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積極探索“光伏羊”生態畜牧業新路徑
2月20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近年來,青海省立足資源稟賦,依托地形優(you) 勢和光照條件,借助光伏發電產(chan) 業(ye) ,建立“牧光互補+水光互補”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板”下經濟,探索出一條光伏生態園和藏羊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發展相結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新路子。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光伏塔拉灘光電園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基地,年均發電量100億(yi) 千瓦時,植被覆蓋率達80%,原本的荒漠之地變為(wei) 綠洲,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板上發電、板下牧羊,藏羊的入園放養(yang) 除去生長茂盛的雜草,不僅(jin) 節省牧民的飼料成本,而且減少了光伏園除雜草的人工成本,實現光伏企業(ye) 和農(nong) 牧民雙向受益。同時,通過羊糞施肥、養(yang) 膘出欄,不僅(jin) 保持園區生態良性循環發展,當地農(nong) 牧民養(yang) 殖藏羊收益也得到提高。截至2022年底,海南州光伏生態園養(yang) 殖藏羊2萬(wan) 多隻,年牧草產(chan) 量達11.8萬(wan) 噸,年節約養(yang) 殖成本720萬(wan) 元。
“牧光互補+水光互補”模式既實現了光伏新能源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又推進生態畜牧業(ye) 轉型升級,加快向草原生態良性循環和現代化、綠色、可持續發展轉變,實現了舍飼半舍飼高效養(yang) 殖與(yu) 光伏生態修複“雙贏”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全球最大光伏基地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牧羊
截至2022年底,青海海南州共和縣光伏塔拉灘光電園養殖藏羊2萬多隻,年牧草產量達11.8萬噸,年節約養殖成本720萬元人民幣。[詳細] -
【新時代畫卷】戈壁灘上的光伏產業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綿延數百平方公裏的塔拉灘生態光伏發電園區裏,深藍色的“光伏海洋”蔚為壯觀,光伏板下牧草茂盛,綠意盎然。[詳細] -
牧羊人馬有福:見證塔拉灘由沙地變綠野
馬有福今年46歲,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下合樂寺村5社村民。受雇於村裏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從2020年8月起,他和妻子負責放牧合作社的1000多隻羊。兩個人一年的放牧工資有7萬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