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絨絨”又“飄”了?如何解決春天楊樹柳樹飄“白毛”的問題
飛絮季節,不少人出行時都戴上口罩來避免吸入楊柳絮。飛絮不僅(jin) 讓人生厭,還會(hui) 有一定的健康隱患,為(wei) 減少飛絮帶來的影響,相關(guan) 部門一直在努力。
01楊柳飛絮出現在哪些地方?
楊柳飛絮主要出現在哪些地方呢?楊樹和柳樹長在哪,楊柳飛絮就可能會(hui) 在哪出現。需要我們(men) 從(cong) 兩(liang) 個(ge) 角度“按圖索驥”來找:
從(cong) 自然選擇角度講,是適合楊樹、柳樹生長的氣候條件的地方:
楊樹喜光,要求長日照和有一定輻射強光的天氣。楊樹也是喜濕的樹種,不宜種在丘陵和坡地上,一般長在河灘、江灘、山穀和湖濱比較多,生長也較好。楊樹是散生在北半球溫帶和寒溫帶的森林樹種,在我國分布於(yu) 北緯25度-53度,東(dong) 經80度-134度之間,即分布於(yu) 華中、華北、西北、東(dong) 北等廣闊地區。
柳樹則是一種具有廣泛生態適應性的樹,它能夠在多種不同的環境和氣候條件下生長。柳樹有不同的樹種,它的生長範圍要比楊樹更廣,具有喜光、喜濕、耐寒、耐鹽堿、耐旱等特性,主要分布在溫帶和亞(ya) 熱帶地區。
從(cong) 人工選擇的角度講,人類願意把楊柳樹栽種到的地方:
楊樹具有早期速生、適應性強、分布廣、種類和品種多、容易雜交、容易改良遺傳(chuan) 性、容易無性繁殖等特點,因而廣泛用於(yu) 集約栽培。
柳樹的萌芽能力強,根係發達,生長速度極快,也成為(wei) 集中栽培的主要選擇。道路兩(liang) 旁或者河岸兩(liang) 旁或者很多防風林,人們(men) 首選楊柳樹。
02楊柳飛絮給我們(men) 惹了哪些麻煩?
(1)危害人體(ti) 健康
楊柳飛絮容易攜帶病毒,傳(chuan) 染疾病,引起病毒性感染;飛絮被吸入鼻腔後,會(hui) 引起強烈的刺激、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應,嚴(yan) 重者還會(hui) 影響睡眠;此外,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或多或少都與(yu) 飛絮有關(guan) ;柳絮還可能會(hui) 引起皮膚過敏,出現小紅疹、脫皮、紅腫和瘙癢等。
(2)影響城市環境
雖然楊柳飛絮是一種自然現象,在農(nong) 村廣袤的土地上會(hui) 經過風吹雨淋最終歸入泥土,但在城市,楊柳飛絮在飄散過程中,會(hui) 大量充斥在空氣中,可能影響空氣質量;飛絮飄落到地麵後,會(hui) 附著在建築物、道路和其他公共設施上,給城市清潔工作帶來額外負擔。
(3)埋下安全隱患
楊柳飛絮堆積還有一定幾率堵塞汽車水箱散熱片,使汽車易開鍋熄火;飛絮可能會(hui) 遮擋行人或車輛的視線,在一定程度上會(hui) 影響交通安全。飛絮極易燃燒,一旦被引燃,就會(hui) 迅速燃燒,並可能導致火災。
楊柳樹因為(wei) 具有釋氧固碳、降溫增濕、減菌抑菌、防風治塵等作用,同時養(yang) 護成本低、景觀效果好,而成為(wei) 城鎮綠化的主要樹種。高大的楊樹和嫵媚的柳樹在春天給我們(men) 帶來無限生機,特別是在荒漠地帶和河穀,楊柳樹的種植成為(wei) 了我們(men) 植樹造林的優(you) 先選擇。
一方麵人們(men) 喜歡楊樹和柳樹,其適應北方的生長環境,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和快速成材的特點;另一方麵,楊柳飛絮也給人們(men) 帶來困擾,特別是大都市的楊柳樹,成為(wei) 治理和防範的重點。楊柳飛絮高發的季節,很多城市投入很大人力來減輕高峰時段飄絮。
03全力防治:讓城市景觀如舊讓楊柳絮減少飄飛
對此,我們(men) 目前可以做的是,在保持城市景觀原貌的基礎上,全力防治,楊柳飛絮。總結起來,楊柳絮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1、在城市的綠化和樹種更新迭代中,通過扡插育苗的方式大量選育雄株楊柳樹,逐步淘汰雌株,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可在盡可能不影響綠化布局的情況下逐步推進;
2、合理修剪楊柳樹的樹冠,控製枝條生長,減少植株生物量,減少絮毛的生成和飛散量;
3、利用高位嫁接技術,砍掉原有雌株的樹冠,在其主要枝幹上嫁接幼嫩的雄性枝條;
4、在楊柳樹周圍種植其他樹種,形成阻隔帶,減少絮毛飛散的機會(hui) ,或者設置必要的屏障、圍網等物理措施,阻擋楊柳飛絮的飄散;
5、對楊柳樹樹幹注射植物飛絮抑製劑,通過抑製楊柳樹花芽分化達到抑製飛絮形成的目的;
6、選擇安全無毒的殺蟲劑,對楊柳樹進行噴灑,控製害蟲數量,減少絮毛的產(chan) 生和飛散;
7、實施噴水,加大清掃頻次,及時處理落在地麵的楊柳飛絮,防治其進一步擴散,排除安全隱患;
8、氣象部門發布楊柳絮預警信息,廣大市民應關(guan) 注楊柳飛絮的高發時段和區域,減少非必要的外出,采取戴口罩和圍巾等必要的防護措施,特別是易過敏人群,更要做好防範;
9、楊柳飛絮高發時節,要盡量關(guan) 閉門窗,避免飛絮進入室內(nei) ,進入室內(nei) 的飛絮要及時清掃。
作者:王元紅 天氣氣候高級工程師
審核:王康 國家植物園科普館館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