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西藏觀察:分紅啦!農村集體經濟碩果累累

發布時間:2022-12-14 14:21:00來源: 新利平台

  初冬時節,高原處處透著寒意。然而,在西藏多個(ge) 鄉(xiang) 村的分紅現場,歡聲笑語、熱鬧非凡,一派暖意。

  2022年,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改則縣麻米鄉(xiang) 茶措村牧區改革合作社總收入465萬(wan) 元;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xiang) 雜瑪多種經營合作社收益近700萬(wan) 元;拉薩市林周縣唐古鄉(xiang) 唐古村集體(ti) 經濟分紅資金共44.965萬(wan) 元……一遝遝紅豔豔的百元大鈔,一張張欣喜的麵容,農(nong) 牧民拚搏一年的豐(feng) 碩成果在今天得以兌(dui) 現。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鞏固和完善農(nong) 村基本經營製度,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社會(hui) 化服務,發展農(nong) 業(ye) 適度規模經營。”近年來,在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下,西藏自治區以百姓增收為(wei) 目標,鼓勵村集體(ti) 在符合相關(guan) 規定的前提下,因地製宜,精準施策,領辦各類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村集體(ti) 農(nong) 家樂(le) 等合作組織,為(wei) 村民提供農(nong) 產(chan) 品購銷、科技指導、電商銷售、勞動就業(ye) 等服務,不斷增加集體(ti) 收入,實現村民、村集體(ti) 、合作社等多方共贏。

  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可以不斷促進集體(ti) 增收,使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都能享受到集體(ti) 經濟發展的紅利,實現增收致富,還可以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實現農(nong) 業(ye) 現代化。林芝市米林縣多個(ge) 村莊緊緊抓住創建“全域旅遊縣”的機遇,十年來實現村集體(ti) 經濟總額突破3600萬(wan) 元;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xiang) 依托甲瑪溝的曆史文化稟賦、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厚和自身實際,大力發展礦產(chan) 、淨土健康和旅遊業(ye) ,帶動全鄉(xiang) 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能致富;日喀則市定日縣克瑪鄉(xiang) 幫布村成立犛牛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集中發展規模養(yang) 殖業(ye) ,同時經營畜牧產(chan) 品的加工,村民們(men) 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西藏多地發展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促使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數量不斷增加,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結構日益優(you) 化,為(wei) 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夯實基礎。

  集體(ti) 經濟“壯”起來,群眾(zhong) 錢包“鼓”起來,讓村民們(men) 得到真金白銀,享受到村集體(ti) 經濟帶來的紅利,激發了群眾(zhong) 投入到全村集體(ti) 經濟發展的熱情,讓村民們(men) 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和未來。(新利平台 文/孫健)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