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托育納入大規劃 350萬托位如何完成
“國內(nei) 調查顯示,嬰幼兒(er) 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大概有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現實中我們(men) 供給還是不足的,特別是普惠性的服務供給確實是個(ge) 短板。”8月17日上午,國家發改委社會(hui) 發展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在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了當下婚育青年群體(ti) 對托育服務的需求情況。
8月16日,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17個(ge) 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17日的發布會(hui) 重點介紹《指導意見》相關(guan) 情況。郝福慶表示,各方麵的研究,包括國際經驗也表明,發展托育服務對於(yu) 減輕家庭負擔、提高生育意願具有明顯作用。
主要研究人口社會(hui) 學的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yu) 社會(hui) 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菊華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比產(chan) 假期間薪酬補貼、產(chan) 假期限、托育服務、現金支持等方麵的政策,托育服務對促進生育水平的作用是最明顯的,現金支持方麵的作用是微小且短期的正向作用,而產(chan) 假期間薪酬補貼、產(chan) 假期限的作用則尚不明確。比起年輕人口中常說的“養(yang) 不起”,沒人帶孩子是更為(wei) 現實而具體(ti) 的困難。
80後李小北(化名)是一名“北漂”,她的女兒(er) 馬上就兩(liang) 歲了。前段時間,她不得不把女兒(er) 送回老家一段時間。李小北夫婦都在北京打工,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輪班來北京幫他們(men) 帶孩子。老人背井離鄉(xiang) 有很多不適,為(wei) 了照顧老人的意願,李小北答應把孩子送回老家一段時間。李小北一直有再生二胎的想法,但是“沒人帶孩子”讓她選擇暫時不生。
近年來,國家在積極解決(jue) 像李小北這樣的年輕人的訴求。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監察專(zhuan) 員杜希學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在多項政策法規指導下,我國普惠托育服務供給不斷擴大。2020-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衛健委持續開展了普惠托育服務專(zhuan) 項行動,下達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20億(yi) 元,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hui) 投資超過50億(yi) 元,累計新增托位20萬(wan) 個(ge) ,推動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務有效供給。但我國現代托育服務體(ti) 係起步較晚,目前托育機構的現狀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的期盼還有一定距離。
據了解,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每千人有3歲以下的嬰幼兒(er) 托位數2.03個(ge) ,距離“十四五”期末要達到的4.5個(ge) 目標還有不小差距。以14億(yi) 人口數估算的話,我國至少還需要再增加約350萬(wan) 個(ge) 托位。
《指導意見》指出,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wei) 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關(guan) 於(yu) 這項惠民措施的推進情況,全國總工會(hui) 女職工部副部長洪莎在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時說,去年以來,全國總工會(hui) 開展了用人單位托育服務工作。全國總工會(hui) 、國家衛健委已聯合印發相關(guan) 文件,啟動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推薦申報工作,以此帶動和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wei) 職工提供托育服務。對推薦申報成功的用人單位及相關(guan) 工會(hui) 組織,將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指導意見》還指出,在滿足學前教育普及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er) 園招收2-3歲幼兒(er) 。
楊菊華曾經主持過2017年度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麵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區0-3歲嬰幼兒(er) 托育服務體(ti) 係研究。這項研究發現,有超過1/3的家長表示有托育服務需求,這其中,家庭對2-3歲幼兒(er) 托育的需求最為(wei) 強烈。楊菊華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滿足2-3歲孩子的入托需求是建設托育服務體(ti) 係要走的第一步。
在談到“十四五”期末的托位數規劃時,郝福慶說,把小托育納入大規劃,這在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史上還是第一次,足見方方麵麵對發展托育服務的高度重視,發展托育服務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為(wei) 了支持托育服務的發展,郝福慶解釋說,《指導意見》重點圍繞5方麵下功夫:強化基本公共服務、著力增加普惠性服務、加大投資支持力度、規範各類服務收費、減輕機構經營負擔。
看到國家出台的這一係列政策措施,李小北表達了期待,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她很願意給自己可愛的女兒(er) 再添一個(ge) 弟弟或妹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教育部:2025年秋季起高等學曆繼續教育不再用“函授”等名稱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近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推進新時代普通高等學校學曆繼續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學曆繼續教育不再使用“函授”“業餘”的名稱。[詳細] -
“宏誌助航計劃”麵向重點群體開展高質量就業培訓
促進重點群體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內容。今年春季學期,教育部部署實施2022年度“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誌助航計劃”(以下簡稱“宏誌助航計劃”)。[詳細] -
廣西提供百萬崗位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多部門共同發力,通過拓寬就業渠道、強化就業服務、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加強青年就業幫扶等措施,進一步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幫扶力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