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江西黃橋:以“文化+旅遊”擦亮詩詞名片

發布時間:2023-11-01 10:11: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10月16日,參加2023兩(liang) 岸媒體(ti) 江西廬陵文化行活動的兩(liang) 岸媒體(ti) 人,走進位於(yu)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的南宋著名文學家、理學家楊萬(wan) 裏的故裏——黃橋鎮湴塘村,感受以廬陵文化的魅力。

  黃橋鎮作為(wei) 吉水的人文重鎮、詩詞強鎮,孕育了楊萬(wan) 裏、楊邦乂、胡夢昱等曆史文化名人,崇歌尚詩的人文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黃橋人。近幾年,楊萬(wan) 裏故事還被評為(wei) 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黃橋鎮走出了以“文化+旅遊”的方式傳(chuan) 承楊萬(wan) 裏詩歌文化的新路子,為(wei) 形成“全景吉安、全域旅遊”的發展格局增了光、添了彩。

  處處是景、處處可遊

  黃橋鎮以“文化+旅遊”為(wei) 突破口,擦亮“萬(wan) 裏詩詞”這張名片,在全社會(hui) 形成人人了解詩詞、人人熱愛詩詞、人人參與(yu) 詩詞的濃厚氛圍。黃橋鎮積極響應全市“一核三線”旅遊規劃布局,進一步修改完善湴塘和圩鎮整體(ti) 規劃,加速融入“全景吉安、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將黃橋打造成為(wei) 全省乃至全國令人心生向往的“萬(wan) 裏詩畫小鎮”。在發展思路上,以江西省4A級鄉(xiang) 村旅遊示範點楊萬(wan) 裏故裏創建為(wei) 契機,彰顯古文化、紅色文化和山水文化三大特質,突出重點,有序推進;在發展路徑上,以“處處是景、處處可遊”為(wei) 方向,以湴塘古村、萬(wan) 裏詩意生態園及綠色食品展示街區為(wei) 近期重點,統籌旅遊各要素,配套推進;在發展目標上,努力打造全國知名的“萬(wan) 裏文化”旅遊勝地、江西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

  萬(wan) 裏詩風是黃橋鎮營造詩詞氛圍、增強人文關(guan) 懷的主打牌。為(wei) 了更好地傳(chuan) 承和弘揚萬(wan) 裏詩風,黃橋鎮統籌謀劃,多方溝通,積極爭(zheng) 取吉安市委、市政府,吉水縣委、縣政府的支持,打出了係列“組合拳”,努力讓楊萬(wan) 裏詩詞文化實現大眾(zhong) 化。

  據介紹,黃橋鎮每年在“4.23”讀書(shu) 節和“10.29”楊萬(wan) 裏誕辰日,會(hui) 組織全鎮幹部群眾(zhong) 和中小學生,齊聲誦讀楊萬(wan) 裏經典篇目,在全鎮範圍內(nei) 營造出了愛詩、崇詩、誦詩、寫(xie) 詩的濃厚氛圍。例如,吉水二中“萬(wan) 裏班”師生自發前往湴塘村,開展萬(wan) 裏詩詞研討活動,在寓教於(yu) 樂(le) 的同時,感受詩詞的魅力;吉陽社區、文水社區、水上社區自發組織社區居民開展萬(wan) 裏詩詞進社區、萬(wan) 裏詩歌萬(wan) 裏行等活動,誦讀萬(wan) 裏詩歌;文峰小學、思源學校、吉水中學等學校成立了“楊萬(wan) 裏故事”傳(chuan) 習(xi) 所。

  多措並舉(ju) 傳(chuan) 承萬(wan) 裏詩風

  為(wei) 傳(chuan) 承和弘揚萬(wan) 裏詩風,黃橋鎮積極爭(zheng) 取吉水縣委、縣政府的支持,成立了專(zhuan) 項領導小組。吉水縣委書(shu) 記肖梓才統攬全局,多次召集召開創建工作調度會(hui) ,督導各項工作推進。吉水縣縣長段恩雄也多次調度、推進。

  黃橋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謝慶璽介紹,黃橋鎮在全縣範圍內(nei) 實施了傳(chuan) 承和弘揚萬(wan) 裏詩風的“九個(ge) 一”工程:舉(ju) 辦了一場楊萬(wan) 裏誕辰890周年紀念大會(hui) 暨文藝演出、一場“萬(wan) 裏詩歌萬(wan) 裏行”全民閱讀接力活動、一場楊萬(wan) 裏詩詞中小學生朗讀大賽、一場“楊萬(wan) 裏詩歌獎”全國大賽、一次楊萬(wan) 裏學術研討會(hui) 和江西省紀念楊萬(wan) 裏誕辰890周年楹聯創作研討交流會(hui) 、一次楊萬(wan) 裏公園開園暨楊萬(wan) 裏雕像落成典禮,出版了一批楊萬(wan) 裏文化係列書(shu) 籍,拍攝了一部集中反映楊萬(wan) 裏生平事跡的人文紀錄片《千秋文節楊萬(wan) 裏》、一部楊萬(wan) 裏電影故事片,再現了廬陵文章節義(yi) ,讓萬(wan) 裏詩風在贛鄱大地上散發出時代光芒。

  為(wei) 紀念楊萬(wan) 裏誕辰890周年,吉水縣委、縣政府投入2億(yi) 多元,在城北建設了一座集市民休閑、詩歌傳(chuan) 承、文化展示於(yu) 一體(ti) 的楊萬(wan) 裏公園。黃橋鎮投入800餘(yu) 萬(wan) 元,拍攝了楊萬(wan) 裏生平事跡紀錄片《千秋文節楊萬(wan) 裏》和楊萬(wan) 裏電影故事片,用多種藝術形式營造弘揚“萬(wan) 裏詩風”的社會(hui) 氛圍。黃橋鎮還舉(ju) 辦了“萬(wan) 裏詩歌萬(wan) 裏行”全民閱讀接力活動,在縣文化公園設立主會(hui) 場,在北京圓明園、廣東(dong) 深圳吉水商會(hui) 大廈、南昌大學、吉水縣18個(ge) 鄉(xiang) 鎮設立分會(hui) 場,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引爆了全民閱讀楊萬(wan) 裏詩詞的熱潮。

  崇歌尚詩的氛圍更加濃厚

  黃橋鎮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詩詞工作。黃橋鎮黨(dang) 委委員、鎮文聯主席、鎮詩詞協會(hui) 會(hui) 長王琦介紹,近年來,黃橋鎮詩詞學會(hui) 定期組織會(hui) 員采風,開展詩詞基礎知識講座、詩詞創作體(ti) 會(hui) 交流等活動,做到了月月有活動,凝聚了人心,提高了詩詞創作水平。當地還舉(ju) 辦了“贛江流域生態保護及高質量發展”“我愛黃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主題詩詞采風活動,特別是“繽紛古耿、詩畫黃橋”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 100周年詩詞書(shu) 畫創作交流係列活動,成立了吉水詩詞學會(hui) 書(shu) 畫界詩詞工作委員會(hui) 。

  2022年7月29日,在第二屆楊萬(wan) 裏詩歌獎全國大賽頒獎儀(yi) 式上,肖梓才表示,楊萬(wan) 裏詩歌文化是廬陵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吉水全縣上下要深入挖掘、傳(chuan) 承好楊萬(wan) 裏詩歌文化精神,在新時代賦予廬陵文化新的時代內(nei) 涵,在這一背景下,努力打造“楊萬(wan) 裏詩歌獎”這一詩詞文化品牌,推動吉水縣文旅事業(ye) 持續發展。

  自2020年9月啟動省級“詩詞之鄉(xiang) ”創建工作以來,黃橋鎮在省、市、縣詩詞協會(hui) 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果,黃橋群眾(zhong) 崇歌尚詩的整體(ti) 氛圍更加濃厚,尤其是“楊萬(wan) 裏詩畫小鎮”品牌逐步確立,影響日益廣泛。江西省詩詞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章學方表示,開展創建“中華詩詞之鄉(xiang) ”工作,是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具體(ti) 行動。吉水是廬陵文化的核心區,廬陵文化是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而廬陵詩詞則是廬陵文化的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楊萬(wan) 裏是廬陵詩詞的一座高峰。楊萬(wan) 裏的故鄉(xiang) 黃橋鎮在創建“中華詩詞之鄉(xiang) ”方麵,有規劃、有投入,工作紮實,基礎牢固,特色鮮明,成效顯著。(本報記者 黨(dang) 雲(yun) 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