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各地基層醫療機構分流呼吸道疾病患兒

發布時間:2023-12-15 09:5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2月10日上午11點,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位於(yu) 四層的兒(er) 科診室門外仍有20多名家長帶著患兒(er) 候診。當天上午,中日友好醫院兒(er) 科主任醫師陳颯英在該社區醫院出診,一上午接診了50多名患兒(er) 。

  太陽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中日友好醫院和首都兒(er) 科研究所的醫聯體(ti) 醫院。10月以來,該院兒(er) 科的患兒(er) 日漸增多,11月進入高峰期,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時間,共接診患兒(er) 4000多人次。

  “從(cong) 發熱門診、急診整體(ti) 情況來看,近段時間,全國呼吸道疾病就診量相對平穩,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分流了部分患者。”在12月10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米鋒說。針對當前呼吸道疾病、特別是兒(er) 童呼吸道疾病高發形勢,國家衛生健康委調度各地醫療資源供給和診療工作,根據患者數量增開相關(guan) 診室和治療區域,擴充病房資源,指導二級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er) 科“應開盡開”,延長接診時間,優(you) 化診療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切實保障兒(er) 科診療需求。

  米鋒說,要充分發揮醫聯體(ti) 、醫共體(ti) 、醫療集團和互聯網醫療作用,建立綜合醫院與(yu) 基層醫療機構上下協作、專(zhuan) 家下沉和患者轉診機製,分層分級分流,方便患者合理選擇就醫。

  作為(wei) 一家社區醫院,太陽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接診的是附近居民。王林慧(化名)的家離該中心隻有5分鍾的步行路程,12月9日,得了甲流的她來該醫院就診,得知第二天將有中日友好醫院的兒(er) 科專(zhuan) 家陳颯英出門診,就帶孩子李思陽(化名)過來看病。李思陽已斷斷續續咳嗽了兩(liang) 個(ge) 月,其間還發燒過兩(liang) 次。經過化驗,李思陽感染了肺炎支原體(ti) 。陳颯英給李思陽開了3天的阿奇黴素,並要求3天後再來複查。

  跟隨陳颯英一起出門診的有太陽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er) 科的一名醫生,這名醫生既是陳颯英的助手,同時也在學習(xi) 。太陽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er) 科主任任林告訴記者,早在9月,首都兒(er) 科研究所就組織了對醫聯體(ti) 兒(er) 科醫生的呼吸道疾病專(zhuan) 項培訓。此後,中日友好醫院還組織了線下培訓,涉及相關(guan) 權威指南的解答、危重症的識別、兒(er) 童輸液技術的講解等內(nei) 容。

  為(wei) 了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強醫聯體(ti) 建設,11月24日,首都兒(er) 科研究所呼吸內(nei) 科第二病區在朝陽區婦幼保健院(北院區)落成揭牌。該病區的建立將有效補充朝陽北部地區兒(er) 科醫療資源緊缺短板,並輻射帶動朝陽區兒(er) 科診療水平整體(ti) 提升。

  12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朝陽區婦幼保健院(北院區)采訪,正在病區值班的首都兒(er) 科研究所主治醫師方昕介紹,病區開設以來已接診近40名患兒(er) ,其中大部分都是從(cong) 首都兒(er) 科研究所轉診過來的相對輕症、但需要住院的患兒(er) ,少部分是從(cong) 朝陽區婦幼保健院(北院區)直接收治的患兒(er) 。

  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醫醫院院長李鴻泓在12月10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時說,從(cong) 近幾周就診數據來看,呼吸道疾病的門診量在不斷上升,尤其是中醫兒(er) 科門診量較平時增長較多,這對於(yu) 緩解大醫院紮堆排隊起到了明顯的分流作用。

  為(wei) 了應對呼吸道疾病患兒(er) 就診高峰,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醫醫院加大相關(guan) 中西醫藥品的儲(chu) 備,及時增設煎藥機,縮短患者煎藥等候時間,對全院醫師進行了呼吸道疾病的診治培訓,以便對高峰期患者進行分流。“我們(men) 醫院的中醫兒(er) 科僅(jin) 有兩(liang) 名醫師,在日門診量超過80人次以後,學齡兒(er) 童就由中醫內(nei) 科和中醫專(zhuan) 家門診分擔。從(cong) 目前的診療數據來觀測,分流量已經超過了20%,有效減輕了中醫兒(er) 科的診療壓力。”李鴻泓說。

  “我們(men) 體(ti) 會(hui) ,區域內(nei) 醫療資源的統籌,還有醫療機構的協作,在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生態城醫院院長高翔在發布會(hui) 上說。天津濱海新區是國家級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地區,高翔說:“我們(men) 醫院是五中心城市醫療集團內(nei) 的二級醫院,通過醫療集團的統籌管理,做到了醫療資源有效分配,與(yu) 五中心醫院、生態城社區形成三級診療體(ti) 係,真正實現了專(zhuan) 家下沉、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工作。”

  在兒(er) 科診療高峰期,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派出兒(er) 科專(zhuan) 家支援生態城醫院的門急診工作,參加查房、指導救治,生態城醫院危重症患兒(er) 經評估具備轉院條件後,會(hui) 被及時上轉至第五中心醫院進行治療。第五中心醫院將普通、輕症患者轉到生態城醫院治療。高翔表示,這樣有效實現了三級醫院優(you) 質醫療資源的擴容,通過三級醫療體(ti) 係,使各級各類患者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救治,盡最大可能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記者 劉昶榮)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