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生物酶“聯手”大腸杆菌 破解尼龍單體合成汙染難題

陳曦 發布時間:2020-10-29 19:21:00來源: 科技日報

  尼龍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合成纖維,尼龍種類較多,其中尼龍66是最重要的一種。尼龍66的主要原料之一己二酸屬於(yu) 二元羧酸類尼龍單體(ti) ,其合成主要依賴高汙染、高能耗的多步驟化學氧化過程。

  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yu) 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愛濤教授團隊,設計了一條全新的人工生物合成途徑,通過理性設計微生物菌群催化體(ti) 係,用空氣中的氧作為(wei) 氧化劑,在水溶液中把環烷烴或環烷醇轉化為(wei) 相應的二元羧酸尼龍單體(ti) 。這一研究成果有望解決(jue) 困擾科學界和工業(ye) 界近半個(ge) 世紀的難題,相關(guan) 論文10月7日在線發表於(yu) 《自然·通訊》。

  化學法合成尼龍單體(ti) ,汙染環境受製約

  尼龍是聚酰胺的俗稱,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種合成纖維,它的合成不僅(jin) 是纖維合成工業(ye) 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是高分子化學的一個(ge) 重要裏程碑。

  尼龍的種類較多,按照單體(ti) 的結構可以分為(wei) 脂肪族、芳香族以及脂肪-芳香族尼龍,其中脂肪族尼龍中的尼龍66是最重要的一種,被大量廣泛地應用到眾(zhong) 多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如紡織服裝、醫藥衛生、農(nong) 業(ye) 食品、物流運輸及軍(jun) 事國防等。

  “尼龍66是由己二酸與(yu) 己二胺縮合製得,而己二酸作為(wei) 其中主要的單體(ti) ,其合成主要依賴高汙染、高能耗的多步驟化學氧化過程。”李愛濤介紹,該過程需要使用大量具有腐蝕性的硝酸,同時產(chan) 生大量的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等有害溫室氣體(ti) ,帶來全球氣候變暖、臭氧空洞等環境問題,因此嚴(yan) 重製約著尼龍66產(chan) 業(ye) 的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men) 一直在探索該類尼龍單體(ti) 高效、綠色的新合成方法與(yu) 工藝。例如,近期德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大學的馬蒂亞(ya) 斯·貝勒教授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men) 發明了一種全新工藝,不需要硝酸就可以生產(chan) 己二酸,即采用鈀金屬催化體(ti) 係實現了丁二烯雙羰基化一步製成己二酸酯。然而,該體(ti) 係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催化劑穩定性差、成本高以及貴金屬回收困難等,限製了其進一步的工業(ye) 化應用。

  3種大腸杆菌表達8種酶,獲得菌群催化劑

  隨著合成生物技術的發展,人工設計的多酶級聯催化,可以將多種具有不同催化活性的酶催化劑放在同一個(ge) 反應體(ti) 係中,在溫和且環境友好的條件下將廉價(jia) 易得的原料,通過一鍋多步法合成人類需要的高附加值產(chan) 品。

  此外,如果直接利用表達多種酶的細胞作為(wei) 催化劑,在體(ti) 內(nei) 催化目標反應,可以避免酶的分離純化以及昂貴輔酶的添加,從(cong) 而大大降低生產(chan) 成本。基於(yu) 這些原因,從(cong) 頭設計細胞催化劑實現體(ti) 內(nei) 目標級聯催化反應獲得了廣泛的關(guan) 注。

  而將該方法用於(yu) 己二酸的合成,有望解決(jue) 困擾科學界和工業(ye) 界幾十年來的難題。為(wei) 了實現這一目標,李愛濤團隊從(cong) 頭設計了一條含8個(ge) 酶的生物合成途徑,期望在同一個(ge) 反應體(ti) 係中經過級聯催化把環己烷轉化為(wei) 己二酸。

  研究人員嚐試將8種酶在同一個(ge) 細胞中進行表達來構建細胞催化劑,發現由於(yu) 細胞負擔太重,某些酶在細胞內(nei) 的表達量很低,導致整個(ge) 反應的催化效率很差。為(wei) 了解決(jue) 上述問題,他們(men) 將8種酶分散到3種大腸杆菌中進行表達,首先獲得三種具有不同催化功能的細胞催化劑,然後再將三種細胞進行組合獲得菌群催化劑。通過任務分工、團隊協作的方式,最終實現了環己烷到己二酸的高效綠色合成。

  該過程在溫和條件下(常溫、常壓和水相)進行催化反應,使用自給自足的輔酶自循環,不需要任何外源的昂貴輔酶,成本低。同時反應過程沒有任何中間產(chan) 物的積累,選擇性高、產(chan) 物單一,後續分離純化簡單。

  此外,通過“即插即用”的策略對3種細胞催化劑進行任意組裝,可以從(cong) 某個(ge) 環節的中間產(chan) 物出發,經過催化轉化合成己二酸產(chan) 品。對大腸杆菌菌群進一步設計後,還可用不同碳個(ge) 數的環烷烴或環烷醇合成不同尼龍單體(ti) (二元羧酸),充分證明了該方法的普適性。而且,利用大腸杆菌微生物菌群作為(wei) 催化劑,還能在發酵罐上實現己二酸產(chan) 物的放大製備,為(wei) 實現生物法大規模合成α, ω-二元羧酸奠定重要基礎。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