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建議:升級版汙染防治攻堅可從六大方麵發力

張春燕 發布時間:2020-05-28 10:44:00來源: 中國環境網

  “我比較關(guan) 心進入‘十四五’時期,如何打好升級版的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國人大代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告訴記者。

  他表示,“十三五”期間是生態環境改善成效最大、工作推進成效最好、百姓和國際社會(hui) 高度認可的5年,“但我們(men) 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成效還不穩固。比如在空氣質量上,我們(men) 和世界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一定要繼續保持戰略定力,把汙染防治攻堅戰向更高水平推進。”

  在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時,王金南建議要打好升級版的汙染防治攻堅戰。具體(ti) 表現在六大方麵的升級。

  升級汙染防治的攻堅目標,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是必然的趨勢,但以什麽(me) 標準為(wei) 改善標準呢?“建議以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li) 中國的相關(guan) 指標為(wei) 基礎,倒逼目標設計,推導出到2030年、2025年的每5年規劃目標。現今要設計的就是到2025年的‘十四五’目標。”王金南指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要落實到每個(ge) 省,地方政府需要提前謀劃,準備好攻堅目標的設計升級。

  升級減排路徑,繼續強化產(chan) 業(ye) 布局結構調整。王金南表示,“十二五”“十三五”時期,我國汙染防治較多采用末端治理方式。要看到的是,容易解決(jue) 的問題通過末端治理已經得到較大改善,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要從(cong) “治標”轉向涉及到產(chan) 業(ye) 、能源、交通、用地等 “治本”方麵。因此在“十四五”期間,每個(ge) 城市都要相應做出整體(ti) 安排。

  要在治汙方式和創新建立治汙模式方麵進行升級。王金南表示,一些地方政府要摒棄治汙方式簡單、粗暴以及“一刀切”方式。治汙思路要緊緊圍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來的“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三者中間有很強的邏輯關(guan) 係。作為(wei) 科技工作者,我強調科學治汙對精準治汙和依法治汙的支撐作用。”

  建議升級政策手段,強化市場經濟激勵機製。王金南建議“十四五”期間可更多采用市場化手段,“過去的實踐經驗表明,經濟政策用得越多,減排效果、環境改善就越明顯。”比如,從(cong) 脫硫脫硝到超低排放電價(jia) 補貼政策,大大增強了企業(ye) 減排的動力。“沒有這些方式,很難想象我國能產(chan) 生世界最大燃煤電廠清潔體(ti) 。”因此王金南建議,“十四五”要重點研究製定影響汙染防治的經濟政策,如環境保護稅中納入揮發性有機物、總磷排放征稅、建立覆蓋汙泥處理的全成本汙水處理收費機製等。

  升級科技支持、提高汙染防治效果。王金南表示,3年前,總理基金項目“大氣重汙染成因與(yu) 治理攻關(guan) ”研究啟動,從(cong) 中建立起一套新的治汙機製。2000多名科學家和科研人員采用“一市一策”的工作方式,持續3年到城市裏幫助管理人員研究解決(jue) 方案,取得了較好效果。

  最後,王金南表示,除了以上5個(ge) 方麵外,還要升級治理體(ti) 係。他建議將由黨(dang) 委政府主導的環境治理模式,進一步完善成為(wei) 黨(dang) 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監督、企業(ye) 治汙、司法保障、公眾(zhong) 參與(yu) 的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假如沒有人民群眾(zhong) 的廣泛參與(yu) ,攻堅戰不可能徹底打贏。”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