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北京豐台打造“行走的思政課”

發布時間:2023-08-15 09: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光明日報通訊員 何洪濤

  如何讓思政課更生動、更鮮活、更有效?2021年以來,北京市豐(feng) 台區立足區內(nei) 思政資源與(yu) 教育實際,以“行走的思政課”為(wei) 突破口,通過課程、師生、資源等不同維度,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hui) 大課堂相結合,讓思政課入腦入心,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形成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整體(ti) 氛圍。

  建好課堂教學主渠道

  “思政課”首先是“課”,用好課堂教學是關(guan) 鍵。在提升教師隊伍水平的同時,豐(feng) 台區不斷強化課程研發與(yu) 體(ti) 係建設,豐(feng) 富課堂教學內(nei) 容、呈現形式,為(wei) 思政課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3月,在豐(feng) 台區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交流研討會(hui) 上,豐(feng) 台八中演出的話劇《我在盧溝橋宣誓》引發了與(yu) 會(hui) 師生的共鳴。參演的初二學生吳偲銳說:“通過查閱曆史資料、打磨劇本、團隊交流以及排練演出,我對革命先烈事跡的了解,不再停留在書(shu) 本上。”

  戲劇表演是豐(feng) 台八中的特色課程,學校每兩(liang) 年會(hui) 在北京天橋劇場演出一場大型原創思政話劇,為(wei) 同學們(men) 上好“行走的思政課”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今年7月1日,在慶祝建黨(dang) 102周年活動中,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通過情景劇演繹、講解員講述、詩朗誦串聯等形式,引導學生在學而思、學而悟、學而行中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共譜時代華章。

  “上好思政課,教師離不開有價(jia) 值的生動教材。”豐(feng) 台區委教工委副書(shu) 記楊聯文說。作為(wei) 首都中心城區,豐(feng) 台區兼具古都、紅色、京味、創新四大首都特色文化,金中都、長辛店、盧溝橋等地是得天獨厚的思政教育資源。

  為(wei) 此豐(feng) 台區設計了一套大中小學“融通”思政課程體(ti) 係,打造“百年黨(dang) 史·傳(chuan) 承基因”“航天夢想·奉獻創新”等五大思政教育主題,確定了首批47所思政課“改革創新基地校”,推動思政課紮實落地。

  善用社會(hui) 大課堂

  生動實踐是鮮活的思政教材。豐(feng) 台區搭建校內(nei) 外實踐平台,開展各種主題活動,讓學生近距離觸摸曆史的溫度、現實的熱度。

  今年92歲的鄭福來老人,是“七七事變”的親(qin) 曆者。7月5日清晨,他像往常一樣走上盧溝橋頭,為(wei) 往來遊客和學生講述那段曆史:“這條路不知道走過了多少遍,哪裏有坎兒(er) 我都能記得住。講述盧溝橋的抗戰史是我這一輩子的事兒(er) ,活到100歲,我就要講到100歲。”

  北京教育學院豐(feng) 台分院副院長馬紅民說,真正的“行走”應該是“浸潤”“融合”,是“直擊學生的心靈”。這種體(ti) 驗,對於(yu) 鑄魂育人,作用特別大。

  圍繞五大主題,豐(feng) 台區推出了9條思政課程精華路線,包括“長辛店留法勤工儉(jian) 學預備班舊址—二七廠1897科創城—二七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紀念館—盧溝橋文化旅遊區”“遼金城垣遺址博物館—麗(li) 澤商務區”“中華航天博物館—東(dong) 高地科技館”等。“精華路線突出發揮地域優(you) 勢,注重學生參與(yu) ,貼近日常生活,在講授的基礎上融入實踐、體(ti) 驗和研究等多種方式,真正讓思政課程‘活’起來。”楊聯文表示。

  踐行“開門辦思政”

  “大思政課”之大,在於(yu) 其是一門社會(hui) 大課。豐(feng) 台區發揮區域內(nei) 學校、家庭、社會(hui) 大課堂資源單位各自優(you) 勢,推動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凝聚起強大育人合力。

  中國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以園林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以園林中的吉祥紋樣為(wei) 切入口,豐(feng) 台五小錄製貼合學生的園林文化主題係列微課堂視頻,讓學生和家長一起觀看、一起實踐,深化對園林文化的理解。老師、家長和孩子走進中國園林博物館,再看、再研究、再實踐,就會(hui) 興(xing) 趣盎然。

  目前豐(feng) 台區已將航天一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紀念館、中華書(shu) 局、中國戲曲學院、北京京劇院、中國評劇院、中車北京二七機車有限公司、遼金城垣遺址博物館等駐區單位資源轉化為(wei) “大思政課”資源,確定了首批19家“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資源單位”,在信息互通、共建共享中提升思政課實效。

  今年年初,豐(feng) 台區又啟動基礎教育“強基工程”,係統提出名師培養(yang) 、學子培育、協同發展等六大工程,構建黨(dang) 委統一領導、黨(dang) 政齊抓共管、有關(guan) 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hui) 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匯聚全社會(hui) 育人合力。

  楊聯文表示,“行走的思政課”為(wei) 家校社共育搭建起了橋梁,為(wei) 打造“沉浸式大思政課”、形成全員育人的氛圍創造了條件。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5日 08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