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高清街景隻有網絡圖片 警方破獲App虛假服務詐騙案
付費“高清實時街景”隻看到網絡圖片
上海破獲一起App虛假服務詐騙案
□ 本報記者 餘(yu) 東(dong) 明
□ 本報見習(xi) 記者 張海燕
“想老家了,就下載‘實時街景’”,這個(ge) 以緩解鄉(xiang) 愁為(wei) 賣點的App通過社交平台像“病毒”一樣傳(chuan) 播開了……近日,上海警方破獲一起App虛假服務詐騙案,高清街景就是其中一大軟件類型。
據悉,上海警方摧毀的這個(ge) 專(zhuan) 門開發手機軟件騙錢的犯罪團夥(huo) 共有犯罪嫌疑人30餘(yu) 名,涉案App有4大類共計50餘(yu) 種,涉案金額超過1億(yi) 元。
設虛假功能誘人付費
下載安裝某款手機軟件體(ti) 驗“全球高清街景”,可以隨時隨地、如臨(lin) 實地一般查看自己家鄉(xiang) 乃至世界各地的實時高清街景,體(ti) 驗VR360度全景沉浸式遊覽。
上海市民王先生看到這樣一則廣告,不禁心動並下載安裝了該款軟件。軟件的主界麵提供了“家鄉(xiang) 街景”“高清街景”“VR全景”等多個(ge) 功能選項,並在顯著位置標明了推薦套餐和價(jia) 格,分別是3個(ge) 月38元、1年68元和終身使用98元。王先生本想先試用看看,就輸入了老家住所的具體(ti) 地址,但是頁麵卻直接跳轉到了套餐購買(mai) 界麵。
由於(yu) 價(jia) 格並不昂貴,王先生遂選擇了終身使用套餐並完成支付。然而讓他失望的是,軟件並沒有提供其老家住所的高清街景,甚至連縣城的照片都十分模糊,與(yu) 廣告和簡介中的描述完全不符。在多次嚐試失敗並聯係客服退款無果後,王先生向相關(guan) 部門投訴。
2021年以來,上海公安機關(guan) 持續深入開展“動態隱患清零”,通過梳理分析110警情、12345熱線投訴、群眾(zhong) 來信來訪等情況,滾動排查、及時消除各類風險隱患。12月初,市民王先生的這則投訴引起了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的關(guan) 注。
警方調查發現,自2021年11月以來,該款軟件在某短視頻平台上的投訴達200多起,而具備類似功能的“高清世界街景”“3D全球街景”等軟件在各平台也都有大量投訴記錄,且該類軟件普遍存在共性,都是通過短視頻平台進行宣傳(chuan) ,以“觀看實時街景”“高清VR體(ti) 驗”等虛假功能為(wei) 賣點吸引用戶下載安裝,並且必須交納費用後才能正常使用,而當用戶發現功能與(yu) 廣告承諾不符進行投訴時,客服則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退費。
經過進一步調查,警方發現所謂“高清實時街景”類軟件實際上提供的都是網絡收集來的公開免費視頻或者圖片,既非高清也不是實時,有的甚至直接鏈接到其他地圖軟件,涉嫌欺詐犯罪。
充值中大獎概率為(wei) 零
2021年12月28日,閔行分局成立專(zhuan) 案組開展偵(zhen) 查,發現開發該款所謂“全球高清街景”軟件的注冊(ce) 公司為(wei) “上海榆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但該公司並無實際經營業(ye) 務和資金流水,軟件的收入資金均流入了另一家名為(wei) “上海土撥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土撥鼠公司)的賬戶中。
其餘(yu) 幾款類似地圖軟件雖然隸屬不同的公司,但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陸續發現這些公司都與(yu) 土撥鼠公司有關(guan) 聯。
經過對公司所有法定代表人和股東(dong) 、受益人的全麵調查,警方發現與(yu) 土撥鼠公司相關(guan) 聯的企業(ye) 多達50餘(yu) 家,這些企業(ye) 無一例外都沒有實際經營的業(ye) 務,但卻都有一款手機軟件注冊(ce) 上架,且所有軟件的收入最終都流入了土撥鼠公司。
如此大規模且具有關(guan) 聯性的企業(ye) 集群,其背後極有可能隱藏著一個(ge) 犯罪團夥(huo) 。經過梳理,警方發現涉案企業(ye) 投入手機應用市場的軟件多達50餘(yu) 款,主要分為(wei) 開盲盒、低價(jia) 搶購、高清街景和定位服務4大類,且幾乎所有軟件都存在虛假服務的詐騙嫌疑。
例如,有一款宣稱可以低價(jia) 搶購高值產(chan) 品的軟件“惠省錢”,用戶在充值了19.9元後,發現這隻是所謂“會(hui) 員費”,如果想要兌(dui) 換電瓶車,還必須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集齊50個(ge) 碎片。而從(cong) 後台數據來看,集齊碎片的成功率為(wei) 零,事實上也無一人獲得過電瓶車。
之後,該團夥(huo) 還將此活動升級成“19.9元抽取iphoness13手機”,同樣也無人中獎。在此過程中,犯罪團夥(huo) 一方麵騙取了用戶充值的所謂“會(hui) 員費”,另一方麵,由於(yu) 用戶觀看大量廣告視頻,團夥(huo) 還能從(cong) 廣告方獲得流量費用。
針對時下流行的盲盒消費形式,該團夥(huo) 還推出了“錦鯉盲盒”和“趣盲盒”兩(liang) 款開盲盒類軟件,獎品分為(wei) 化妝品類、電子產(chan) 品類和品牌手機類,按照獎品價(jia) 值高低設置不同的充值金額,用戶充值數額不等的資金後可以獲得一次或多次開盲盒的機會(hui) 。
然而,在實際運營中,犯罪團夥(huo) 通過軟件後台直接關(guan) 閉了獎金池、歸零了中大獎概率,因此無論用戶充值多少、開幾次盲盒,其結果都不可能“爆大獎”。調查顯示,該團夥(huo) 所有同類軟件均無中大獎記錄,個(ge) 別在軟件中顯示的中大獎“用戶體(ti) 驗”信息均係犯罪團夥(huo) 故意偽(wei) 造。
而該團夥(huo) 研發的定位軟件基本不可能實現其宣傳(chuan) 中所稱對他人的實時定位和遠程監控。
至此,一個(ge) 專(zhuan) 門開發手機軟件,以提供虛假定位、街景服務和虛假開盲盒、低價(jia) 搶購等為(wei) 幌子騙取用戶錢財的犯罪團夥(huo) 浮出水麵。
經常“變裝”割“韭菜”
今年1月21日,在上海市公安局刑偵(zhen) 總隊的指導下,閔行警方在本市某創意園區7幢A座展開抓捕行動,包括土撥鼠公司法定代表人與(yu) 主要股東(dong) 葛某同、王某某、葛某媛、康某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內(nei) 的所有團夥(huo) 成員悉數落網。
經查,土撥鼠公司內(nei) 部組織嚴(yan) 密,分為(wei) 市場部、產(chan) 品運營部、技術部、客服部、人事財務部5個(ge) 部門。
葛某媛負責市場推廣,其管理的市場部包括推廣運營和視頻製作兩(liang) 個(ge) 部門,通過在短視頻平台等網絡媒體(ti) 廣泛宣傳(chuan) ,獲得充足的流量關(guan) 注後吸引用戶下載安裝,並同步收集市場反饋信息。其中極具迷惑性的一種宣傳(chuan) 方式,就是與(yu) 主流視頻類應用中的自媒體(ti) 對接,以“用戶體(ti) 驗”的方式軟植入廣告,以達到誤導用戶的目的。
葛某同、王某某負責產(chan) 品運營,根據市場反饋信息研究設計新的軟件產(chan) 品框架和概念,並交付由康某某專(zhuan) 職負責的技術部門跟進開發,實現軟件產(chan) 品上線。經過初步查證,自2020年12月開始,該詐騙團夥(huo) 涉案金額超過1億(yi) 元。
目前,葛某同、王某某、葛某媛、康某某等30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閔行警方依法刑事拘留,7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強製措施,案件在進一步偵(zhen) 查中。
一位有多年辦案經驗的老民警告訴記者,一旦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犯罪危害程度呈幾何倍數增長,涉案金額令人瞠目結舌。
“在實際辦案中,新型網絡犯罪由於(yu) 隱蔽性較強,最終認定非法獲利數目會(hui) 遠低於(yu) 涉案金額,並且難以確定實際受害人數目,在後續的審查起訴環節麵臨(lin) 諸多困難。”這位民警說。
事實上,部分自媒體(ti) 廣告、流量平台也成為(wei) 此類犯罪的潛在幫凶,網絡犯罪往往通過熱門短視頻應用平台“引流”,大多采取自媒體(ti) “軟廣告”形式,吸引用戶下載安裝手機應用軟件,進而實施詐騙。而當一款應用軟件收到客戶投訴達到一定數量時,犯罪團夥(huo) 往往會(hui) 下架軟件,重新注冊(ce) 一家企業(ye) ,換一個(ge) 名字以“全新”的麵貌再次入駐應用市場,收割下一波“韭菜”。
警方提醒,相關(guan) 職能部門和企業(ye) 要加強對自媒體(ti) 廣告、軟件應用市場的監管,及時發現、警示、下架可疑軟件。廣大市民則要提高辨識能力和防範意識,在正規應用市場下載安裝軟件,注意查看用戶反饋和評論,以此作為(wei) 辨別軟件功能真實性的參考依據。如果發現自己被騙,在保留相關(guan) 交易證據的同時及時報警。
製圖/高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