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虛擬現實 + 腦傳感”測量大腦對環境反應

發布時間:2023-08-10 09:49: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8月8日電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團隊創建了一種無創腦電圖(EEG)傳(chuan) 感器,並將其安裝在可長時間舒適佩戴的虛擬現實(VR)設備中。腦電圖傳(chuan) 感器可測量沉浸式VR交互過程中大腦的電活動,並檢查用戶對暗示、壓力源和其他外部力量的反應。該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軟科學》雜誌上。

  這一設備可用於(yu) 多種用途,從(cong) 幫助焦慮症患者,到使用飛行模擬器測量飛行員的注意力或精神壓力,甚至還可以讓人類有機會(hui) 通過機器人的“眼睛”進行觀察等。

  研究人員表示,當今最好的腦電圖設備電極其實不適用於(yu) VR頭戴設備,因為(wei) 人類的頭發會(hui) 阻礙它們(men) 與(yu) 頭皮的連接,很難獲得清晰的讀數;剛性的梳狀電極讀數很清晰但卻非常不舒服。

  在新項目中,團隊創建了一種由柔軟導電材料製成的海綿電極,克服了這些問題。改進後的VR帶有類似於(yu) 電子文身導電跡線的柔性電路,連接到設備背麵的腦電圖記錄設備。

  令人矚目的是,這一成果將應用於(yu) 該校的另一重大研究項目:機器人交付網絡。這或是迄今為(wei) 止關(guan) 於(yu) 人機交互的最大規模的研究。屆時,VR設備將把機器人“視角”反饋給人類,人們(men) 將能通過機器人的“眼睛”看到事物,而該設備還能測量經過長時間觀察後,人們(men) 所承受的心理負荷。

  領導這項研究的科克雷爾工程學院教授魯南姝表示,這一技術使研究人員能更好地測量大腦對環境的反應。(記者張夢然)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