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水事變遷折射百年風雲

發布時間:2023-06-21 09:03:00來源: 《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水事變遷折射百年風雲(yun)

  講述人: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副館長 梁淑雲(yun)

  我畢業(ye) 於(yu) 文博專(zhuan) 業(ye) ,自來水博物館一開始吸引我的,是建築的精美。它建在北京的第一座自來水廠——京師自來水公司東(dong) 直門水廠舊址上,當年分為(wei) 辦公區和自來水生產(chan) 區。辦公區舊址建築形製與(yu) 北京傳(chuan) 統的二進製四合院相似,采用傳(chuan) 統建造手法和磚雕紋飾、油漆彩畫等裝飾手法,局部造型又和諧地融入了西洋建築風格。比如,大門整體(ti) 造型是西式拱門,但浮雕又是荷葉、蓮花、慈姑花等傳(chuan) 統圖案,還有象征吉祥的纏枝菊磚雕,寓意“福壽枝榮”。拱形大門拱心石部分的浮雕則由花心瓣和蓮花紋組成,名為(wei) “清淨吉祥”,展現水的潔淨無瑕。一走進這座建築,便仿佛穿越了百年時空。

  自來水廠出現之前,北京老百姓的飲用水都來自土井打水或水夫送水。1908年3月,當時的農(nong) 工商部奏請在京師建自來水廠,以“官督商辦”的形式建設“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這一申請不到十日即獲批準,著名實業(ye) 家周學熙受命組織籌建,成為(wei) 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首任“總理”。

  水廠采用“招商集股”的辦法籌集資金,招股章程中明文規定“專(zhuan) 集華股,不附洋股”。社會(hui) 各界積極支持,270萬(wan) 元股金很快湊齊。僅(jin) 用一個(ge) 多月時間,就完成了勘察水源、設計水廠、丈量水管線路等工作,取用孫河地表水為(wei) 水源,建造了孫河取水廠和東(dong) 直門水廠。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整個(ge) 市區隻有東(dong) 直門這一座水廠,日供水能力僅(jin) 為(wei) 5萬(wan) 立方米,管線總長度367公裏,用水人口63.55萬(wan) 人,尚有近70%的居民沒能用上自來水。

  新中國成立前夕,整個(ge) 北平歡天喜地,自來水公司全體(ti) 員工也情緒高漲地做好了開創新事業(ye) 的準備。就在這時,一項無比光榮的任務降臨(lin) 到了自來水公司身上——即將舉(ju) 辦的開國大典需要一根直徑和高度都符合特定要求的國旗旗杆,當時鋼廠還沒有足夠的技術。於(yu) 是,自來水公司的五名工人夜以繼日,用了十幾天將四根不同口徑的水管焊接製成旗杆。這根旗杆在天安門廣場上整整樹立了42年,1991年才更換下來。

  祖國發展日新月異,自來水事業(ye) 也早已今非昔比。如今,北京自來水水源已達20多處,不僅(jin) 使用密雲(yun) 水庫、懷柔水庫等地表水,還使用西郊板井至巴溝一帶以及順義(yi) 牛欄山等地區的地下水源。此外,距京約1277公裏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丹江口水庫,也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外調水源。同時,我們(men) 擁有了國內(nei) 最完整的製水工藝鏈條和最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在自來水常規處理的基礎上,還采用了預臭氧、預投加粉末活性炭等多道前置處理工藝,以及紫外線消毒、膜處理等深度處理工藝。

  自來水與(yu) 生活息息相關(guan) ,卻往往被忽視。有一次我問兒(er) 子:“你知道自來水是哪裏來的嗎?”兒(er) 子回答:“自來水管裏淌出來的呀。”我再問:“水管裏的水從(cong) 何而來?”他答不上了,瞪著眼睛懵懂地望著我。

  說實話,工作之前我也無法準確回答這個(ge) 問題。而我們(men) 館存在的意義(yi) ,正在於(yu) 此——讓遊客們(men) 了解與(yu) 水有關(guan) 的方方麵麵知識,感歎其間折射的巨大變遷,更加珍惜生活裏的每一滴水。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陳之殷、顏維琦、陸健、周洪雙、董城、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豐(feng) 瑤、張川惠子)

水事變遷折射百年風雲(yun)

  

  掃碼了解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21日 07版)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