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九寨溝回來了 8月上旬單日接待遊客超過萬人
暑期的四川阿壩九寨溝風景區,正逐漸恢複昔日的熱鬧。遊客人數每天都在攀升,8月上旬,單日接待遊客超過萬(wan) 人。
3年前的8月8日,一場7.0級地震突襲九寨溝。經過兩(liang) 年的重建,2019年9月,景區重新開門迎客。如今,走進九寨溝,犀牛海、熊貓海、樹正群海、諾日朗瀑布、五花海、珍珠灘等景點完好如初,神奇的九寨溝回來了。
3年間,九寨溝景區恢複了往日的美麗(li) ,九寨溝縣也抓住重建的機遇,以全域旅遊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山綠水、古碉藏寨、田野村落、歌舞餐飲,都變成了遊客可以深度體(ti) 驗的項目……天藍、地綠、水清、景美,九寨溝縣正呈現出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畫卷。
保住底色和命脈
“九寨歸來不看水,一年四季美到尾。”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南緣的九寨溝縣,一直讓眾(zhong) 多旅遊愛好者心向往之。這裏集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5A級景區等諸多桂冠於(yu) 一身,有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九寨溝國家森林公園、白河金絲(si) 猴國家級保護區等,還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yang) 地、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重要的天然生物基因庫,同時還有特色鮮明的藏族傳(chuan) 統文化。
綠色是九寨溝的底色,生態是九寨溝的命脈。守住底色和命脈,以全域旅遊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九寨溝築牢了發展的根基。
在災後恢複重建中,九寨溝縣堅持將生態保護理念貫穿始終,實施災後生態修複保護和地質災害項目38個(ge) 、地災治理384處,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3.04平方公裏、震損草地補播11.7萬(wan) 畝(mu) ,實施受損大熊貓、金絲(si) 猴等珍稀野生動物棲息地植被修複2.58萬(wan) 畝(mu) 。同時,九寨溝縣抓好退耕還林、天保工程、沙化治理三大工程,退耕還林8萬(wan) 多畝(mu) ,沙化治理、礦山生態修複11萬(wan) 多畝(mu) ,在沙化土地以及河穀地帶宜林地區植樹造林40餘(yu) 萬(wan) 株。
隨著九寨溝景區重新打開山門,在九寨溝景區工作十多年的藏族婦女阿澤滿十分高興(xing) ,因為(wei) 她和數以百計的同事又可以上班賺錢了。說起九寨溝的地震,她感慨道,九寨溝景區就是千萬(wan) 年來地殼變動及地質變遷形成的景觀。據了解,這次地震之所以並沒有對景點造成大的破壞,是因為(wei) 在景區的開發利用中,對景區生態的保護工作做得比較好。九寨溝縣不僅(jin) 沒有對原有的地質地貌大開大挖,而且還做了許多保護性的工程,否則地震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
形成全域旅遊格局
近年來,九寨溝縣一方麵做大做強九寨溝核心景區的輻射功能;另一方麵,立足良好的生態優(you) 勢和豐(feng) 富的文化和自然資源,走文旅融合、農(nong) 旅融合之路,激活綠色功能、打造綠色引擎,推動全域旅遊、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九寨不止有九寨溝。”九寨溝縣委副書(shu) 記彭開劍告訴記者,借助恢複重建機遇,九寨溝縣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將全縣劃分為(wei) 全域旅遊發展示範帶、休閑度假旅遊發展帶、生態文化旅遊培育帶。景區景點以點帶麵,形成了點—線—麵全域旅遊新格局。
在與(yu) 九寨溝景區一山之隔的勿角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熊貓園裏,4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吸引了無數遊人。這個(ge) 今年6月才開園的景點集大熊貓保護、研究、科普、宣傳(chuan) 等為(wei) 一體(ti) ,快速晉升為(wei) 網紅景點。
有關(guan) 專(zhuan) 家點評說,九寨溝縣的山山水水幾乎都有其獨特的價(jia) 值。在全力支持九寨溝景區恢複提升的同時,九寨溝縣先後投入75億(yi) 元,創建了包括熊貓園在內(nei) 的13個(ge) 新的景區景點和龍石灘、小九寨、柴門關(guan) 等鄉(xiang) 村旅遊示範點。甲勿海、甘海子、嫩恩桑措3個(ge) 景區被評為(wei)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初步形成了“一核多點”的全域旅遊格局。
與(yu) 此同時,九寨溝縣實施了“生態+旅遊+現代農(nong) 業(ye) ”計劃,以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以觀光旅遊和休閑度假為(wei) 基點,培育了集農(nong) 業(ye) 觀光、生態觀光、低碳養(yang) 生休閑度假為(wei) 一體(ti) 的羅依、馬家、白河、永豐(feng) 、黑河5個(ge) 現代化生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
九寨溝縣實施“生態+旅遊+健康休閑”計劃,引進一批醫療、保健、康養(yang) 機構,開發健康文化、高端養(yang) 生等特色服務,打造的羅依產(chan) 業(ye) 園已成為(wei) 全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
九寨溝縣深入挖掘和利用安多藏族、白馬藏族、川西北民俗、秦蜀等人文曆史和民俗文化,打造塗墨狂歡節、半程高原馬拉鬆賽等文化體(ti) 育品牌,以及《九寨千古情》《藏迷》等民族歌舞生態文化旅遊新品牌,成功開發文創產(chan) 品180餘(yu) 種。
遊完九寨遊藏寨
勿角鄉(xiang) 甲勿村藏寨緊鄰甲勿海景區和熊貓園,位於(yu) 白馬藏族聚居區中心地帶,與(yu) 九寨溝核心景區一山之隔,優(you) 越的地理位置和豐(feng) 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加上平均海拔2200米帶來的涼爽氣候,夏季的甲勿藏寨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
甲勿村第一書(shu) 記武江影介紹,得益於(yu) 縣裏全域旅遊戰略,村裏充分利用緊鄰甲勿海景區和熊貓園的優(you) 勢發展旅遊業(ye) 。村裏修通了連接景區的8公裏水泥路,接通了5G網絡,把原先比較破舊的房屋加以修繕改造,還修建了排汙網絡。許多村民開起了農(nong) 家樂(le) ,吃上了旅遊飯。加上其他收入,去年村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4萬(wan) 餘(yu) 元。
村民秦德智的藏家樂(le) 是寨子裏規模較大的一家。他利用自己原有的房屋改造出6間客房、3個(ge) 餐廳包間。近半年來,雖然有疫情影響,但由於(yu) 這裏靠近甲勿海景區,餐飲富有特色,營業(ye) 收入仍有六七萬(wan) 元。村民班文生的“九座”藏家樂(le) 以白馬文化為(wei) 特色,經營得也不錯。他還將兒(er) 子送到阿壩州專(zhuan) 門學習(xi) 廚藝,現在兒(er) 子能做出一桌豐(feng) 盛的藏餐,來他家的遊客越來越多。
漳紮鎮緊臨(lin) 九寨溝核心景區,漫步街道,富有藏式民居特色的藏家樂(le) 一棟連著一棟。4層樓的西部卓瑪酒店裏,6桌遊客一邊品嚐著豐(feng) 富的藏式菜品,一邊欣賞著藏族歌舞,興(xing) 致盎然。藏族漢子紮西優(you) 忠邊招待客人邊介紹,房子是他們(men) 兄弟姊妹4人合建的,一樓餐飲,二、三、四樓是客房。紮西說,隨著九寨溝景區重新開放,遊客越來越多,他們(men) 的藏家樂(le) 生意也越來越好。
據介紹,這幾年裏,九寨溝縣先後投資8500萬(wan) 元對17個(ge) 傳(chuan) 統村落的民居建築進行了風貌改造和景觀提升。大錄古藏寨等一批藏族傳(chuan) 統古村落絢麗(li) 多姿的藏族民俗文化、獨特的自然風光、神奇瑰麗(li) 的宗教文化,吸引了一大批熱愛深度遊的遊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童話世界”孕育新九寨
曆經近3年地震災後重建和提檔升級,以九寨溝景區為核心,熊貓園、神仙池、甘海子、太平溝金絲猴研學基地等景區景點互為支撐、多點發展的全域旅遊業態正加速形成。[詳細] -
防治結合 九寨溝仙境正歸來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世界遺產九寨溝開展防治工作困難重重,但是在過去3年裏,他們依然堅持為九寨溝“療傷”,努力把風險隱患降到最低。[詳細] -
四川九寨溝大熊貓園開園迎客
位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溝大熊貓園16日開園迎客,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遷入的四隻大熊貓正式與公眾見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