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劄記】“帶著夢想,一路生花”
【編者按】西藏民族大學坐落在陝西鹹陽,前身為(wei) 1957年中央指示創辦、1958年開學的“西藏公學”,是西藏和平解放後黨(dang) 中央在祖國內(nei) 地為(wei) 西藏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半個(ge) 多世紀以來,西藏民族大學堅持“麵向西藏,服務西藏”的辦學方針,為(wei) 西藏培養(yang) 了大批優(you) 秀幹部和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被譽為(wei) “西藏幹部的搖籃”。今年7月,西藏民族大學財經學院派出一批實習(xi) 生前往西藏開展社會(hui) 實習(xi) 實踐,作為(wei) 第一次進藏實習(xi) 的青年人,他們(men) 有何獨特見解與(yu) 新鮮想法?新利平台特別推出“實習(xi) 劄記”係列報道,呈現當代青年人的心氣、抱負和力量,希望更多青年人心懷遠方,青春無悔。
“之前我從(cong) 未去過西藏,但小時候在媽媽哼唱的歌曲裏,無數次幻想過西藏的樣子。”在劉瑞明的心裏,西藏是彩色的,有芬芳的花香,有純淨的陽光,有無垠的牧場……“去西藏,是從(cong) 小種在心裏的種子,現在機會(hui) 來了,我帶著夢想,一路生花。”
圖為(wei) 西藏民族大學一隅
今年7月中旬,西藏民族大學財經學院的實習(xi) 生來到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開展為(wei) 期1個(ge) 月的專(zhuan) 業(ye) 實踐實習(xi) 。從(cong) 人聲鼎沸的鹹陽街頭到天高地闊的雪域高原,在這裏,劉瑞明感受到了別樣的風土人情。
進藏初印象
7月7日,劉瑞明懷揣著忐忑、激動、興(xing) 奮的心情坐上了飛往拉薩貢嘎機場的飛機。雪域高原對初來乍到的他很友好,他並沒有出現同學們(men) 口中頭疼、胸悶、心髒狂跳加速的“高原反應”。他覺得自己“很幸運,沒有所謂的高原反應,也很幸運,站在了朝思暮想西藏的土地上。”由於(yu) 西藏給他帶來的新鮮感過於(yu) 強烈,以至於(yu) 第一晚他激動得都沒有睡著。
談到對西藏的初印象,劉瑞明的話匣子瞬間打開了,“當我看到巍峨的雪山,我會(hui) 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當我看到碧波蕩漾的湖水,我會(hui) 默默感歎這裏環境保護力度巨大,但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這裏淳樸、善良的老百姓。”
那是7月14日的午後,在大昭寺附近,伴隨著和煦的陽光,劉瑞明與(yu) 一位藏族老者攀談起來,雖然彼此間語言不通,但絲(si) 毫不影響兩(liang) 人情感交流。劉瑞明非常想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光,又怕這樣的要求顯得太唐突,所以他笑著詢問老者,是否可以拍照留念。“我真沒想到,這位爺爺欣然同意,臨(lin) 走時還塞給我一個(ge) 塑料袋”。劉瑞明並不知道塑料袋裏裝的是什麽(me)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袋子,映入眼簾的是莖細而圓,鮮嫩翠綠的植物。經過詢問身邊的藏族同事,他才知道,這種植物叫藏野蔥,是藏族百姓家庭日常做飯必不可少的調味料,也是西藏特有的味道。劉瑞明說:“現在每每回想起那位老爺爺,都覺得心裏暖暖的。”
圖為(wei) 西藏四通八達的公路
實習(xi) 漲見識
劉瑞明在西藏稅務局實習(xi) 的日子是忙碌且快樂(le) 的,雖然第一天入職的新人“小白”表現得十分迷茫,但劉瑞明覺得同事口中的“機要部門”讓他覺得自己所在的黨(dang) 建辦公室並不簡單。
剛工作時,辦公室的前輩就給劉瑞明打過“預防針”:“我們(men) 部門工作比較繁瑣複雜,也十分辛苦。”當時他並沒在意,直到每周二到周四,黨(dang) 建辦公室裏人頭攢動,“請問這份文件要怎麽(me) 簽字?請問這份緊急函需要發給誰……”眾(zhong) 多問題讓劉瑞明無力招架,隻能說出“我剛來實習(xi) ,還不是很清楚,您稍等一下我去問問”。接下來的日子裏,劉瑞明更加努力投入工作,經過同事們(men) 事無巨細的幫助,他對於(yu) 稅務方麵基本問題,逐漸得心應手,同時他也深刻體(ti) 會(hui) 到,稅務局的工作複雜繁瑣、數據眾(zhong) 多,隻有相關(guan) 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確保工作不出紕漏,才能保障國家稅收。
在這裏,除了實踐學習(xi) ,劉瑞明也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實習(xi) 最後幾天,他坐骨神經痛複發,強烈的痛感讓他無法正常行走,不禁想打退堂鼓。“辦公室的尹主任幫我尋找醫生,聯係推拿和針灸的老師傅;辦公室的阿佳幫我取來帶有西藏草藥的膏藥;付學長更是貼心的送我回酒店……大家像親(qin) 人一樣,緊張的神情、關(guan) 切的話語,讓我心生感動。”為(wei) 了不讓自己的西藏之行留有遺憾,劉瑞明到拉薩市醫院進行治療,於(yu) 周一準時返崗。“雖然還會(hui) 隱隱作痛,但我必須堅持。”工作過程中,每隔半小時左右,辦公室就會(hui) 有提醒他,“小劉該起來走走啦,小劉你去活動一下。”劉瑞明說,“大家都把我的事兒(er) 記在了心上,這一句句善意的提醒,如沐春風。”直到實習(xi) 結束,他回到家鄉(xiang) ,依然會(hui) 收到來自雪域高原的問候。
回想起這一個(ge) 月的實習(xi) 經曆,劉瑞明不僅(jin) 紮實了專(zhuan) 業(ye) 功底,收獲了同事之情,同時也引發著他對稅務工作的深層次思考,“麵對形形色色的大中小企業(ye) ,諸多的稅種加各種優(you) 惠政策,對日後的稅務工作也提出了嚴(yan) 峻的考驗,企業(ye) 與(yu) 稅務機關(guan) ,二者如何溝通一致達成默契,並傳(chuan) 遞出準確、有效的信息?這就需要尋求好的製度,把稅務工作化繁為(wei) 簡,並采用科學的管理,使質量和效率達到共贏。”
圖為(wei) 實習(xi) 工作中的劉瑞明
未來有規劃
“如果畢業(ye) 後有機會(hui) ,一定會(hui) 去西藏發展,去西藏安家,去西藏生活。”劉瑞明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喜愛。
“以前,我對西藏的了解並不全麵,認為(wei) 那兒(er) 隻有美景,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發展前景也不容樂(le) 觀,直到我去實習(xi) 後才發現,西藏全麵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劉瑞明感慨於(yu) 國家對西藏的重視與(yu) 扶持,也認識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各項事業(ye) 加快發展、脫貧攻堅取得全麵勝利、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得到保護和發展、民族宗教工作成效顯著、生態安全屏障日益堅實……西藏的發展成果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不斷湧現。
“西藏的人文地理、西藏的就業(ye) 前景,西藏的高質量發展,吸引著我,吸引著我們(men) 這一批還沒有就業(ye) 的新生力量。”對於(yu) 劉瑞明而言,因為(wei) 國家的好政策,讓他認識西藏;因為(wei) 學校的好方略,讓他走進西藏;因為(wei) 自己的夢想,讓他想去西藏工作。
“西藏,我還會(hui) 回來的!我將帶著夢想,一路生花,為(wei) 你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貢獻力量。”(新利平台記者/周晶 孫健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小葡萄串起鄉村振興大夢想
10月末,山南市雅江兩岸迎來深秋初雪,室外雖寒意陣陣,但位於桑日縣桑日鎮塔木村的帕竹莊園釀酒工廠裏,卻是一派繁忙熱鬧景象。 [詳細] -
6年穿壞54雙鞋 最怕停訓的“背簍少年”用網球追逐夢想
今年8月底,在2022年中國青少年網球巡回賽廣州站,王發一舉奪得U14男子組單打冠軍。黝黑的皮膚、俊朗的笑容,加上一個頗具民族特色的背簍,王發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背簍少年”。 [詳細] -
三江源“乘風破浪的姐姐”:靠土特產實現夢想
“曲克安達是奶奶教給我的,靠著它我不僅養活了自己,還有幸幫助更多人增加了一份收入,這是奶奶留給我最好的一個禮物,也是最珍貴的遺產。”白卡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