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致富的“羊”光大道
立夏後的青海湖畔,依舊寒意陣陣,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xiang) 寧夏村的養(yang) 殖棚裏,一隻隻體(ti) 白毛長的白藏羊正在安逸地覓食。
寧夏村是一個(ge) 藏族聚居的純牧業(ye) 村。近年來,寧夏村依托特色品種白藏羊,通過發展白藏羊高效養(yang) 殖,在做好白藏羊品種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同時,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增收之路。
泉吉鄉(xiang) 人少地多,有養(yang) 殖白藏羊的傳(chuan) 統,在長期的養(yang) 殖中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但在養(yang) 殖過程中串種、零散養(yang) 殖收益低、風險大等不利因素也逐漸暴露出來。
張興(xing) 隆是村裏的致富帶頭人,黝黑的皮膚和粗糙的雙手,是個(ge) 放牧的好手,說起以前的養(yang) 殖方式張興(xing) 隆不由歎氣:“羊吃草多還刨草根,草場壓力大,母羊不長膘、奶不好,來年生出的羊羔質量差、成活率低,牧民就會(hui) 買(mai) 更多羊,一下就進到惡性循環裏,不僅(jin) 草場退化嚴(yan) 重環境被破壞,還會(hui) 出現種群混亂(luan) 、雜交等問題,導致羊的肉質、膘情直線下降,市場上對我們(men) 剛察藏羊的需求也就小了。”
剛察縣為(wei) 打破傳(chuan) 統畜牧業(ye) 養(yang) 殖模式實現草畜平衡科學化養(yang) 殖,形成農(nong) 牧區畜牧業(ye) 發展良好效應,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各鄉(xiang) 鎮積極推廣“黨(dang) 支部+公司(合作社)+生態家庭牧場+農(nong) 牧戶”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村級黨(dang) 組織作用,鼓勵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通過加入合作社和生態家庭牧場的方式,學習(xi) 規範化養(yang) 殖,提高養(yang) 殖效率,助力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達到增強黨(dang) 組織凝聚力、提升綜合治理能力的多重效果。
5月6日,在寧夏村的黨(dang) 員活動室內(nei) ,全國勞動模範、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才保,正在為(wei) 群眾(zhong) 做思想動員:“我們(men) 以前飼養(yang) 的方式已經落後了,不僅(jin) 羊的膘情上不去,草場也在逐漸退化,再繼續按照老辦法養(yang) 羊,以後養(yang) 殖的條件會(hui) 更艱苦,所以這一次白藏羊高效養(yang) 殖規劃是我們(men) 村的一次機會(hui) ,如果幹成了全村每個(ge) 人的收入都會(hui) 翻一番”。
在剛察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和泉吉鄉(xiang) 黨(dang) 委的安排部署下,才保率先提出了寧夏村白藏羊高效養(yang) 殖方案,為(wei) 打消村裏人的顧慮,現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更興(xing) 才讓與(yu) 才保帶領班子成員、黨(dang) 員、致富帶頭人,整合村裏240平方米暖棚28幢共計6720平方米,冬春草場1503公頃,為(wei) 白藏羊高效養(yang) 殖打下基礎保障。並通過動員本村5名養(yang) 殖戶,在全村起到帶頭示範作用,看著村黨(dang) 員幹部天天為(wei) 白藏羊養(yang) 殖的事情四處奔波,村裏人也看到了村“兩(liang) 委”的決(jue) 心,激發了大家的幹事創業(ye) 的信心。
寧夏村黨(dang) 支部通過培訓、入戶指導等方式,在試點戶之間大力推行“統一飼養(yang) 、統一配種、統一防疫、統一輪換”的科學養(yang) 殖技術。
在黨(dang) 支部的引導、支持下,張興(xing) 隆早早就成為(wei) 了村裏示範戶中的一員,談到和以前的不同,張興(xing) 隆高興(xing) 地說:“現在鄉(xiang) 上推行的白藏羊高效養(yang) 殖技術,確實相較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羊羔成活率變高了,不僅(jin) 個(ge) 個(ge) 膘肥體(ti) 壯,肉質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等到可以出欄的時候,我的收入也能比以前提高不少。”
去年年初,和妻子商量後,張興(xing) 隆拿出40萬(wan) 元,蓋起了別墅一樣的二層小樓,同村的村民看到張興(xing) 隆家的變化,也開始主動去學習(xi) 科學高效養(yang) 殖的技術,走出自家的“致富路子”,也希望在日後蓋起自家漂亮的“二層小樓”。
為(wei) 帶動更多牧民群眾(zhong) 參與(yu) 白藏羊高效養(yang) 殖的積極性,泉吉鄉(xiang) 整合450萬(wan) 各類專(zhuan) 項資金,建設寧夏村哈達家庭牧場,推動養(yang) 殖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去年,通過縣上舉(ju) 辦的綠色有機畜產(chan) 品推介會(hui) ,不僅(jin) 增加了村裏的出欄量也讓我們(men) 白藏羊的品牌進一步讓市場熟知,2022年我們(men) 村累計出欄羊1.3萬(wan) 餘(yu) 隻,村集體(ti) 經濟收益達到43萬(wan) 元,較前一年有了顯著增長。”更興(xing) 才讓高興(xing) 地說。
草原上的一隻隻白毛羊,成了村民眼裏致富的“喜羊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春天裏的青海故事】白藏羊讓牧民 致富路上喜洋洋
白藏羊是青藏高原優勢畜種之一,也是肉、毛、皮兼用的高原型藏係綿羊類型之一,對高原自然氣候條件具有良好適應性,藏羊產業逐漸成為海北的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詳細] -
阿尼瑪卿雪山腳下貧困鄉脫貧:白藏羊“領”出牧民致富路
近年來,瑪沁縣累計投入4061.44萬元,實施以“白藏羊”生態畜牧業產業為代表的到戶產業項目49個,199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穩步增收,戶均增收2049.21元,人均增收640元。[詳細] -
雪山腳下的生態藏羊“聯網”城裏人餐桌
搭乘“互聯網”快車後,不到72小時,果洛雪山腳下的白藏羊就能抵達西安人的餐桌上!不單是白藏羊,瑪沁有名的冬蟲夏草也一樣迅速送到每個需要的消費者手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