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購買“醫院同款”霧化器犯了哪些禁忌

發布時間:2023-11-22 10:1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據《北京日報》報道,近日多地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部分家長為(wei) 了方便,選擇在家給孩子做霧化治療,電商平台家用霧化器銷量猛漲,有的店家近一個(ge) 月賣出2萬(wan) 多台。為(wei) 了吸引家長購買(mai) ,“醫院同款”成為(wei) 不少商家銷售家用霧化器的重要賣點。然而所謂的“醫院同款”隻是噱頭,售價(jia) 懸殊的霧化器技術參數差別很大,並非所有霧化器都能真正起到霧化治療作用。

  在不少人看來,購買(mai) “醫院同款”霧化器是聰明之舉(ju) 。當前很多醫院的呼吸內(nei) 科、兒(er) 科等門診一號難求,大量患者紮堆,看病不僅(jin) 需要長時間排隊,而且還增加了交叉感染風險。此外,做霧化治療的患兒(er) 更是排長隊,家長在家給孩子做霧化,既省事又省錢,因此認為(wei) ,與(yu) 其到醫院裏受罪,不如購買(mai) 相同的霧化設備在家自療。

  但要看到,醫院購買(mai) 醫用霧化器等醫療設備,要遵循一套嚴(yan) 格的程序,尤其是設備的各種參數要達標,要定期保養(yang) 與(yu) 調試。監管部門在產(chan) 品質量等方麵盯得很緊,醫院內(nei) 部也有質控部門,並實施日常質量監控,這些都成為(wei) 醫用霧化器的質量保證。但網上銷售的家用霧化器大多沒有這方麵的約束,商家的一句“醫院同款”可信度需要打一個(ge) 問號,兩(liang) 類產(chan) 品即使看上去相似,但看不到的地方則可能大不相同。所謂的“醫院同款”並不靠譜,一定程度上說,這主要是一個(ge) 營銷噱頭罷了。

  退一步講,即使霧化器可以做到同款,但診療思路無法做到“同款”。患者是否需要進行霧化治療,有沒有霧化禁忌症,霧化藥方和時長如何確定,霧化過程中要防範哪些不良反應,出現不良反應如何應對等,醫生都得經過認真考慮,並且根據不同的患者,確定不同的方案。治病忌諱不分青紅皂白地搞“一刀切”,在家霧化治療未經醫生診療,無論是霧化方法還是所使用的藥物,都可能極不適合病情需要。

  由此看來,購買(mai) “醫院同款”霧化器幫助孩子在家自療,風險不容低估。如果霧化方式不當,不僅(jin) 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且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比如,上呼吸道致病微生物,可能經不當的霧化治療而進入下呼吸道。霧化設備消毒不嚴(yan) 格或多人共用,還可能導致交叉感染。霧化及所用的藥物也存在禁忌症,比如,呼吸係統結核患者霧化吸入激素類藥物就犯了醫療的大忌,極可能加劇患者的病情。

  家用和生活類產(chan) 品追求“醫院同款”,已成為(wei) 當下的一種風潮,其中隻求形式上的相同,看不到或無視內(nei) 容上的不同,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醫用敷料、醫用氧氣袋等很多醫用產(chan) 品,都曾被開發出“同款”家用產(chan) 品,甚至連呼吸機、外科矯正器材等專(zhuan) 業(ye) 化程度很高的醫療產(chan) 品,也出現家用“同款”產(chan) 品。“醫院同款”家用霧化器,不過是這類現象的一種表現而已,商家打著“同款”的幌子賺錢,但公眾(zhong) 應該看到兩(liang) 種的“不同”,不能盲目跟風。(秋實)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