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所高校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學科建設取得新進展、科研能力持續提升
16日,2022-2023年度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工作會(hui) 議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
據悉,2001年,清華大學對口支援青海大學正式啟動,之後,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東(dong) 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五所大學增列為(wei) 青海大學的對口支援單位。
圖為(wei) 2022-2023年度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工作會(hui) 議現場。 劉洋 攝
會(hui) 上,清華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清華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許慶紅,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吳普特等高校領導介紹對口支援工作情況。青海省政府黨(dang) 組成員、副省長、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楊誌文作會(hui) 議發言。青海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李麗(li) 榮匯報關(guan) 於(yu) 2022-2023年度對口支援工作情況。
當日,青海省壓縮空氣儲(chu) 能重點實驗室、中國三峽-青海大學壓縮空氣儲(chu) 能聯合實驗室、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青海大學分中心揭牌。
楊誌文表示,在教育部等國家部委指導下,22年中,清華大學牽頭帶領5所對口支援高校帶著責任和情懷手把手的幫扶,讓青海大學從(cong) 一所西部普通高校,成長為(wei) “211”“雙一流”高校,成為(wei) 高等教育對口支援的典範。希望今後將以更多舉(ju) 措,搶抓部省合建、“雙一流”建設以及新時代振興(xing) 中西部高等教育等重大機遇,通過借助各高校的資源優(you) 勢和人才優(you) 勢,推動學校加速轉型發展,為(wei) 青海省培養(yang) 更多優(you) 秀人才。
圖為(wei) 2022-2023年度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工作會(hui) 議現場。 劉洋 攝
“對口支援青海大學是一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的任務。”邱勇說,22年來,經過對口支援高校和青海大學共同努力,取得了豐(feng) 碩的成果。“我們(men) 將自覺扛起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使命,主動發揮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使命擔當,推動對口支援工作高質量發展,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李麗(li) 榮介紹,2022-2023年度,該校學科建設取得新進展,學校環境/生態學、工程科學兩(liang) 門學科首次進入全球ESI學科前1%,實現了曆史性突破;人才培養(yang) 質量實現穩步提升,2022年學校236名本科生免試直推碩士研究生,97%進入“雙一流”高校。
李麗(li) 榮說,在對口支援高校的全力支持下,共同幫扶推進了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yu) 高原農(nong) 牧業(ye)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青海大學與(yu) 支援高校聯合申報並獲批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8項,科學研究能力持續提升。
李麗(li) 榮表示,學校將主動走出去,向對口支援高校的相關(guan) 部門、院係和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學習(xi) 交流;積極請進來,把資源支撐力轉化為(wei) 科技創新力,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自我“造血”機製,為(wei) 助力青海大學培養(yang) 一流人才、服務地方發展,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為(wei) 高水平、有特色的現代大學建設而努力奮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首屆光伏職業技能競賽青海落幕 132名光伏能手“各顯神通”
“競賽過程精彩紛呈,展示了新時代電力工人的良好形象。國家電投、國家能源、華電、華能等各個參賽隊準備充分,奮勇爭先,所表現出的技能技術水平,代表了國內光伏行業的頂級運維水平。”[詳細] -
青海大學慶祝建校65周年
7月16日上午,青海大學校慶日暨建校65周年慶祝大會在綜合體育中心舉行,六十五載薪火相傳,學校舉辦了係列主題活動,激發廣大師生校友愛校榮校熱情,凝聚起奮發進取、團結拚搏的精神力量。 [詳細] -
第四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洽談會在西寧開幕
7月20日下午,第四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洽談會在西寧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高金吉、鄭緯民、康振生、潘複生、王漢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省內外專家人才及各市州、各用人單位負責同誌出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