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阿佳達瓦卓瑪在拉薩的33年:為孩子們留住家鄉的味道

發布時間:2024-02-04 10:14:00來源: 西藏商報

  “阿佳!我的涼粉不要放蔥花!”“好嘞!”走進位於(yu) 拉薩市紮基東(dong) 路的和氣涼粉店,達瓦卓瑪熟練地片好涼粉,裝碗、調味,再擱上一勺紅豔豔的油辣子……不一會(hui) 兒(er) ,一碗美味的涼粉就成了。2024年,達瓦卓瑪46歲,距離她當年從(cong) 日喀則桑珠孜區甲措雄鄉(xiang) 來到拉薩已經過去了33個(ge) 年頭。這33年,達瓦卓瑪在拉薩成長、立足、成家。從(cong) 豆蔻年華到不惑之年、從(cong) 良田千頃到廣廈萬(wan) 間,拉薩見證了她的成長,她也見證著拉薩的變化。

  來到拉薩:充滿“家的味道”的異鄉(xiang)

  1991年,年僅(jin) 13歲的達瓦卓瑪懵懂地跟著二姐坐上中巴車,投奔嫁到拉薩的大姐。這是她第一次坐長途汽車,看著窗外不斷變幻的景色,少女達瓦卓瑪心中一片茫然,隻是隱隱有些好奇:傳(chuan) 說中的布達拉宮究竟什麽(me) 樣子?經過6個(ge) 小時的顛簸,達瓦卓瑪終於(yu) 到了拉薩。

  達瓦卓瑪到拉薩後,就一直住在紮基寺附近的大姐家,幫忙做做家務、看看孩子,閑暇時還會(hui) 到附近的田地裏挖野菜、散步。“那時紮基寺附近都是農(nong) 田,夏天天氣晴朗時,大姐就會(hui) 帶著我們(men) 去田裏逛逛,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盛開,四處都金燦燦的,空氣裏滿是油菜花的清香。”達瓦卓瑪語氣感慨,麵露懷念。所以達瓦卓瑪對於(yu) 拉薩的初印象,是和姐姐們(men) 在田間的忙碌、在油菜花田奔跑的愜意、是照顧外甥時的滿足……拉薩,是一個(ge) 充滿“家的味道”的異鄉(xiang) 。

  時光在忙碌與(yu) 歡笑中轉瞬即逝,2000年,紮基寺附近的田地逐漸變成道路、民居、商鋪。22歲的達瓦卓瑪在紮基寺承包了一處小攤位,販賣青稞酒等日常用品。期間,自小相識的頓珠幫了她不少忙。“她一個(ge) 年輕女孩在外經商不容易,再加上大家也算認識,有能幫上忙的地方我都會(hui) 幫上一二。”頓珠笑著說。漸漸地,年齡相仿的兩(liang) 人便走到了一起,2001年他們(men) 的女兒(er) 順利出生。

  開涼粉店:要給女兒(er) 最好的一切

  “小時候聽說有人去了拉薩經商就羨慕得不行,誰能想到,長大後我在拉薩成了家。”女兒(er) 出生後,丈夫頓珠帶著達瓦卓瑪來到了近在咫尺卻向往已久的布達拉宮,並在布達拉宮廣場留下一張全家福,達瓦卓瑪也正式在拉薩紮了根。

  生下女兒(er) 之後,時間流逝的速度驟然變快,拉薩發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記憶裏漫步追蝶的農(nong) 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闊的馬路、裝潢精美的店鋪以及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2012年,達瓦卓瑪看著即將上初中的女兒(er) ,想到孩子上學的花費並不是她和丈夫的小攤位能負擔的,便在紮基寺旁租了個(ge) 商鋪,自學製作涼粉,開起了涼粉店。

  除了涼粉,達瓦卓瑪的店裏還提供涼麵、炸土豆。因為(wei) 味道好、分量足、價(jia) 格公道,客人絡繹不絕,無論冬夏,店裏總是座無虛席。達瓦卓瑪又請來二姐幫她打理店麵,一家人日子過得忙碌又充實。

  雖然涼粉店的收入已經比小攤位高出了很多,但夫妻倆(lia) 隻有一個(ge) 女兒(er) ,達瓦卓瑪希望能給女兒(er) 最好的一切。這時候,達瓦卓瑪注意到,顧客們(men) 很喜歡在吃涼粉時搭配一杯熱騰騰的甜茶,於(yu) 是又自學了甜茶製作,承包了一處店麵經營藏餐館。

  升級店麵:為(wei) 孩子們(men) 留住家鄉(xiang) 的味道

  2022年,街麵上的店鋪陸續進行升級改造,達瓦卓瑪將涼粉店與(yu) 藏餐館合並,店麵擴大了不少。“現在店裏賣得最好的還是涼粉,但是一盆涼粉的製作就要一個(ge) 小時,每天至少要製作三盆才能夠一天的供應。”達瓦卓瑪告訴記者,為(wei) 了保證涼粉的口感和新鮮程度,她幾乎每天都要在營業(ye) 前三個(ge) 小時就開始準備涼粉製作。但是現在自己年紀大了,身體(ti) 也不如以前,為(wei) 了平衡顧客對涼粉的需求,達瓦卓瑪便增多菜色,為(wei) 顧客提供更多選擇。

  和氣涼粉店開業(ye) 至今已有12個(ge) 年頭,理所當然也有不少熟客。正在店裏拍攝美食視頻發抖音的德慶曲珍是北京郵電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zhuan) 業(ye) 的一名大二學生,她告訴記者,和氣涼粉店是她的童年回憶,小學時,每周六早上跟著奶奶一起來涼粉店是她最期待的事,看到當初的小店麵如今變得如此寬敞美觀,她打心眼裏替達瓦卓瑪高興(xing) 。“每次放假回家的第二天,我都會(hui) 來涼粉店,搭配著甜茶和炸土豆吃上一碗涼粉,吃到熟悉的味道,我才有一種真正回到家鄉(xiang) 的感覺。這麽(me) 多年,阿佳的涼粉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吃!”德慶曲珍說。

  從(cong) 甲措雄鄉(xiang) 到拉薩有270多公裏,33年前,坐著中巴車來到拉薩的達瓦卓瑪沒想到她會(hui) 留在拉薩,更沒想到拉薩會(hui) 從(cong) 異鄉(xiang) 變成她的家鄉(xiang) 。“我很開心我的涼粉能讓在外求學的孩子們(men) 回味家鄉(xiang) 的味道。”達瓦卓瑪笑著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