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領會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
作者:李秀鐸(四川旅遊學院)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xing) 教之源。今年教師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全國優(you) 秀教師代表時勉勵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wei) 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六個(ge) 方麵深刻闡述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強教必先強師。新時代新征程,廣大教師要深刻領會(hui) 教育家精神的豐(feng) 富內(nei) 涵,牢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國將興(xing) ,必貴師而重傅。”當前,我國正處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這是一個(ge)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也是一個(ge) 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時代越是向前、國家越是發展,越需要一大批“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好教師。廣大教師要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心裏裝著國家和民族,關(guan) 注時代、關(guan) 注社會(hui) ,從(cong) 黨(dang) 和人民的偉(wei) 大實踐中汲取養(yang) 分、增強本領。要忠誠於(yu) 黨(dang) 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e) ,心係“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wei) 自覺追求,以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著力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的道德情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wei) 人處世、於(yu) 國於(yu) 民、於(yu) 公於(yu) 私所持的價(jia) 值觀。”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求教師成為(wei) 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楷模。廣大教師要堅持不懈陶冶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的道德情操,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ang)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用自身行為(wei) 影響和帶動學生。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曆、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培養(yang) 堪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men) 黨(dang) 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求廣大教師既要指導學生學習(xi) 知識、啟迪智慧,又要幫助學生塑造高尚靈魂和健全人格。同時,還要針對學生特點進行個(ge) 性化指導、差異化評價(jia) 、針對性施教。廣大教師要不斷提升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於(yu) 點滴處入心、於(yu) 細微處育人,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努力讓每個(ge) 學生都成長為(wei) “最好的自己”。
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問渠那得清如許,為(wei) 有源頭活水來。”學生的知識儲(chu) 備,與(yu) 教師的知識儲(chu) 備息息相關(guan)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chan) 、生活、學習(xi) 方式,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學習(xi) 需求越來越多樣。與(yu) 此同時,人民群眾(zhong) 對滿意教育的期盼也越來越高。這些都對教師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廣大教師要保持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牢記“學不可以已”的古訓,勤於(yu) 學習(xi) 、篤行不怠,追求真理、勇於(yu) 創新,持續加強知識儲(chu) 備,優(you) 化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樂(le) 教愛生、甘於(yu) 奉獻的仁愛之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e)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應該是仁師。愛心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li) 的心靈之花。廣大教師要具備樂(le) 教愛生、甘於(yu) 奉獻的仁愛之心,繼承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ye) ,用純粹無私的愛守護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要在嚴(yan) 愛相濟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理解的態度對待學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讓學生全麵發展,讓優(you) 秀人才不斷湧現。
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有家國情懷,也要有人類關(guan) 懷,發揚中華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為(wei) 公精神,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為(we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而努力。”這是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重要要求,也是對擔負立德樹人重要職責的廣大教師的重要要求。廣大教師要永葆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涵養(yang) 家國天下的深厚情懷,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奮鬥之中,並確立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遠大誌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