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老年大學,別樣精彩

發布時間:2020-10-26 16:5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民政部

  “莫道桑榆晚,為(wei) 霞尚滿天。”農(nong) 曆九月初九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節日重陽節。豐(feng) 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是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重要內(nei) 容。“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yi) ,將從(cong) 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如何豐(feng) 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le) ?本版今起推出特別策劃“解碼·豐(feng) 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關(guan) 注各地發展老年教育、繁榮老年文化、加強老年人精神關(guan) 愛方麵的探索。

  ——編 者

  打開電腦,點擊鼠標,把圖片一的魚挪到圖片二裏,黃思國邊看課堂筆記,邊進行操作,這是老年大學的攝影後期處理課堂作業(ye) 。

  黃思國學習(xi) 的地方,是重慶市渝北區老年大學。學書(shu) 法、學舞蹈、學攝影……近年來,老年大學的各類課程受到歡迎,很多人在這裏培養(yang) 興(xing) 趣愛好,接受新鮮事物,在學習(xi) 中感受別樣的精彩。

  學習(xi) 需求旺盛

  肩披紅風衣,頭頂銀卷發,辜夕英踩著黑色小皮鞋,在舞蹈隊列裏跳得很專(zhuan) 注。和黃思國一樣,這段時間,她也在渝北區老年大學上課。

  音樂(le) 停了,幾名同學收拾東(dong) 西出了教室,辜夕英擦擦汗,又練了起來。看著她靈巧的腳步,很難想象,她已經69歲了。

  “以前就很喜歡跳舞嗎?”“剛學會(hui) 沒幾年。”辜夕英擺擺手。以前,她早上出門遛彎,中午睡覺,晚上看電視,“隻想找點事來消遣時間”。老年大學的舞蹈課,讓她的生活充實起來。

  在渝北區龍山街道,學習(xi) 排球成了張幫英每天固定的項目,“年輕時就喜歡運動,現在有機會(hui) 學習(xi) 球類運動,鍛煉身體(ti) 又有趣。”

  據統計,去年9月以來,渝北區老年大學各類課程共約2000人次參與(yu) 。不少老年人選擇重拾愛好,這一點,渝北區老年大學的攝影老師羅劍雄深有感觸。他的學員裏麵很多人其實是有基礎的,“有年輕時候的底子,他們(men) 想學得精,把愛好變成技能。”

  還有一些老人,即便平時忙於(yu) 幫兒(er) 女照顧孩子,也會(hui) 忙裏偷閑學新知識。鄧霞是一名教育機構的英語老師。“許多老人要輔導孩子做作業(ye) ,英語常常讓他們(men) 犯難。”很多來接送孩子的老年人都會(hui) 向鄧霞谘詢怎麽(me) 學英語,鄧霞會(hui) 教他們(men) 一些簡單的句式,幫助他們(men) 和孩子互動。

  參與(yu) 渠道多元

  老年人群體(ti) 強烈的學習(xi) 需求,催生出多樣的教育形式。

  見到張毓華時,他正提筆蘸墨。“以前不會(hui) 寫(xie) 毛筆字,現在是從(cong) 基本功練起的。”張毓華的家距離渝北區老年大學有十幾公裏,下雨天他也從(cong) 沒間斷上課。國慶假期前,不少人都做好了出行遊玩的準備,他所在的書(shu) 法班依舊全員到齊,“上課比幹啥都高興(xing) 。”張毓華笑著說。

  為(wei) 了讓來上課的老年人真正學到東(dong) 西,重慶大渡口區老年大學鼓勵大夥(huo) 把班裏的活動做成小視頻,上傳(chuan) 到微信群。大家在一起比著學,越來越有積極性。

  老年人學知識,也不隻有老年大學一個(ge) 選擇。

  看到微信裏通知的攝影培訓信息,張珍一路小跑到了龍山街道會(hui) 議室。原來,街道正在組織一場手機攝影教學。張珍年輕時經營過一家小照相館,一直喜歡攝影。不過,在手機攝影方麵,她還是個(ge) 新手。這次,張珍特地戴上眼鏡,坐到前排,仔細聽講。

  每隔一段時間,龍山街道就會(hui) 組織不同主題的老年人學習(xi) 活動。“有的人氣很旺,來晚了都報不上名。”街道工作人員說。

  除了固定的上課和培訓,重慶一些社區還成立了興(xing) 趣小組。走過花園新村社區的活動室,門內(nei) 飄來了讀書(shu) 聲。陳寶英正和幾個(ge) 鄰居樂(le) 嗬地讀著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社區和團委、婦聯、養(yang) 老服務站會(hui) 定期組織老年人讀書(shu) ,大家聚在一起看書(shu) 、交流,陳寶英說,“感覺又回到了上學的時候。”

  重慶不少文化館也辦起了老年人培訓班。在大渡口區文化館,聲樂(le) 、電子琴、瑜伽等課程很受歡迎;渝北區文化館開設的美術課、書(shu) 法課網上也能聽,讓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教育。

  課程內(nei) 容豐(feng) 富

  “你瞧,用老師教的方法再拍一遍,就是不一樣。”下了課,張珍立馬打開手機攝像頭,用課上學的抓拍技巧拍照,“回頭還要給我的小孫子拍幾張呢。”講台邊上,不少人圍著攝影老師,“老師你看看這個(ge) 照片的構圖”“這是我拍的家門口的樹”“這張圖要怎麽(me) 拍得更好”……

  翻開渝北區老年大學的課表,課程很豐(feng) 富。“最受歡迎的是太極和舞蹈。為(wei) 了開設更多課程,學校新聘請了不少老師呢。”校長羅剛說。

  即使是這樣,一些熱門課程依然“一課難求”,比如時裝課。為(wei) 啥這麽(me) 火?“老年人注重身體(ti) 健康,也在乎精神層麵的快樂(le) 。”授課老師曾莉說,時裝課堂內(nei) 容豐(feng) 富,包括形體(ti) 、服裝搭配、禮儀(yi) 等。“現在和朋友出去拍照,我都要教她們(men) 怎麽(me) 擺造型呢。”一名學員說。

  “羅校長,啥時候再開一節太極課,老鄰居等著呢。”下課遇到羅剛,不少學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羅剛說,對於(yu) “火”的課程,他們(men) 準備繼續擴充班數,“不過也有些小眾(zhong) 的課程開不起來。”比如,曾經有學員想學長號,無奈人數太少,無法開班。

  一些老年人想學習(xi) ,則是為(wei) 了跟上年輕人的腳步。程先銘的孩子都不在重慶,平常空閑時間多。現在,他和老伴通過街道和社區組織的學習(xi) ,發展了不少興(xing) 趣愛好。“想學書(shu) 法、美術,還想學用電腦,想多學學現在年輕人都在用的東(dong) 西,多嚐試。”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