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

發布時間:2022-06-01 09:50:00來源: 西藏商報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wei) 加深全社會(hui) 對環境監測工作的理解,提高公眾(zhong) 參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近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了生態環境監測實驗室公眾(zhong) 開放日活動,來自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和拉薩市市直單位的代表分成兩(liang) 隊,依次走進自治區生態環境檢測中心,“零距離”接觸實驗室設施。

  記者了解到,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成立於(yu) 1987年,屬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下屬事業(ye) 單位,內(nei) 設9個(ge) 科室。監測中心實驗室是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目前擁有實驗用房約2300平方米,配備各類大、中型監測儀(yi) 器設備400餘(yu) 台,監測中心自1998年首次通過國家級計量認證後,20年間6次不斷拓展監測項目,截至目前監測能力已涵蓋水、氣、土壤、生物、噪聲、固體(ti) 廢物等7大類的190多項環境指標,實現了常規項目監測能力全覆蓋。在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中榮獲團體(ti) 三等獎,在《西藏生態安全屏障監測與(yu) 評估關(guan) 鍵技術與(yu) 業(ye) 務化應用》項目上榮獲自治區科學技術一等獎。

  “監測中心的主要職責是承擔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排汙單位監督性監測,執法監測和應急監測,典型區域的專(zhuan) 項調查、評價(jia) 與(yu) 評估以及環境科研等工作。”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索娜卓嘎介紹。活動中,索娜卓嘎介紹了實驗室的建設情況,對西藏大氣、水體(ti) 、土壤、噪聲等環境要素的質量狀況進行監測分析。引導大家參觀了實驗室,講解了天平、分光光度計等儀(yi) 器的功能。在水質分析實驗室,向大家介紹了離子色譜、原子吸收等大型實驗儀(yi) 器的作用。並且,現場還進行了實驗演示。

  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嘎秋洛瑪說,生態環境與(yu) 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guan) ,通過參加本次公眾(zhong) 開放活動,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對環保工作者為(wei) 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付出的努力有了切身的體(ti) 會(hui) ,拉近了公眾(zhong) 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距離。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