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關於金絲楠的好消息

發布時間:2023-09-01 09:4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韓小蕙

  “荏染柔木,君子樹之。”(《詩經 小雅·節南山之什》)

  自古以來,我國南方的五大名木,有樟木、檀木、泡桐、檫木和金絲(si) 楠。樟木不陌生,過去的年代,即使普通人家,也會(hui) 有幾隻樟木箱,其特有的幽香味兒(er) 就像天生是為(wei) 人類而生的,而且它還會(hui) 令蛀蟲卻步,故被讚為(wei) “香樟”。這對它當然也有不利的一麵,就是遭到了人類的恩將仇報,被過度濫伐之後麵臨(lin) 絕境。好在近年來,樟樹被通令一律在禁伐之列。我一閨蜜好多年前就心心念念地想購一對樟木箱,至今都還止步在憨憨的夢想中,瞧著她那一次又一次黯然的眼神,我竊喜並給予無情的揶揄和打擊。當然,我們(men) 前麵的路還很長很艱難,就在2021年,貴州還發生過一起盜砍古楠樹的大案,連同一株春秋時代的2600歲的古楠王在內(nei) ,一共有30多棵古楠木被盜毀。看著那些成百上千年都蓊蓊鬱鬱挺立在大地上的祖宗樹,竟然死亡在我們(men) 這個(ge) 年代,真讓人捶胸頓足,對盜伐者痛恨到極點,無顏見先人!

  檀木又稱“青龍木”,僅(jin) 看這名字就要多霸氣有多霸氣。它們(men) 麵臨(lin) 的危局也與(yu) 樟樹差不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曾讀到一篇文章,稱有人冒艱險去東(dong) 南亞(ya) 饕伐紫檀,這是在中國已伐不成之後的瘋狂。我想,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會(hui) 旗幟鮮明地告訴他們(men) ,這是不義(yi) 之舉(ju) 。

  要詳說的是金絲(si) 楠,在我的意識中這一直是“神木”。離我距離最近的故事,是在上世紀初年,清王朝呼啦啦地傾(qing) 倒,然而許多遺老遺少依然過著揮金如土的靡費日子,隻三四年光景就窮了,不得不靠變賣為(wei) 生。1917年,位於(yu) 北京王府井東(dong) 邊的豫王府,以20萬(wan) 兩(liang) 白銀賣給了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那裏建起了協和醫院建築群。那可稱是穿著中式外衣的洋為(wei) 中用的楷模,其綠色琉璃瓦大屋頂下,鋪著鋥亮可照人的地麵,上置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西洋醫療設備。不少清朝的遺老聞之,窩在家裏呼天搶地地哭罵:“不肖子孫啊,單是王府大殿那八根金絲(si) 楠木的柱子,也不止20萬(wan) 兩(liang) 雪花銀啊!”

  這些哀嚎,早已和前清的辮子、小腳、大褲襠一起,被時代的洪流所碾壓,其齏粉都不知被衝(chong) 到哪裏去了,不提。但金絲(si) 楠木的價(jia) 格卻比他們(men) 哭嚎時還要升得高之又高,甚至已是按斤來賣了。一部血與(yu) 火的曆史中,這種中國特有的珍材,隻有皇家才有資格用,專(zhuan) 用於(yu) 宮殿、壇廟、陵墓等處的高大建築,起扛鼎作用,據說能支撐千秋萬(wan) 代,倘若普通人偷偷使用了金絲(si) 楠,則是大的僭越行為(wei) ,是要被處以極刑的。

  數十年前,我見過一次金絲(si) 楠,不是在故宮,不是在天壇,也不是在南孔廟北孔廟。印象中是在一座荒圮的大院落裏,漢白玉的雕欄玉砌尚在,琉璃黃瓦大屋頂的大殿也在,但早就沒了氣象,屋頂上甚至有荒草在風中搖曳。隻有那幾根大柱子依然氣壯山河地挺立著,身軀剛直,雖蒼老但腰不彎背不駝,廉頗老將軍(jun) 的英雄氣不減。近前,手撫柱身,道道豎紋像佛陀的掌心紋,在陽光的照射下閃出一絲(si) 一絲(si) 的金光,恍然明白了這一定就是傳(chuan) 說中的金絲(si) 楠木,一時像遇到了一位學問高深的大師,肅然起敬。

  以上說了這麽(me) 多,其實全是鋪墊,算是大餐前的開胃小菜。那日在湖北省竹溪縣,拐過營盤山的一個(ge) 路口,突然撞見一塊三米多高的巨型牌子,華表一般威風八麵,上書(shu) “皇木穀”三個(ge) 大字。起初並沒在意,慢慢踱過去,驚訝地發現上麵還有說明文字。原來,在距離營盤山不遠的一個(ge) 山穀裏,還保存有一大片原始森林,雄雄壯壯地挺立著一大片金絲(si) 楠木群。這是當年一群有血性的營盤山漢子和女子,用自己滾燙的胸膛保護下來的。

  采采皇木,入此幽穀,求之未得,於(yu) 焉踟躕。

  采采皇木,入此幽穀,求之既得,奉之如玉。

  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堂成矣,皇圖鞏矣。

  這如《詩經》風格的詩篇,其實不是出於(yu) 那動輒歌吟心中事的春秋時期,而寫(xie) 作於(yu) 修繕故宮與(yu) 圓明園的晚清。那時,經過明清兩(liang) 代皇室的大量采伐,曾經盛產(chan) 楠木的湖北竹溪一帶,已經像垂垂老婦一樣禿了頭皮,所剩的古楠無幾。後來,又經過百多年來一場接一場的豕突狼奔,全中國已見不到幾株古樹。

  木有何辜,人有何能,世可有德?

  厚德載物,秀木成林,世其恍惚。

  神跡啊!天門開了,天兵天將湧出來,披著陽光織成的金鎧甲,化作一株株金絲(si) 楠,深紮在巍巍營盤山。大山被它們(men) 發力抬起,王母娘娘親(qin) 自捧來澆灌蟠桃的聖水,化作嫋嫋白雲(yun) ,終年環罩在楠木林周圍,鑄成了它們(men) 的不壞金身。

  情同此心,我想說,這一片千難萬(wan) 難保存下來的楠木,是為(wei) 21世紀的信念和意誌築起的綠色長城。它們(men) 已經在大地上站立了千百年,這一回,任是誰,也不準再傷(shang) 及這片林地,一枝一葉都不行,一纖一毫都不行!

  中華民族從(cong) 發軔之初,就立下了尊敬樹木的傳(chuan) 統規矩。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以木德王天下,被稱為(wei) “木德之帝”。木有何德?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於(yu) 木。木,東(dong) 方,萬(wan) 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則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則以所生之行轉相承也。”樹木有生長、升發、伸展、舒展、擴展之意,人類的發展亦同。人類離不開樹木,地球離不開樹木,世界離不開樹木。大地上鬱鬱蔥蔥的綠樹,是蔭庇我們(men) 千秋萬(wan) 代的自然始祖。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1日 1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