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興趣作老師 運動伴成長

範佳元 發布時間:2020-10-26 17:08:00來源: 人民日報

  小籃球,是針對12歲以下孩子的籃球運動,場地、器材縮小,規則進行簡化,更符合兒(er) 童身心發展規律。2017年,中國籃協啟動小籃球發展計劃,2019年中國小籃球聯賽球隊達到24862支,球員超過18萬(wan) 人。加強體(ti) 育教育,小籃球寄托著孩子健康成長的大夢想。

  第一次帶孩子去現場觀看籃球比賽,被問籃球是什麽(me) ,家長該怎麽(me) 回答?幼兒(er) 園小朋友拍一會(hui) 兒(er) 球就沒興(xing) 趣了,老師有什麽(me) 好辦法?小學高年級學生練習(xi) 籃球有一段時間了,想要進行更專(zhuan) 業(ye) 的訓練,教練如何把握好強度?孩子在最初接觸和參與(yu) 籃球運動時,類似的問題並不少見。

  小籃球,是針對12歲以下孩子的籃球運動,場地、器材縮小,規則進行簡化,按照兒(er) 童身心發展規律,帶領他們(men) 接觸、參與(yu) 籃球運動。近日,由中國籃球協會(hui) 、中國中學生體(ti) 育協會(hui) 組織編著的《小籃球教練員指導手冊(ce) 》《小籃球運動圖解》《小籃球規則》等係列叢(cong) 書(shu) 正式出版,對小籃球發展方向、訓練理論、教學方法進行了係統科學梳理,為(wei) 指導12歲以下孩子開展小籃球運動提供了方案。

  保護好孩子們(men) 的運動熱情

  從(cong) 2017年中國籃協正式啟動小籃球發展計劃以來,小籃球無論在參加人群還是地域覆蓋麵上都有顯著增長,2019年中國小籃球聯賽參加球隊達到24862支,參與(yu) 球員超過18萬(wan) 人。

  數字增長的背後,是孩子們(men) 對籃球、對體(ti) 育的熱情。這份熱情,在北京市和平裏第一小學副校長宋占軍(jun) 看來格外值得嗬護。“12歲以下是學習(xi) 運動項目的開始階段,這個(ge) 階段,我們(men) 要保護好孩子們(men) 的這種熱情,其次才是技術支持。”宋占軍(jun) 說。

  興(xing) 趣是最好的老師,過早的專(zhuan) 業(ye) 化訓練並不利於(yu) 籃球興(xing) 趣的培養(yang) 。圍繞3—6歲的幼兒(er) 運動課程體(ti) 係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教師張首文講出自己的心得:小籃球並不意味把成人籃球降低難度教給孩子,關(guan) 鍵在於(yu) 激發興(xing) 趣。“我們(men) 在書(shu) 中介紹了近百種籃球遊戲,符合幼兒(er) 的身體(ti) 發育水平和心理特點,讓孩子們(men) 在遊戲的過程中熟悉籃球運動特點。”

  對於(yu) 小籃球叢(cong) 書(shu) ,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表示:“我們(men) 希望家長看完書(shu) 也能成為(wei) 教練,小籃球就是降低門檻,讓孩子們(men) 容易參與(yu) 進來。”

  給孩子們(men) 良好的體(ti) 育教育

  在姚明看來,小籃球發展計劃的目的在於(yu) 擴大中國籃球人口。同時,小籃球運動發起者們(men) 懷有更大的夢想:希望在普及和推廣籃球運動的過程中,更多孩子通過籃球接受良好的體(ti) 育教育。

  在籃球從(cong) 業(ye) 者看來,籃球運動本身包含著豐(feng) 富的教育元素:傳(chuan) 球讓孩子們(men) 懂得如何合作,助攻讓孩子們(men) 學會(hui) 分享,防守意味著責任,訓練強調堅持……“籃球技術容易教學,但情感、態度、價(jia) 值觀的傳(chuan) 遞和指導,要求教練員成為(wei) 老師。”宋占軍(jun) 說。

  8歲的關(guan) 鏘毅在位於(yu) 北京望京的東(dong) 方啟明星籃球培訓機構練習(xi) 小籃球已有3年。據教練於(yu) 誌輝介紹,關(guan) 鏘毅最初是個(ge) “隻要媽媽不在場邊就哭”的小男生,現在成長為(wei) “場上能夠接受身體(ti) 對抗、場下願意主動交朋友”的小男子漢。“籃球是具有綜合鍛煉價(jia) 值的運動,一場比賽下來就知道需要相信隊友,跟比自己強壯的對手做對抗練習(xi) ,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膽量和信心。”於(yu) 誌輝說。

  在學校體(ti) 育教育方麵,開展籃球運動也帶來了積極的反饋。擁有1000多名學生的和平裏第一小學是籃球項目體(ti) 育傳(chuan) 統特色學校,從(cong) 2005年起,學校開始將籃球作為(wei) 校本課程,全體(ti) 學生一周至少可以上一次籃球課,目前各年齡段校隊加上籃球社團興(xing) 趣班學生近300人。學校以籃球為(wei) 基礎,與(yu) 語文、數學、音樂(le) 、美術等學科有機結合,成為(wei) 學校的品牌特色,整體(ti) 教育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宋占軍(jun) 說:“體(ti) 育教育不是把學生都培養(yang) 成運動員,而是讓孩子們(men) 收獲身體(ti) 健康的同時培養(yang) 品格,為(wei) 將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打下基礎。”

  讓籃球融入大家的生活

  過去4年的小籃球培訓過程中,於(yu) 誌輝所在的教學點從(cong) 隻有30多人到現在的1000餘(yu) 人,“現在的家長的確更有意識地讓孩子學習(xi) 體(ti) 育項目,強身健體(ti) 是主要訴求,但也希望借此鍛煉意誌品質。”

  近些年,體(ti) 育的教育功能越來越受重視。“家長們(men) 逐漸意識到體(ti) 育運動並非讓孩子減減肥、長長個(ge) 子這麽(me) 簡單。”北京巔峰籃球訓練營成立8年,其教練組主管孫建說,“孩子的訓練也會(hui) 帶動全家接受體(ti) 育教育,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打球,家長的陪伴會(hui) 讓孩子終身受益。”

  小籃球、大夢想。籃球運動的推廣需要合力。在小籃球叢(cong) 書(shu) 的序言部分,姚明寫(xie) 道:“我希望有一天,籃球運動可以真正地融入大家的生活,成為(wei) 當前社會(hui) 、家長及孩子們(men) 普遍認可的、健康快樂(le) 的生活方式,從(cong) 而實現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