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紮賚特旗:增強“四力”推動村級巡察成效
“現在牛棚也建好了,養(yang) 牛的事有著落了,收入也有了保障,真是多虧(kui) 了巡察組。”日前,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紮賚特旗新林鎮潘洪雪夫婦對前來回訪的巡察組工作人員高興(xing) 地說道。據了解,今年,在紮賚特旗委第二巡察組巡察進駐期間,潘洪雪夫婦來到巡察組信訪室尋求幫助解決(jue) 自家建牛棚的問題,經過巡察組推動,得以順利解決(jue) 。
類似這樣幫助解決(jue) 群眾(zhong) “揪心事兒(er) ”事件還有很多:侵蝕溝嚴(yan) 重影響村民耕地,協調有關(guan) 部門立項修繕治理;施工導致下水道堵塞,積極協商溝通,糾紛得以解決(jue) ;地麵不平整,雨後積水,多方協調得以圓滿解決(jue) ……一樁樁一件件,無論大事小事,隻要群眾(zhong) 有需要,巡察組總能第一時間協調溝通解決(jue) 。
對村(社區)巡察既是“監督最後一公裏”,也是“服務最後一公裏”。近年來,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紮賚特旗巡察機構從(cong) 巡察服務保障力、組織引領力、綜合實效力、戰鬥攻堅力四個(ge) 方麵入手,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巡察實效,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巡察的“溫度”。
今年4月,旗委第一巡察組對音德爾鎮民勝村開展常規巡察中通過與(yu) 村網格員談話了解到村民用水困難的問題,巡察組通過走訪90餘(yu) 戶用水困難戶,了解到是由於(yu) 距供水泵房較遠,村內(nei) 地勢北高南低,導致自來水壓小,用水得不到保障的問題。“吃水用水事關(guan) 一日三餐,是拖不得等不得的民生大事。”巡察組當即將問題反饋給水利等相關(guan) 部門並下達立行立改通知,不到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通過新建泵房,90多戶村民用水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jue) 。
紮賚特旗在服務保障力方麵,探索以“巡察+”的方式整合各類監督力量,“巡察+聯席部門”“巡察+鄉(xiang) 鎮專(zhuan) 班”“巡察+基層網格”,通過創新模式、立體(ti) 整合,為(wei) 對村級巡察工作提供堅強保障。據了解,在今年旗委第五輪巡察嘎查村期間,由被巡察嘎查村黨(dang) 組織所在鄉(xiang) 鎮黨(dang) 委成立嘎查村巡察工作專(zhuan) 班,推動反饋的146個(ge) 問題得到有效整改;村級兼職網格員協助巡察組向村民發放巡察聯係卡900餘(yu) 張,組織村民召開座談會(hui) 、引領入戶走訪、開展問題核查等活動19次,收集居民反映的問題意見86件。
紮賚特旗在巡察工作組織引領力方麵,從(cong) “包聯機製、製度支撐、管理機製”三個(ge) 方麵重點發力、高位推動村級巡察工作。“我們(men) 建立“1+1”對村級巡察工作包聯機製,將推動落實巡察工作情況納入旗鄉(xiang) 兩(liang) 級領導包村的重要工作內(nei) 容。”紮賚特旗委巡察辦主任宋亞(ya) 利說,完善“4+2”對村級巡察製度支撐,出台了4個(ge) 規範性文件,製定2個(ge) 操作性文件,為(wei) 村級巡察工作有效開展提供製度依據,健全“訓、調、改”巡察管理機製,“巡前必訓”“巡中必調”“巡後必改”,實現巡察全過程閉環。
此外,在提升村級巡察工作綜合實效力方麵,探索實踐“三清”工作法,逐村建立旗委巡察嘎查村(社區)情況檔案,摸清被巡察嘎查村(社區)黨(dang) 組織基本情況。
(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高平 王瀟 通訊員劉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