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投資態勢存在明顯差異
受地緣局勢緊張、金融市場動蕩、高利率和投資審查趨嚴(yan) 等因素影響,2023年全球跨境投資仍然疲軟,不同經濟體(ti) 的跨境投資態勢存在顯著差異。從(cong) 國家和地區看,墨西哥、越南、中東(dong) 以及中國等發展中經濟體(ti) 成為(wei) 2023年跨境投資的熱點區域,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而受部分國家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政策、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發達經濟體(ti) 在跨境投資方麵的表現出現顯著分化。其中,歐盟的引資、投資能力都呈下滑態勢,美國則出現明顯的資本回流趨勢。
2023年,受地緣局勢緊張、金融市場動蕩、高利率和投資審查趨嚴(yan) 等因素影響,全球跨境投資仍然疲軟。不過,不同經濟體(ti) 的跨境投資態勢存在顯著差異,表現明顯分化。聯合國貿發會(hui) 議預計,2023年全球跨境投資額將繼續下降,但降幅較2022年收窄。
部分發展中經濟體(ti) 成亮點
從(cong) 國家和地區看,墨西哥、越南、中東(dong) 以及中國等發展中經濟體(ti) 成為(wei) 2023年跨境投資的熱點區域。
據統計,墨西哥在2023年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資額增長超過40%,形成曆史性高峰。僅(jin) 上半年,就有300億(yi) 美元國際資本湧入該國。不過,大量的投資項目也考驗著墨西哥的基礎設施,輸電不穩、工業(ye) 用地有限、水資源匱乏等問題越發成為(wei) 製約墨西哥經濟發展的瓶頸,被不少跨國企業(ye) 所詬病。
越南也是今年全球跨境投資的熱門市場。越南計劃與(yu) 投資部發布報告顯示,今年前11個(ge) 月,越南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總額達288.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4.8%。其中到位資金達202億(yi) 美元,是5年來到位資金的最高水平。資金主要來自新加坡、中國和韓國等國家。
沙特、阿聯酋等中東(dong) 國家也吸引了大量跨境投資。作為(wei) 中東(dong) 旅遊和商業(ye) 中心,迪拜在2023年上半年共吸引了511個(ge) 綠地投資項目,數量位居全球所有城市第一,總金額達208.7億(yi) 迪拉姆(1迪拉姆約合0.2723美元),從(cong) 去年同期的全球第8位上升到今年同期的全球第6位。沙特和阿聯酋等中東(dong) 國家還各自製定了相關(guan) 政策,以吸引外資。2023年1月份,迪拜啟動“迪拜經濟議程”,目標是在未來10年將經濟規模擴大一倍。沙特的“2030願景”提出,讓外國直接投資的GDP占比從(cong) 3.8%提升到5.7%,並將信息技術、交通物流、醫療保健與(yu) 生命科學、旅遊、娛樂(le) 、製造業(ye) 、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確定為(wei) 外國投資的優(you) 先領域。
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科爾尼發布的2023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排名從(cong) 2022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23年的第7位,是榜單前十名中唯一的發展中經濟體(ti) 。
在吸引外資方麵,中國市場今年也有不少亮點:今年前11個(ge) 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48078家,同比增長36.2%,顯示外資來華勢頭不減,跨國公司仍看好在華投資前景;引資結構不斷優(you) 化,高技術產(chan) 業(ye) 占比提升,反映出全球資本看好中國高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前景,也把中國視為(wei) 企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部分發達經濟體(ti) 對華投資力度加大,今年前11個(ge) 月,英國、法國、荷蘭(lan) 、瑞士、澳大利亞(ya) 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93.9%、93.2%、34.1%、23.3%、14.3%。
除了吸引外資態勢穩定,中國對外投資也表現亮眼。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全行業(ye) 對外直接投資1139.7億(yi) 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7%。其中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959.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1.8%。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34.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0.3%。
發達經濟體(ti) 表現不一
受部分國家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政策、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發達經濟體(ti) 在跨境投資方麵的表現出現顯著分化。
種種跡象表明,歐盟的引資能力和投資能力都呈下滑態勢,表明歐盟經濟麵臨(lin) 不小的挑戰。華創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歐盟的國際資本流入、流出額均明顯下降,一方麵因為(wei) 歐盟內(nei) 部的產(chan) 業(ye) 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麵因為(wei) 歐盟企業(ye) 可能由於(yu) 效益不佳、產(chan) 業(ye) 走弱等,對外投資減弱。與(yu) 2022年四季度相比,2023年第一季度歐盟跨境投資流入額下降211億(yi) 美元,下降幅度在主要經濟體(ti) 中最大。同期,歐盟的對外投資額減少161億(yi) 美元。
受美國政府的保護主義(yi) 政策以及美聯儲(chu) 貨幣緊縮政策影響,美國出現明顯的資本回流趨勢。一方麵,由於(yu)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ti) ,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對全球資本來說不可忽視;另一方麵,美國出台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政策以及美聯儲(chu) 加息等因素,對全球資本形成了一定“脅迫”效應。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歐盟在引資方麵的弱勢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wei) 美國出台《通脹削減法案》等一係列保護主義(yi) 產(chan) 業(ye) 政策,導致國際資本“脫歐回美”。資本回流也體(ti) 現在美國對外投資增長不力等方麵。盡管美國對墨西哥、印度等市場投資有所增加,但是總體(ti) 看,對外直接投資出現增長停滯現象。
與(yu) 其他發達經濟體(ti) 貨幣政策收緊、利率高企不同,日本貨幣政策今年以來保持寬鬆,也對日本的跨境資本流動產(chan) 生了顯著影響。房地產(chan) 服務商仲量聯行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房地產(chan) 投資額下降,創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是受到全球房產(chan) 價(jia) 格下跌和日元明顯貶值的刺激,日本投資者今年在全球房地產(chan) 市場十分活躍,以20年來最大規模購買(mai) 海外房產(chan) 。明晟公司的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nei) ,日本2023年在全球房地產(chan) 領域海外投資資金來源中排名第5位,大幅高於(yu) 2022年的第16位。在排名最活躍的5個(ge) 國家中,日本是唯一增加投資的。
首個(ge) 多邊投資協定獲廣泛支持
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前景並不樂(le) 觀的背景下,全球首份多邊投資協定——《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逆勢完成談判,成為(wei) 今年跨境投資領域具有象征意義(yi) 的重大事件。
《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在7月6日結束文本談判,並在日前召開的世貿組織總理事會(hui) 上完成最終文本的法律校審。會(hui) 上,包括柬埔寨、老撾、利比裏亞(ya) 等最不發達國家成員在內(nei) 的超過30個(ge) 世貿成員積極發言響應,闡釋《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對於(yu) 優(you) 化投資環境、吸引優(you) 質投資、促進經濟發展以及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的重要作用。成員普遍支持以世貿組織第十三屆部長級會(hui) 議為(wei) 契機,推動將該協定納入世貿組織法律框架。
《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對促進全球投資和世界經濟發展的作用體(ti) 現在多方麵。
該協定在投資措施透明度、簡化和加快行政程序、促進可持續投資方麵作出了具體(ti) 規定,推動簡化參加方投資審批程序,提升投資審批效率,降低企業(ye) 成本。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振、需求減弱、投資趨緩的形勢下,將對改善全球營商環境、增強全球投資者信心、推動全球投資穩定增長發揮積極推動作用。據相關(guan) 機構測算,《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若順利生效實施,可為(wei) 全球帶來高達1萬(wan) 億(yi) 美元的經濟增長收益。
在當前越發分化的世界中,協定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世貿組織成員的支持,發展中成員貢獻了超過70%的案文提案,對緩解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將有很大幫助。例如,協定中關(guan) 於(yu) “促進可持續投資”章節,能有效促進可持續投資,通過提供技術援助和能力建設,解決(jue) 發展中國家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方麵麵臨(lin) 的嚴(yan) 重製約。
在100多個(ge) 談判參加方中,70多個(ge) 是發展中成員。談判由發展中成員發起,發展中成員還提出和參與(yu) 聯署了三分之二的提案。也充分說明推動投資便利化符合時代潮流和成員方特別是發展中成員的經濟發展需要,發展中成員已經成為(wei) 國際規則製定的重要力量。(袁 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