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從青少年抓起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文化興(xing) 則國運興(xing) ,文化強則民族強。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係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蓬勃發展,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當前,我國經濟社會(hui) 麵臨(lin) 深化改革,對外開放的格局逐漸向外擴大,中西思想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在這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堅定文化自信,可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的凝聚力,有助於(yu) 我國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zheng) 中占據有利地位,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具有重要價(jia) 值。
青少年作為(wei) 國家的建設者和開拓者,也是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展者。青少年能否將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銘記於(yu) 心,能否為(wei)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固“根”守“魂”,能否在稚嫩的心中樹立文化自信,不但影響著他們(men) 自身的成長發展,也影響著中華文脈的延續傳(chuan) 承和發展走向。所以,培養(yang) 青少年文化自信,用傳(chuan) 統文化感召青少年心靈、用優(you) 秀文化武裝青少年頭腦、用民族文化引領青少年思想,更好地讓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在青少年的心中紮根、發芽,不斷傳(chuan) 承創新,是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偉(wei) 大曆史使命。
增強對青少年民族精神和曆史精神的教育,樹立其民族文化自覺,堅定其文化自信,需要社會(hui) 各方麵的配合和引導。學校裏,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係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ti) 係,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標準修訂中強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容,增加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容比重。同時,加強麵向全體(ti) 教師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培訓,提高各級各類學校教師開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的能力。家庭中,積極組織開展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yu) 的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誌者服務和公益性活動,踐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美德,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倡導家長通過言傳(chuan) 身教,形成愛國守法、遵守公德、珍視親(qin) 情、勤儉(jian) 持家、鄰裏和睦的良好家風,營造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圍。社會(hui) 上,正確認識外來文化,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多樣性,學習(xi) 、借鑒世界其他民族的優(you) 秀文化,積極主動參與(yu) 國際文化交流,但同時保持中華民族文化個(ge) 性不動搖,自覺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讓青少年從(cong) 小接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熏陶,從(cong) 小讀懂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讀懂中華文明為(wei) 何能不朽地傳(chuan) 承,從(cong) 而自覺肩負起增強文化自信的重任,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新利平台 文/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研究中華文明起源,講好中華文明故事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詳細] -
疫情防控誌願者的點點星光,照亮新時代的家國情懷
萬眾一心,終將眾誌成城。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成為誌願者,而作為普通居民,同樣需要共同守護好我們身處的這片大地。[詳細] -
傳承中華文明 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
諸子百家,經史子集,玉振金聲,理入神契,中華文明的智慧如長江黃河,至今仍滋養著中國人民奮力前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