) 的辦案機製。

  打擊治理網絡犯罪還需要強化協同治理,這是落實綜合性法律手段應對網絡風險的客觀需要。如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參與(yu) 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為(wei) 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相關(guan) 幫助的違法犯罪人員,除依法承擔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外,造成他人損害的,要承擔民事責任。這也意味著,在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huo) 追究責任時,需要公檢法部門密切配合,相互協同,分門別類對不法分子追究不同的法律責任。

  網絡犯罪的協同治理,意味著要形成多層次的網絡犯罪治理體(ti) 係。首先,要求網絡平台、網絡用戶、網絡監管者、網絡行業(ye) 協會(hui) 等所有網絡參與(yu) 者共同參與(yu) 網絡生態建設,各主體(ti) 既要守土有責、各司其職,也要破除門戶之見,共享共通一些關(guan) 鍵性網絡安全信息,逐步摧毀網絡犯罪生態。  其次,網絡監管者之間要有效協作。對於(yu) 網絡犯罪產(chan) 業(ye) 鏈條上的所有行為(wei) ,無論是違法行為(wei) 還是犯罪行為(wei) ,都要予以一體(ti) 處置,由於(yu) 執法主體(ti) 不同,就需要形成部門合力。

  最後,同一機關(guan) 的不同部門之間也要相互協同。例如公安機關(guan) 的網絡部門和犯罪偵(zhen) 查部門、檢察機關(guan) 的公訴部門和審判監督部門對違法犯罪線索的有效運用和配合處置。此次公安部也透露將不斷完善與(yu) 各重要行業(ye) 部門、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單位和社會(hui) 資源力量的協同配合、協調聯動工作機製,及時發現、防範、化解網絡安全風險隱患。

  網絡空間是億(yi) 萬(wan) 民眾(zhong) 共同的精神家園。打擊治理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hui) 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yu) ,凝聚“眾(zhong) 家力”,共同構築維護網絡安全的天羅地網、銅牆鐵壁,營造安全清朗的網絡空間。

  (作者:李懷勝)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