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葡萄開民宿 冬奧讓小山村變了樣
種葡萄開民宿 冬奧讓小山村變了樣【延慶張山營鎮後黑龍廟村2019年摘掉低收入村帽子,2020年成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
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延慶區張山營鎮後黑龍廟村,村民周秀華開的民宿每天“滿房”。對於(yu) 這樣忙碌的鄉(xiang) 村生活,52歲的她樂(le) 在其中。
2015年,北京聯合張家口申辦冬奧會(hui) 成功後,小海陀山成為(wei)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昔日安靜的山峰、小鎮、村莊突然“熱”了起來。後黑龍廟村地處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延慶賽區所在地張山營鎮,這裏離賽場直線距離隻有5公裏。背靠著小海陀山的後黑龍廟村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村裏帶領村民建大棚、辦民宿,重整農(nong) 業(ye) 、旅遊等產(chan) 業(ye) ,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返鄉(xiang) 創業(ye) 。
嫁到村裏的周秀華看著村莊因為(wei) 冬奧會(hui) 一點點發生著變化,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家門口變樣兒(er) 了,村民的生活正加碼幸福。
周秀華
居住地:延慶區張山營鎮後黑龍廟村
居住時長:10年
談變化:背靠小海陀山冬奧場館的後黑龍廟村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村民建大棚、辦民宿,村裏有了自己的產(chan) 業(ye) 。
“冬奧人家”民宿小院帶動鄉(xiang) 村發展
10月的張山營鎮後黑龍廟村秋意已濃,但村民的生活依舊熱氣騰騰的。
一條條幹淨的巷子連接著一排排民居,紅磚灰瓦交相輝映。冬奧雕塑、金燦燦的玉米垛裝扮著村莊,牆上的冰雪冬奧等宣傳(chuan) 語依然清晰。
周秀華家的院子就在村裏一條寬敞的巷子裏,因為(wei) 喜歡種花,她給民宿起名“花澗別苑”。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院前院內(nei) ,十幾個(ge) 品種的花卉隨心搭配,總是一片繁花似錦。“客人來了,看到這些花花草草,也都很喜歡。”
周秀華喜歡笑,幸福生活似乎都寫(xie) 在了臉上。以前,周秀華和丈夫在外打工,聽聞家門口要辦冬奧會(hui) 了,夫妻倆(lia) 回到村子,看到了村子實實在在的變化。“村裏的路修寬了,平坦了,小公園建起來了,高端網紅民宿開起來了,總有遊客在村裏進進出出。”2018年,夫妻倆(lia) 決(jue) 定結束打工生涯,開始回村創業(ye) ,“外麵終歸沒有家裏好。”
夫妻倆(lia) 用這幾年打工掙下的錢,推倒了家裏的老宅子,翻蓋起了二層小樓,白牆灰瓦。周秀華將一個(ge) 廢棄的木門改裝成了電話亭,塗上了正紅色的油漆。
周秀華本來隻想開個(ge) 民宿,同村的網紅高端民宿忙不過來時,她幫忙分擔、接待遊客,或是幫著有需要的客人做點農(nong) 家飯。沒想到,民宿開起來了,生意比預期好很多。她的小花園贏得不少客人的喜歡,特別設計的紅色電話亭也成了客人熱衷的打卡拍照地。
“在家門口能掙到錢,誰願意往外跑呢。”這是周秀華的心裏話,也是許多返鄉(xiang) 創業(ye) 人的心裏話。和周秀華一樣,村民萬(wan) 利坤從(cong) 未想過,有一天,會(hui) 在家門口有一份“洋氣”的工作。在此之前,她是一位全職媽媽。到民宿上班之後,她的生活裏不再隻有家務,每個(ge) 月幾千元的收入,讓萬(wan) 利坤覺得日子總算過得鬆快些了,不用每次買(mai) 東(dong) 西都反複算。為(wei) 了招待好賓客,她甚至利用業(ye) 餘(yu) 時間學起了英語。
“那時候我沒工作,就在家帶孩子。”曾經的低收入戶王豔玲開始學管理、學知識,當上了民宿管家,一個(ge) 月收入4000多元。
因民宿產(chan) 業(ye) 受益的不隻是周秀華、萬(wan) 利坤和王豔玲。2016年至今,借著冬奧的東(dong) 風,依托於(yu) 區、鎮兩(liang) 級的利好政策,後黑龍廟村共發展起十九個(ge) “冬奧人家”民宿小院,村民們(men) 不僅(jin) 將房屋租金收入囊中,還在民宿就了業(ye) ,擔任起管家、保潔、修理工、咖啡店員等。依靠著民宿產(chan) 業(ye) 帶動,2019年,後黑龍廟村一舉(ju) 摘下了低收入村的帽子。2020年,還一躍成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
打響葡萄品牌 不出村就能賣出好價(jia) 錢
而今的後黑龍廟村早已不是村民們(men) 記憶中的樣子。後黑龍廟村是一個(ge) 典型的北方農(nong) 耕村莊,過去許多年,村民們(men) 種植玉米、土豆等作物,後來也種葡萄。後黑龍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杜皂銀告訴記者,北靠小海陀山,南臨(lin) 官廳水庫、野鴨湖,如此地理位置、如此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在過去對於(yu) 後黑龍廟村的幫助並不是很明顯。村裏沒什麽(me) 產(chan) 業(ye) ,也沒有太多為(wei) 村民增收的途徑。
“不說別的,以前村裏的路特別不好走,尤其是下雨天。”杜皂銀說。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讓村莊重新煥發生機。開始籌辦冬奧會(hui) 沒多久,就有人陸續到村子裏來,有人是出於(yu) 對海陀山腳下的這座小村莊的好奇,也有提前來踩點,尋找商機的人。
“我想,我們(men) 村子的機遇來了。”杜皂銀稱,村兩(liang) 委開了很多次會(hui) ,進行頭腦風暴,想搭乘冬奧順風車,讓村民過上好日子。大家夥(huo) 兒(er) 一起梳理了村裏的每個(ge) 角落,尋找村莊發展的切入點。村裏沒有產(chan) 業(ye) ,隻有傳(chuan) 統的種植業(ye) ,比如葡萄。
村子所在的張山營鎮在北京最西北,與(yu) “中國葡萄之鄉(xiang) ”懷來縣,同處葡萄種植北緯四十度黃金地帶。但村裏的葡萄品種單一,銷售並不是很暢通。剩下的就是民居,村裏有很多閑置的民居,而冬奧會(hui) 能帶來不少遊客。“他們(men) 要住宿、吃飯、休閑,這些可能是最直接的機會(hui) 。”
村裏開始謀劃發展民宿,發展葡萄產(chan) 業(ye) ,這些想法恰好與(yu) 一位準備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年輕人張海超不謀而合。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張海超知道冬奧會(hui) 要在家門口舉(ju) 辦後,決(jue) 定回村創業(ye) 。他和妻子從(cong) 改造自家的院子開始,打造了村裏第一家民宿。杜皂銀帶著村民們(men) ,更新了村裏的葡萄品種,又新建了很多果蔬生產(chan) 的溫室大棚,同步推動葡萄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了營造更好的產(chan) 業(ye) 環境,杜皂銀和村委會(hui) 成員,在村道的牆上設計了很多關(guan) 於(yu) 葡萄的宣傳(chuan) 彩繪、標語。現在的後黑龍廟村共種植葡萄350畝(mu) ,年年豐(feng) 收。
這幾年,村莊“火”了,種植戶們(men) 的葡萄生意也跟著火了。
53歲的杜書(shu) 平和丈夫一起在村裏種了30多年葡萄,家裏的8畝(mu) 葡萄地是夫妻倆(lia) 的收入來源之一。過去,家裏的葡萄熟了,夫妻倆(lia) 都得起早采摘,然後找車拉往附近的市場上去賣。葡萄的保鮮期短,當天采摘的葡萄如果賣不出去,到了晚上就得降價(jia) ,相當於(yu) 白送。一季下來,掙不到什麽(me) 錢。
這幾年,夫妻倆(lia) 眼瞅著村裏的網紅民宿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村裏的葡萄產(chan) 業(ye) 也在同步發展,成立了合作社,采購了冷庫,蓋起了大棚。
“遊客到村裏來住民宿,順便就會(hui) 帶點農(nong) 產(chan) 品回去。公交車通了以後,附近的老人也經常坐車來村裏買(mai) 葡萄、買(mai) 蘋果。”杜書(shu) 平說,現在他們(men) 家的葡萄不用出村就能賣出好價(jia) 錢。
蘇曉蕊也嚐到了甜頭。她家的院子裏有一棵大蘋果樹,秋天,枝葉繁茂,紅彤彤的蘋果掛在枝頭,看著誘人。“家裏還有幾畝(mu) 地,好多品種呢。”蘇曉蕊說,村裏的民宿主偶爾會(hui) 從(cong) 她家裏購買(mai) 一些蘋果,擺在民宿裏招待客人,或是幫入住民宿的客人帶一些回去。也會(hui) 遇到進院裏詢價(jia) 的不速之客,見著院子裏紅蘋果喜人,忍不住就進來了。
今年受天氣影響,村裏的葡萄產(chan) 量略有下降,但沒有影響到種植戶的收入,因為(wei) 相較於(yu) 以前,村裏的葡萄品牌打出去了,品質提升了,身價(jia) 也隨著漲了。
將打造“冰雪體(ti) 驗新村、農(nong) 業(ye) 休閑勝地”
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後黑龍廟村的多數民宿都是“滿房”,村裏的種植戶們(men) 也沒閑著,在地裏精心照料著陸續成熟的葡萄。不為(wei) 別的,就為(wei) 了保障葡萄的品質。
“十月初是葡萄最好吃的時候。”杜書(shu) 平覺得,依托於(yu) 國家好的政策,區、鎮、村大發展,街坊四鄰的民宿招攬了遊客,也帶火了村裏的農(nong) 產(chan) 品,但想要家裏的葡萄生意持久紅火,葡萄的品質和誠信經營才是關(guan) 鍵,才能贏得口碑和源源不斷的回頭客。
“‘十一’過後剩餘(yu) 的葡萄暫且不賣了,全都存入到村裏的冷庫裏保鮮,等到入冬了,既能讓市民吃到好吃的葡萄,對我們(men) 來說,也能賣上更好的價(jia) 格。”杜書(shu) 平說,村裏有合作社規模種植葡萄,這些冷庫也都是村裏的,但個(ge) 人種植戶也能用,隻需要繳納相應的電費就行。
周秀華今年把家裏的民宿廚房重新裝修了,“以前想著,我跟著開一家民宿,人家網紅民宿住不下的時候幫忙把客人往我家裏引薦引薦。現在,自家的新老顧客源源不斷,就想著自己也能好好幹出點成績。”今年過了冰雪旅遊旺季,周秀華計劃對民宿升級改造,“遊客的要求越來越高,咱也得與(yu) 時俱進。”
對於(yu) 村莊未來的發展,杜皂銀也早已有了清晰的規劃——壯大村集體(ti) 經濟,打造“冰雪體(ti) 驗新村、農(nong) 業(ye) 休閑勝地”,實現真正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杜皂銀透露,村莊發展規劃詳細方案已經出爐。眼下第一步,要繼續提升村裏的基礎設施,讓到村裏來的遊客有的吃、有的住、有的玩,沉浸式感受到村莊原汁原味的美好。“我們(men) 計劃建設文化公園,讓村民、遊客有地方休閑。還要打造一個(ge) 占地70畝(mu) 的兒(er) 童樂(le) 園,有娛樂(le) 設施,也有寵物樂(le) 園,讓孩子在村裏充分釋放天性。”
村裏還謀劃著,在既有民宿的基礎上,打造兩(liang) 個(ge) 村集體(ti) 精品民宿和兩(liang) 個(ge) 特色美食餐廳,以及美食一條街、產(chan) 業(ye) 一條街、文化一條街、冰雪一條街等特色鄉(xiang) 村街區,建成共生社區、鄉(xiang) 村野營地等。
“十一”期間,後黑龍廟村的鄉(xiang) 村市集開集了,村民紛紛參與(yu) 籌備,在朋友圈轉發“曬市集”,言語間透露著對於(yu) 村莊的熱愛和未來發展的期待。紅薯、葡萄、南瓜等村民自己種的瓜果、蔬菜在市集上亮相了。杜皂銀說,市集是未來村莊產(chan) 業(ye) 一條街的一部分,也是村裏共生社區的一個(ge) 雛形。“希望村民都能參與(yu) 進來,共同建設經營好村莊、家鄉(xiang) 。”
依據村莊目前的發展規劃方案,未來,後黑龍廟村將利用冬奧會(hui) 以及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打造集山水田園生活體(ti) 驗、會(hui) 議培訓、研學、精品民宿和葡萄種植、加工於(yu) 一體(ti) 的山水田園生活體(ti) 驗館、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冰雪教育示範基地,最終將成為(wei) 延慶、北京乃至全國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三產(chan) 融合示範村、美麗(li) 宜居示範村。
後黑龍廟村所在的張山營鎮,有關(guan) 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正在繪製。張山營鎮正圍繞冬奧可持續利用和生態建設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打造最美冬奧小鎮。冬奧冰雪小鎮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全季全域旅遊,把“旅遊+”作為(wei) 張山營鎮的主打產(chan) 業(ye) ,其中冰雪特色是最突出的。張山營鎮將利用冬奧遺產(chan) 作為(wei) 引擎拉動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謀劃好冬奧小鎮的後冬奧文章。
北京冬奧會(hui) 結束了,在延慶,像後黑龍廟村一樣的後冬奧故事一直在繼續。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王巍 陳超 趙亞(ya) 楠
(新京報2022年10月12日第A0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