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係 養老金發放有保障

李心萍 發布時間:2020-08-21 14:13:00來源: 人民日報

  養(yang) 老金發放有保障(民生視線)

  今年以來,為(wei) 紓解企業(ye) 困難,穩定和擴大就業(ye) ,我國實施階段性減免企業(ye) 社會(hui) 保險費政策。受這項政策影響,今年上半年,三項社會(hui) 保險基金總收入2.35萬(wan) 億(yi) 元,總支出2.68萬(wan) 億(yi) 元,支出大於(yu) 收入。在此背景下,養(yang) 老金發放是否有保障?如何實現社保製度的可持續發展?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采訪。

  社保“免減緩”,助企減負添活力

  “社保減免政策每月幫我們(men) 減了40多萬(wan) 元,真是‘雪中送炭’,大大減輕了企業(ye) 的用工成本和運營負擔。”廣東(dong) 省中山市德邦物流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劉女士說。

  據介紹,中山市德邦物流有限公司有固定員工800多人,受疫情防控影響,公司業(ye) 務量下滑,但公司人工、租金、水電等固定支出基本不變。“公司月均成本費用約325萬(wan) 元,其中人工成本接近五成,減免的40萬(wan) 元社保費,讓企業(ye) 有信心挺過這段艱難時期。”劉女士說。

  為(wei) 了緩解企業(ye) 經營困難,2月20日,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三部門印發了《關(guan) 於(yu) 階段性減免企業(ye) 社會(hui) 保險費的通知》,6月22日,三部門再次印發通知,延長社保減免政策實施期限。兩(liang) 次政策疊加後,“減負”清單如下:

  對企業(ye) 來說,中小微企業(ye) 可免征2020年2至12月養(yang) 老、工傷(shang) 、失業(ye) 三項社保的單位繳費部分;大型企業(ye) 減半征收2020年2至6月養(yang) 老、工傷(shang) 、失業(ye) 三項社保單位繳費部分;對湖北各類企業(ye) ,免征2020年2至6月三項社會(hui) 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此外,受疫情影響生產(chan) 經營出現嚴(yan) 重困難的企業(ye) ,可緩繳社會(hui) 保險費至2020年12月底,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對個(ge) 人而言,社會(hui) 保險個(ge) 人繳費基數下限可繼續執行2019年標準;以個(ge) 人身份參加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的個(ge) 體(ti) 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ye) 人員,繳納基本養(yang) 老保險費確有困難的,可自願暫緩繳費,對2020年的未繳費月度,可於(yu) 2021年底前進行補繳。

  人社部養(yang) 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解釋,正常情況下,每年的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都會(hui) 根據上年度平均工資增長情況進行調整。目前按繳費基數下限繳納養(yang) 老保險費的人員,占全部繳費人員的60%左右,主要是工資水平相對較低的中小微企業(ye) 及其職工,以及大部分靈活就業(ye) 人員。“新政策規定今年繳費下限可以執行去年的標準,將會(hui) 適當減輕這些單位和個(ge) 人今年的繳費壓力。”

  “這次減免政策出台後,預計全年可為(wei) 企業(ye) 減免社保費1.6萬(wan) 億(yi) 元。”聶明雋說,若加上1至4月養(yang) 老保險費率比去年同期降低的翹尾因素,以及全年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ye) 保險和工傷(shang) 保險費率政策的減費金額,今年三項社會(hui) 保險總減費將達到1.9萬(wan) 億(yi) 元。

  “2015年以來,國家先後六次下調社保費率,職工五項社會(hui) 保險總費率從(cong) 41%降至33.95%,共為(wei) 企業(ye) 減費近萬(wan) 億(yi) 元。相較而言,今年社保‘免減緩’政策力度空前。”聶明雋強調。

  更讓企業(ye) 驚喜的是,此次社保“免減緩”做到了“免填單、免申請”,由稅務機關(guan) 或人社部門批量發起,符合享受條件的單位不需要提出申請和提供材料,係統將自動減免。

  “3月8日我對賬時,發現公司銀行賬號收到了四筆合計41.89萬(wan) 元的社保費退款。”中山市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出納汪女士說道,“早前我們(men) 就收到了政府部門發出的短信,提示公司可以享受社保費減免。沒想到那麽(me) 簡單快捷就退回了2月已繳的社保費!”

  基金短期收支壓力可控,製度保障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統計顯示,全年減免1.6萬(wan) 億(yi) 元社保費中,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費減收將占到1.5萬(wan) 億(yi) 元。這是否會(hui) 對我國養(yang) 老保險基金運行造成影響?養(yang) 老金發放還有保障嗎?

  的確,社保“免減緩”政策會(hui) 給養(yang) 老保險基金運行帶來一定影響。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偉(wei) 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9年城鎮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收入為(wei) 5.29萬(wan) 億(yi) 元,1.5萬(wan) 億(yi) 元的減免規模相當於(yu) 去年基金總收入的28%,受此影響,2020年養(yang) 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yu) 將下降。“我們(men) 預計,到年底養(yang) 老保險基金結餘(yu) 約為(wei) 3.8萬(wan) 億(yi) 元,同比降幅將達30%。”

  不過,受訪專(zhuan) 家們(men) 表示,養(yang) 老保險基金短期收支壓力相對可控。

  探家底——得益於(yu) 經濟多年快速發展,我國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基金積累了比較可觀的“家底”。截至去年年底,全國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yu) 有5萬(wan) 億(yi) 元。此外,還有2萬(wan) 多億(yi) 元的全國社會(hui) 保障戰略儲(chu) 備基金,整體(ti) 支撐能力較強。“雖然社保減免政策將使部分省份出現當期基金收不抵支的情況,但大部分省份的曆史結餘(yu) 都能夠確保養(yang) 老金足額、按時發放。”鄭偉(wei) 說。

  看運行——目前基金運行總體(ti) 平穩。聶明雋介紹,通過對上半年養(yang) 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的調度分析,階段性減免政策的執行結果符合預期。截至6月底,全國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yu) 仍有4.77萬(wan) 億(yi) 元。

  有補助——中央財政持續加大對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力度。近年來,中央財政補助力度不減,特別是重點向基金收支矛盾比較突出的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ye) 基地傾(qing) 斜。“2019年中央財政補助達到5261億(yi) 元,今年補助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地方各級政府也在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養(yang) 老保險的補助力度。”聶明雋說。

  同時,對養(yang) 老金發放困難的省份,還將加大資金調劑和支持力度。“今年養(yang) 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的比例提高到4%,調劑金規模將達7400億(yi) 元,跨省調劑1700多億(yi) 元。”聶明雋說,4月初中央已經下撥了一季度的調劑金,6月中旬二季度的調劑金也全部下撥,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的養(yang) 老金發放工作。

  在各項政策的支撐下,今年以來,我國不僅(jin) 保證了養(yang) 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還再次上調養(yang) 老金標準。今年4月10日,人社部、財政部宣布,繼續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調整水平為(wei) 5%。這是自2005年以來,我國連續第十六年調整企業(ye) 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也是從(cong) 2016年以來連續第五年統一調整企業(ye) 和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

  截至目前,各省份已確定了2020年養(yang) 老金調整方案,不少省份在7月底前已經補發上漲的養(yang) 老金,一些省份還公布了養(yang) 老金人均上漲金額。比如,青海企業(ye) 和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加基本養(yang) 老金218元左右;寧夏退休人員養(yang) 老金人均每月調增172元;雲(yun) 南退休人員人均每月增加養(yang) 老金167.7元;內(nei) 蒙古養(yang) 老金調整人均每月增加147.2元。

  省級統籌穩步推進,構建多層次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

  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加快,從(cong) 中長期看,未來養(yang) 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不小。

  “去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yu) 5.46萬(wan) 億(yi) 元,看起來規模不小,但這5.46萬(wan) 億(yi) 元也僅(jin) 相當於(yu) 13.3個(ge) 月的可支付月數。”鄭偉(wei) 說,要長期確保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最重要的還是根本性的製度安排。

  內(nei) 部挖潛,提高統籌層次,增強餘(yu) 缺調劑能力。

  今年1月1日,安徽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各項收入全部歸集到省級社會(hui) 保障基金財政專(zhuan) 戶,各項支出也由省級財政專(zhuan) 戶統一撥付。至此,安徽實現了養(yang) 老保險基金全省統收統支。

  像安徽一樣,截至6月,已經有26個(ge) 省份實現了規範的省級統籌,剩下的省份也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聶明雋表示,實現規範的養(yang) 老金省級統籌,不僅(jin) 能夠進一步提高全省基金統一調度使用能力,確保全省養(yang) 老金發放,還為(wei) 下一步實施全國統籌打下良好基礎。

  鄭偉(wei) 認為(wei) ,提高養(yang) 老保險基金的統籌層次,更有利於(yu) 盤活各地方的沉澱資金,解決(jue) 養(yang) 老金發放結構性問題。

  外部籌資,加快國資劃撥充實社保基金,提高資金長期支撐能力。

  去年7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2020年底前,要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ye) 和金融機構10%國有股權,劃轉至社保基金會(hui) 和地方相關(guan) 承接主體(ti) 。截至2019年底,中央層麵已完成四批81家中央企業(ye) 和中央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的劃轉工作,劃轉的國有資本達1.3萬(wan) 億(yi) 元。

  “通過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一大優(you) 勢,能實實在在增加基金收入。”鄭偉(wei) 說。

  目前我國城鎮職工養(yang) 老金替代率約為(wei) 44%。根據國際經驗,一個(ge) 合意的養(yang) 老金替代率(公共養(yang) 老金+私人養(yang) 老金)應當達到70%。“因此,在公共養(yang) 老金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大力發展私人養(yang) 老金,積極構建多層次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有助於(yu) 進一步提高養(yang) 老保障水平,幫助有能力的退休人員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鄭偉(wei) 說。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係教授褚福靈表示,公共養(yang) 老金作為(wei) 第一支柱,其發展目標是為(wei) 廣大民眾(zhong) 提供基本養(yang) 老保障,實現製度的全覆蓋,確保公平性和可持續性;企業(ye) 年金作為(wei) 第二支柱,要爭(zheng) 取為(wei) 企業(ye) 職工平均提供15%到20%的養(yang) 老金替代率;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作為(wei) 第三支柱,潛力最大,能夠使廣大民眾(zhong) 不受就業(ye) 形勢、就業(ye) 單位條件限製,都有機會(hui) 在稅收政策支持下,建立個(ge) 人商業(ye) 養(yang) 老計劃。

  2018年5月,全國開展了個(ge) 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試點,給廣大勞動者提供了新的選擇。居民投保該險種時,所繳納保險費允許稅前列支,養(yang) 老金積累階段免稅,退休後領取養(yang) 老金時再繳納。“目前,我國養(yang) 老保險‘第三支柱’仍比較弱小,需要政府部門、市場主體(ti) 共同發力,共同構建更為(wei) 合理的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褚福靈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