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環境“大變臉” 鄉村更宜居

發布時間:2022-05-24 09:30:00來源: 西藏日報

  行走在昌都市各鄉(xiang) 村,隻見一排排農(nong) 家樓房整齊排列,家家戶戶院內(nei) 花團錦簇,房前屋後幹淨整潔,一幅村淨、景美、人和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景色讓人耳目一新。“以前村裏垃圾隨地扔、汙水遍地流的場景不複存在了。”看著村子越來越美,村民打心底裏高興(xing) 。

  鄉(xiang) 村喜人變化的背後,是昌都市大力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成效。回望過去一年,昌都市以改善農(nong) 牧民生活品質為(wei) 根本目標,合力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使農(nong) 村人居環境實現“大變臉”,為(wei) 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營造了宜居宜業(ye) 的良好生活環境。

  集中整治根除“頑疾”

  2022年1月27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通報表揚2021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的通知》,昌都市八宿縣名列其中。這是昌都市著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顯著成效的一瞥。

  一直以來,農(nong) 村垃圾汙水、畜禽養(yang) 殖糞汙及農(nong) 藥化肥等農(nong) 村生活生產(chan) 廢棄物是昌都市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痛點”。為(wei) 了根除“頑疾”,2021年以來,昌都市因地製宜選擇適合本地實際的農(nong) 村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分區分類開展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開展黑臭水體(ti) 排查治理並建立台賬的村莊達43個(ge) ,建成鄉(xiang) 鎮汙水處理設施項目13個(ge) ,全市共落實水生態保護和村級水管員崗位25300餘(yu) 人、旅遊廁所保潔員崗位1400餘(yu) 人、村級環境監督員崗位36700餘(yu) 人,配置垃圾收集清運車1223輛、清掃工具1518套,初步形成以縣(區)政府為(wei) 責任主體(ti) 、鄉(xiang) (鎮)為(wei) 管理主體(ti) 、村級組織為(wei) 落實主體(ti) 、農(nong) 戶為(wei) 受益主體(ti) 的“四位一體(ti) ”的農(nong) 村生活垃圾治理運行體(ti) 係。

  為(wei) 根除畜禽養(yang) 殖糞汙痛點,昌都市還合理規劃布局農(nong) 牧區生產(chan)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處置中心,加快糞汙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建設,落實畜禽規模養(yang) 殖場主體(ti) 責任製度,不斷提升畜禽養(yang) 殖糞汙資源化利用,規模養(yang) 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80%,畜禽糞便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

  昌都市還持續開展全市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及農(nong) 藥化肥減量工作,探索建立農(nong) 膜回收製度,基本實現“一控兩(liang) 減三基本”目標,全市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化肥、農(nong) 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測土配方施肥麵積達到全市糧食播種總麵積的80%以上;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秸稈飼料化、肥料化、基料化技術普及率進一步提高。

  “廁所革命”遍地開花

  “以前的旱廁臭氣熏天、蚊蠅亂(luan) 飛,既不方便也不衛生。現在,按一按,衝(chong) 一衝(chong) ,既幹淨又衛生。”在卡若區城關(guan) 鎮生達村,村民紮旺指著自家改造後的廁所,深感滿足。

  廁所雖小,誰也離不了。按照市級統籌、縣負總責、部門指導、鄉(xiang) 鎮推動、村組實施的原則,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以水為(wei) 先”的改廁原則,因地製宜、務求實效,昌都市各縣區“廁所革命”亮點紛呈、遍地開花,起到了以點帶麵的示範作用。

  江達縣崗托鎮崗托村采取整村推進的措施推進戶廁改造;江達縣波羅鄉(xiang) 古色村新建了較為(wei) 經濟、實用、安全、群眾(zhong) 較為(wei) 接受的樣板戶廁作為(wei) 試點示範,組織相關(guan) 人員進行觀摩、實地了解,同時將好的經驗和做法在全縣範圍內(nei) 進行推廣;

  芒康縣木許鄉(xiang) 木許村部分農(nong) 戶用水廁與(yu) 沼氣池接軌,將糞便、尿液及生活汙水收集到沼氣池,經過發酵、無害化處理後還至果園、農(nong) 作物種植基地,實現資源化利用;

  左貢縣始終堅持將宣傳(chuan) 發動貫穿於(yu) 改廁工作全過程,全縣農(nong) 戶非常了解農(nong) 村“廁所革命”相關(guan) 政策及有關(guan) 要求。百姓們(men) 紛紛表示,不管有沒有國家戶廁改造相關(guan) 政策、補助,我們(men) 都要建好用好自己的廁所,因為(wei) 廁所本身就是我們(men) 自己在用。

  2021年,全市共完成農(nong) 牧區戶廁改造1.45萬(wan) 座,全市累計改廁53406座,戶廁普及率達47.3%,比2019年提高26個(ge) 百分點。一個(ge) 個(ge) 改廁試點的成功,不僅(jin) 讓先行先試的群眾(zhong) 體(ti) 驗滿意,還讓持觀望態度的群眾(zhong) 消除了抵觸、解決(jue) 了疑慮,大家紛紛加入改廁“大軍(jun) ”。

  小廁所,大民生,昌都市廣大農(nong) 村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潔淨衛生。

  全力打造宜居環境

  “汙水不亂(luan) 排”“雜物不亂(luan) 放”“垃圾不亂(luan) 扔”“養(yang) 成良好的衛生習(xi) 慣”……在村規民約的約束下,在黨(dang) 員幹部的率先帶動下,八宿縣來古村村民們(men) 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愛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li) 家園已成為(wei) 村民的自覺行動。

  “現在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很強,是我們(men) 鄉(xiang) 村建設的中堅力量。”來古村駐村幹部表示,現在環境好了,村裏發展起旅遊業(ye) ,成立合作社,鄉(xiang) 村發展充滿活力。

  2021年,昌都市共有937個(ge) 村莊將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村規民約,按照自治區關(guan) 於(yu) 開展“美麗(li) 宜居”村莊創建的工作要求,全市圍繞“美麗(li) 休閑、幸福宜居、幹淨整潔”的建設標準,創建國家級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2個(ge) 、自治區級美麗(li) 宜居村莊31個(ge) 。此外,還成功創評江達崗托紅色旅遊4A級景區1個(ge) ,夏烏(wu) 民俗村、江達雪巴溝、天穹孜珠、八宿然烏(wu) 湖、邊壩三色湖、天路72拐等15個(ge) 3A級旅遊景區,鄉(xiang) 村旅遊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昌都市還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1074個(ge) 村莊建立村莊保潔製度,村莊保潔員達27322名,1個(ge) 村莊實行了專(zhuan) 業(ye) 化、市場化運行管護,31個(ge) 村莊開展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基礎設施逐步改善,山、水、林、田、路、房、村日臻融合,生產(chan) 生活生態功能協調發展,昌都市廣大農(nong) 村正逐漸步入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旅遊互動發展的新格局。

  “現在大家都自覺遵守村規民約,誰還好意思再亂(luan) 扔垃圾啊。”“村子一天比一天漂亮,村裏的環境一點兒(er) 不比城裏差。”……如今,一句句讚歎,折射出昌都市廣大農(nong) 村居民滿滿的幸福感。

  “隻要我們(men) 繼續保持上下同心的勁頭,一錘接著一錘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夢一定會(hui) 實現!”昌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昌都市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正穩步推動,一批宜居宜業(ye) 宜遊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正在藏東(dong) 大地不斷破繭……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