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小企業運行回升向好

發布時間:2024-03-04 10:05:00來源: 經濟日報

  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日前發布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再次回升至89.2。“指數比上月上升0.2點,這源於(yu) 政策的有效銜接、接續發力。”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職副會(hui) 長朱玉分析,近期財政、就業(ye) 、產(chan) 業(ye) 、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的態勢越發明顯,減稅降費效果逐步顯現。

  消費拉動效應明顯

  指數回升得益於(yu) 節日帶動消費需求回暖。“節日拉動內(nei) 需效應明顯,市場活躍度有所恢複,消費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日益突出。”朱玉介紹,在分項指數中,市場指數升幅最大,環比上升0.4點。需求上升帶動生產(chan) 恢複、銷售向好。所調查的8個(ge) 行業(ye) 中,7個(ge) 行業(ye) 國內(nei) 訂單指數、6個(ge) 行業(ye) 銷量指數和5個(ge) 行業(ye) 銷售價(jia) 格指數有所上升。

  消費對於(yu) 中小企業(ye) 經營向好至關(guan) 重要。為(wei) 進一步激發春節期間消費市場活力,商務部推出燃冬冰雪、臘八國潮、春日煥新等節日消費場景。其中,以老字號為(wei) 代表的國潮熱為(wei) 消費市場注入新動力。“山東(dong) ‘老字號年貨節’5天吸引了超6萬(wan) 人次參觀采購。”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泉州利用民營企業(ye) 品牌優(you) 勢,在運動鞋和紡織服裝領域,組織200多家國潮企業(ye) 參與(yu) ,打造集發布、展示、交易於(yu) 一體(ti) 的新國潮消費中心。

  此外,商務部於(yu) 1月18日啟動全國網上年貨節。活動期間,全國網絡零售額約1.2萬(wan) 億(yi) 元,較去年日均增長近9%。“1月下旬,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ye) 銷售額環比增長19.9%;1月份,重點監測電商平台銷售額同比增長20%。”盛秋平說。

  “電商已成為(wei) 節日消費主要渠道之一,其不斷增長的市場規模可以為(wei) 中小商家提供豐(feng) 富訂單。同時,網絡消費有大數據支撐,通過用戶畫像分析等技術手段,更好聚焦細分領域、優(you) 化調整商品、打造專(zhuan) 屬品牌。開年以來,各大電商平台紛紛給予中小商家更多流量扶持,有效降低其線上營銷成本。”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zhuan) 家李鳴濤說。

  例如,阿裏媽媽日前發布麵向所有淘寶和天貓商家的開年領跑三大計劃,以優(you) 惠券補貼方式,降低商家在推廣上的成本。同時,計劃整合多項產(chan) 品資源和定製化服務權益,讓更多中小商家獲得實實在在的生意。

  “開年是商家密集上市新品的關(guan) 鍵期,在此階段搶訂單、占市場對提振全年銷售業(ye) 績至關(guan) 重要。”阿裏媽媽效果廣告運營中心及市場部總經理周文芳告訴記者,一方麵,真金白銀的營銷補貼將激發商家經營主動性,增長越多、返點越多,最高可得獎勵金額100萬(wan) 元;另一方麵,平台利用數字技術,幫助中小商家精準識別目標用戶、了解受眾(zhong) 喜好,讓新品在前期設計、中期生產(chan) 、後期定價(jia) ,以及物流倉(cang) 儲(chu) 、上市時間等各個(ge) 環節有的放矢,在獲得更多生意的同時,保障其獲利最大化。

  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

  新年伊始,昆山禾振瑞新複合材料有限公司接到一筆來自歐洲的訂單,倉(cang) 儲(chu) 車間內(nei) ,叉車往來穿梭,工作人員抓緊安排產(chan) 品發貨出倉(cang) ,一派忙碌景象。“我們(men) 的新工廠已經投入使用,年產(chan) 能達3萬(wan) 噸,年產(chan) 值在5億(yi) 元左右。2024年前兩(liang) 個(ge) 月,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60%。”昆山禾振瑞新複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煒說。

  節前為(wei) 了趕工期,中小微企業(ye) 加緊生產(chan) ,開工率有所回升。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1月份,完全開工的企業(ye) 占42.3%,比上月上升9.9個(ge) 百分點。在鬆德刀具(長興(xing) )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一台台機床高效運轉,忙著加工各種類型的精密數控刀具。“進入2024年,生產(chan) 線一直處於(yu) 滿載狀態,訂單已經排到4月份了,車間設備幾乎保持24小時運轉。”公司副總經理李隴濤告訴記者,企業(ye) 生產(chan) 的鏜刀產(chan) 品規格齊全,加工範圍從(cong) 直徑2毫米到直徑4.2米,能夠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個(ge) 性化定製服務和成套解決(jue) 方案讓產(chan) 品更適用於(yu) 航空、船舶、汽車等諸多領域,深受市場青睞。

  企業(ye) 迎來“開門紅”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作支撐。春節過後,全國多個(ge) 省份召開“新春第一會(hui) ”,優(you) 化營商環境成了會(hui) 上的高頻詞。遼寧向全社會(hui) 釋放下好優(you) 化營商環境先手棋,堅決(jue) 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的鮮明信號;上海提出持續打造貿易投資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務服務規範、法治體(ti) 係完善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安徽將進一步營造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社會(hui) 氛圍,以更大力度激發經營主體(ti) 創新創業(ye) 創造熱情……

  “近年來,在國家和河南省的政策利好下,我們(men) 在太陽能光伏組件、分布式光伏電站等領域進展較快,但公司也遇到一些新問題。”鄭州中熙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弈帆說,雖然河南省已經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新型儲(chu) 能發展的實施意見》,但仍缺乏具體(ti) 落實細則和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驗收標準,這不僅(jin) 影響了工業(ye) 企業(ye) 自建儲(chu) 能設備的積極性,也限製了企業(ye) 發展腳步。目前,浙江等地相繼出台用戶側(ce) 儲(chu) 能係統並網服務管理細則,如果河南也能出台相關(guan) 政策,將為(wei) 儲(chu) 能行業(ye) 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

  “調查發現,中小企業(ye) 在市場準入方麵存在條件、標準、資質不平等問題。而土地、用能、排放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機製不健全,選擇性執法、行政機關(guan) 小過重罰、濫用刑事手段等也破壞了中小企業(ye) 營商環境。”朱玉建議,下一步,要落實好促進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的措施,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麵出台和落實一批標誌性舉(ju) 措。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推進強市場促公平、強服務增便利、強法治穩預期、強開放提質量、強改革抓創新等工作。

  培育更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方向發展是中小企業(ye) 壯大的必由之路。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已累計培育10.3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其中“小巨人”企業(ye) 達1.2萬(wan) 家。多個(ge) 省份也明確了新的一年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目標任務:天津提出新增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5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1000家;廣東(dong) 將遴選一批“鏈主”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新培育超250家省級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浙江提出新增國家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產(chan) 品)20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300家以上。

  “各地應該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區位優(you) 勢以及產(chan) 業(ye) 鏈發展特點,聚焦細分領域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地方政府部門應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打造一套提供融資、人才引進、成果轉化落地等一係列係統性、多方位的政策組合拳。”朱玉說。

  作為(wei) 浙江省嘉興(xing) 市重點打造的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當地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呈現較快發展態勢,該領域共有185家企業(ye) ,業(ye) 務涉及從(cong) 整車到電池、電機、電控再到零部件、汽車電子、新材料等各個(ge) 環節。“我們(men) 將組織舉(ju) 辦新能源汽車相關(guan) 活動,為(wei)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創新、打造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高地作出貢獻。”長三角(嘉興(xing)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服務基地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基地將根據不同縣(市、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梳理產(chan) 業(ye) 鏈,打造專(zhuan) 精特新產(chan) 業(ye) 園。引進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生態綠色產(chan) 業(ye) 、現代服務等領域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打造集規模生產(chan) 、研發測試、現代服務於(yu) 一體(ti) 的專(zhuan) 精特新產(chan) 業(ye) 園。

  “國家層麵要在資本市場培育、服務體(ti) 係建設、財稅金融支持、數字化轉型、產(chan) 業(ye) 融通發展等方麵為(wei) 企業(ye) 發展保駕護航。”朱玉表示,具體(ti) 而言,在資本市場培育方麵,將創造更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作用。在服務體(ti) 係建設方麵,充分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貫通國家、省、市、縣各級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機構的全國中小企業(ye) 服務“一張網”,與(yu) 政務服務平台加強互聯互通,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一站式”服務。(李芃達)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