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圖之外
作者:陸春祥
這些年來,我時常進入黃公望的人生及繪畫場景中。剛剛出版的散文集《水邊的修辭》,黃公望也是我重點書(shu) 寫(xie) 的人物之一。
有一天,我突然問自己,對這位著名隱士,除了他原名叫陸堅,字子久,除了簡單的生平及幾幅著名的畫,你還了解多少?比如他的父輩,他的兄弟,他的子孫。我似乎一無所知。黃公望的資料確實不多,即便他的生卒年、居住地,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前陣子去上海與(yu) 蔣誌明文友小聚,聊起黃公望的軼事,他提供的一些資料讓我開了眼界。
誌明兄為(wei) 了寫(xie) 作《呂巷文脈》,對呂良佐及呂巷(原名“璜溪”,因呂良佐居此,後人改稱“呂巷”)的名人進行了係統研究。他專(zhuan) 門去上海圖書(shu) 館查看民國三十七年(1948)刊印的仰賢堂《陸氏世譜》,上寫(xie) :“陸龜蒙第十一代裔孫陸霆龍,南宋鹹淳年間鄉(xiang) 貢進士,居鬆江華亭璜溪,有一子陸統,陸統從(cong) 華亭遷居常熟。陸統有三子:德初,堅,德承。”陸堅名下有注:“出繼永嘉黃氏,號一峰,自號大癡,居常熟。”這樣算起來,黃公望應該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陸龜蒙的第十三世孫。
誌明兄告訴我,黃公望祖父陸霆龍的字為(wei) 德孚,從(cong) 祖父的字為(wei) 德宏,黃公望的哥哥是德初,弟弟是德承,黃公望卻為(wei) 兩(liang) 個(ge) 兒(er) 子取名德遠、德宏,這並不符合常規。帶著這個(ge) 疑問,他前往常熟的黃公望出生地,當地黃公望研究會(hui) 會(hui) 長浦仲誠先生這樣解釋:黃公望自十二歲過繼黃家,心中始終對自己的本姓充滿感情,陸家的“德”與(yu) 黃家的“德”已經沒有關(guan) 係,再用“德”字取名,表示不忘陸氏祖宗。
讀馮(feng) 夢龍的《古今譚概》,裏麵有一則關(guan) 於(yu) 陸居仁的笑話,挺好玩。陸宅之善諧謔,每語人曰:“吾甚愛東(dong) 坡。”時有問之者曰:“東(dong) 坡有文,有賦,有詩,有字,有東(dong) 坡巾,君所愛何居?”陸曰:“吾甚愛一味東(dong) 坡肉。”聞者大笑。
宅之,是陸居仁的字,這位先生,也是書(shu) 法大家,是黃公望的叔叔,不過年紀比黃公望小不少。陸居仁有號巢鬆翁,又號雲(yun) 鬆野褐,與(yu) 楊維楨、錢惟善一起被人譽稱為(wei) “三高士”。1349年春天,璜溪因為(wei) 楊維楨來講學而熱鬧起來。次年七月,由呂良佐、陸居仁等人操辦“應奎文會(hui) ”雅集,東(dong) 南一帶七百多位有文名的讀書(shu) 人帶著各自滿意的作品前來,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過文化大家的法眼。這個(ge) 雅集,楊維楨與(yu) 陸居仁一起當主評官,選出了四十位讀書(shu) 人的文章。因為(wei) 這場雅集,楊維楨的忘年交黃公望也來了,此時的黃公望年已耄耋,但他仍然興(xing) 致勃勃地來見證這場盛會(hui) 的高潮。士子們(men) 人頭攢動,有的胸有成竹,有的焦急不安,被當代文學大家肯定,也算拿到了進入文學界的資格證。
與(yu) 老友楊維楨相逢,與(yu) 小叔陸居仁傾(qing) 心交流,這一切都讓黃公望很愉快,但他內(nei) 心始終淡定,中年後經曆了一係列波折,過著全真仙人的半隱生活,唯有青山與(yu) 書(shu) 畫能讓他心安。他的那幅山居圖,幾年前就開始起筆了,畫畫停停,還沒有完工呢,他惦記著,心裏思忖,抓緊,抓緊。
《富春山居圖》跋文的最後一句是:“大癡學人書(shu) 於(yu) 雲(yun) 間夏氏知止堂。”可以斷定的是,此圖開卷繪於(yu) 富春山野居,收卷書(shu) 於(yu) 鬆江的“夏氏知止堂”。黃公望中年時因上司貪汙,受牽連入獄在押,夏世澤正好是監獄長,兩(liang) 人友誼頗深,夏世澤還為(wei) 黃公望奔走申冤。黃公望出獄後,夏世澤也感歎人生與(yu) 世事的艱難,萌生退意,並將自己的“燕處齋堂”改為(wei) “知止堂”,意為(wei) 適可而止,做一個(ge) 達者、智者。璜溪舉(ju) 行盛大的“應奎文會(hui) ”時,夏世澤已不在人世,黃公望的畫也將收筆。知止堂內(nei) ,攤開卷軸,點墨屏息,又望一望老師趙孟頫題寫(xie) 的堂名,黃公望百感交集,於(yu) 是題下如此畫跋。再細讀一遍,自己所要表達的已悄無聲息地融進墨中:我用此畫向好朋友夏世澤兄深深致敬!
我問起黃公望後人的情況,誌明兄告訴我,黃公望的長子德遠,後代世居常熟小山,至今已經二十七代了;次子德宏,是湖北武漢新洲黃茂地區的先祖。誌明兄說,黃公望晚年,次子應該陪伴在他身邊,也就是說,黃公望臨(lin) 終時,不會(hui) 孤苦一人。
黃公望或陸堅,姓氏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給我們(men) 留下了《富春山居圖》。
一幅山居圖,萬(wan) 千辛酸事。子久與(yu) 大癡,唯有白雲(yun) 知。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2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