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非遺文化的魅力
陝西省綏德縣黃土地藝術團——
彰顯非遺文化的魅力
燈光漸暗,帷幕漸啟。劇院裏,大氣磅礴的《擁軍(jun) 花鼓》奏響,瞬間劃破寂靜。
陝西省綏德縣黃土地藝術團的演員們(men) 踩著節奏,扭起了陝北大秧歌。舞台上,男的頭紮羊肚巾,手握花傘(san) ;女的梳著長辮子,手舞雙扇。在交響樂(le) 的伴奏下,開場秧歌揮灑奔放、濃情熾烈,即刻“燃”起全場熱情。
“演出剛開始,台下觀眾(zhong) 便不禁拍起手來。”33歲的演員賀加貝在台上看得仔細,“秧歌扭了十幾年,觀眾(zhong) 如此熱情,我還沒見過。”
2023年底,綏德縣黃土地藝術團參加了“陝北民歌音樂(le) 會(hui) ”全國巡演,40天裏,走過了內(nei) 蒙古、四川、福建等7省區。民歌、秧歌、腰鼓、嗩呐,等等,這些陝北本土藝術“邂逅”交響樂(le) ,感染了大江南北的很多觀眾(zhong) 。
整場音樂(le) 會(hui) 最後一個(ge) 節目《永遠的山丹丹》,嘹亮的嗩呐、熾烈的腰鼓、熱情的秧歌齊上陣,觀演氛圍達到高潮。在賀加貝的熱情邀請下,觀眾(zhong) 席上,一名觀眾(zhong) 跟著扭起來,周圍的觀眾(zhong) 不禁站起身來,臉上掛著笑意,手掌拍得通紅……
“那一刻,所有人沉浸在歡樂(le) 的海洋。”賀加貝感慨,“我們(men) 不再是‘單向表演’,而是與(yu) 觀眾(zhong) 互動、共情、共鳴。”
2023年,綏德縣黃土地藝術團奔走在陝北的川梁溝峁間。打花傘(san) 、舞彩扇、跑旱船、騎毛驢……戲台上歡歌笑語,台下的老鄉(xiang) 也報以熱烈的掌聲。“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到文藝表演。”綏德縣文化館副館長、文藝下鄉(xiang) 演出業(ye) 務負責人武文傑介紹,“去年,黃土地藝術團下基層的演出實現了綏德縣所有鄉(xiang) 鎮全覆蓋。”
不光是圪梁梁、崖畔畔,陝北大秧歌還“扭”上了國際舞台。2023年5月,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在古城西安舉(ju) 行。在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熱情的腰鼓、歡快的秧歌舞起來,歡迎來自中亞(ya) 五國的貴賓。綏德縣黃土地藝術團裏,15名演員加入了秧歌表演的行列,武文傑是其中之一。為(wei) 了這一刻,隊員們(men) 排練了兩(liang) 個(ge) 月。“大夥(huo) 兒(er) 要以最好的狀態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武文傑說。
腰鼓、秧歌舞得正酣,本土藝術展現“待客之道”,質樸又熱烈。“我們(men) 會(hui) 一如既往地努力,讓更多人感受到陝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武文傑說。(高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