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發展是綜合國力提升的縮影
【光明時評】
這幾日,第二十六屆成都國際車展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毫無懸念的是,以造車新勢力為(wei) 代表的國產(chan) 新能源車企成為(wei) 車展上的亮點,中國老牌傳(chuan) 統車企也在車展上帶來了重磅車型,在成都國際車展上首發首秀首展。中國車企取得今日成就的背後,是國家汽車工業(ye) 發展的艱辛與(yu) 努力。今年是中國汽車工業(ye) 走過的第70個(ge) 年頭,從(cong) “蹣跚學步”到“昂首向前”,中國汽車工業(ye) 實力穩固提升、位居世界前列。
1953年7月15日,中國一汽的前身——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拉開了中國汽車工業(ye) 建設發展的大幕。70年篳路藍縷,中國汽車工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合資到自主,從(cong) 落後到領先。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26億(yi) 輛,我國成為(wei) 世界最大汽車消費市場。現如今,中國汽車民族品牌不再隻有一汽、二汽,一些國產(chan) 汽車品牌享譽世界,並且能夠在質量、設計、舒適度等多個(ge) 方麵與(yu) 全球老牌車企一較高下。中國消費者選擇國產(chan) 品牌汽車的人越來越多,中國汽車工業(ye) 成為(wei) 民族之光。
我們(men) 能夠看到,中國一汽紅旗轎車世界矚目、東(dong) 風汽車猛士品牌跨界豪華電動越野市場,長城汽車坦克品牌實現普通消費者硬派越野夢,五菱汽車為(wei) 各類型消費者的需要造車……比亞(ya) 迪、吉利、長安、北汽、上汽、廣汽以及理想、蔚來、小鵬、嵐圖、極氪、極狐、哪吒等一眾(zhong) 國產(chan) 汽車企業(ye) ,生產(chan) 了大量受到消費者認可的汽車。不僅(jin) 覆蓋消費領域,而且在工業(ye) 生產(chan) 、特種運輸等各場景需求中,國產(chan) 汽車占有量也穩步提升。今年7月,中國第20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在當前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新能源化、電動化轉型當口,這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產(chan) 業(ye) 及市場化的基礎上,邁向了規模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作為(wei) 現代工業(ye) 皇冠上的“明珠”,一個(ge) 國家的汽車工業(ye) 發達程度,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中國車企近年來在全球市場大放光芒,正是我國經濟實力與(yu) 綜合國力與(yu) 日俱增的最好體(ti) 現。汽車工業(ye) 能夠輻射人類社會(hui) 幾乎所有工業(ye) 製造業(ye) 類別,一輛汽車能夠製造組裝出廠,離不開上下遊數千個(ge) 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的支持。中國擁有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這是中國汽車工業(ye) 發展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所在。
更為(wei) 重要的是,汽車工業(ye) 是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世界多個(ge) 經濟實力靠前國家的支柱性產(chan) 業(ye) 。2022年,我國汽車類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5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0.7%,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41%,比2021年提高0.48個(ge) 百分點。中國汽車工業(ye) 的飛速發展,除了能夠拉升國產(chan) 汽車銷量,並拉動整個(ge) 汽車工業(ye) 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發展,還能夠帶動和輻射大量關(guan) 聯行業(ye) 同步發展,提供大量就業(ye) 崗位,吸引人才流入,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提升,拉動汽車工業(ye) 及其產(chan) 業(ye) 鏈所在城市建設發展,進一步拉升消費和投資水平,從(cong) 而形成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良性循環。
(作者:陳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