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存款利率下調,儲戶們怎麽看?

發布時間:2023-02-08 11:0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去銀行存錢”是最常見的理財方式之一。以往每逢歲末年初,銀行多會(hui) 適當調高存款利率以吸引儲(chu) 戶。去年底以來,這種情況卻出現了變化。除了少數銀行仍有存款優(you) 惠外,更多銀行選擇了維持利率不變甚至進一步調低了存款利率。

  銀行存款收益下降的原因是什麽(me) ?有哪些影響?廣大儲(chu) 戶如何看待?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利率市場化程度提高

  “去銀行存款,利息給的沒有以前多了。”最近,不少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2023年1月,新疆銀行、廣東(dong) 南澳農(nong) 商銀行、黑龍江五大連池農(nong) 商銀行等多家地方銀行發布調整存款利率的公告,對相關(guan) 存款產(chan) 品利率進行下調,其中五年期存款利率下降幅度相對較大。

  國有大型商業(ye) 銀行也繼續將存款利率維持在低位。從(cong)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幾家國有大型銀行發布的普通存款信息來看,2023年1月,一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掛牌年利率為(wei) 1.65%,三年期為(wei) 2.60%,五年期為(wei) 2.65%。而2022年1月,一年期定期存款掛年利率還是1.75%,三年期是2.75%,五年期是2.75%。相比之下,這三類存款產(chan) 品年利率已經分別下降了0.1、0.15、0.1個(ge) 百分點。此外,盡管部分存款產(chan) 品最高年利率在掛牌年利率基礎上有0.25至0.4個(ge) 百分點不等的上浮,但主要針對大額存單、新注冊(ce) 客戶等特殊群體(ti) 。總體(ti) 看,大型銀行給出的利率不僅(jin) 仍低於(yu) 中小銀行,還低於(yu) 自身一兩(liang) 年前的水平。

  銀行存款利率為(wei) 何普遍走低?

  據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介紹,歐美主要經濟體(ti) 大幅快速加息的情況下,中國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2022年全年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和5年期LPR分別下降15個(ge) 基點和35個(ge) 基點,促進降低實體(ti) 經濟綜合融資成本。2022年,新發放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4.17%,比上年低34個(ge) 基點。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穩定銀行負債(zhai) 成本。2022年,新吸收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比上年低11個(ge) 基點。

  上海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對本報記者說,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環。與(yu) 貸款利率已經實現較充分的市場化相比,存款利率市場化機製還不夠靈活。去年以來,貸款利率下降較快,但存款利率“黏性”較強,導致銀行經營壓力增大。銀行息差縮小到一定程度後,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有利於(yu) 進一步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更好地提升資金配置效率,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央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後,工、農(nong) 、中、建、交等國有大行先調整了一波存款利率。近期主要是中小銀行和農(nong) 商行進行調整,以緩解其資金成本偏高的問題。適度下調存款利率、適度拓展主動負債(zhai) 業(ye) 務,有助於(yu) 在保證流動性的前提下,更好地管控風險。”曾剛說。

  儲(chu) 戶需求依然不小

  盡管銀行存款利率走低,但儲(chu) 戶對銀行存款的需求並未減少。很多支取相對靈活或利率較具優(you) 勢的存款產(chan) 品,剛推出就被搶訂一空。

  為(wei) 何人們(men) 依然看好存款?

  有的圖省心。家住江蘇徐州的李存富大爺每個(ge) 月發工資後,除了日常開銷,就將結餘(yu) 的錢都放在銀行存起來。“該存還得存!對我們(men) 大多數老人來說,理財知識比較有限,也不敢嚐試股票、期貨等高風險投資,銀行存款是最值得信任的理財方式了。所以,雖然利率降低帶來利息收入減少,但確實很讓人省心。”李存富說。

  有的求安穩。來自湖北武漢的漢向洛說:“即便利率下調、存款不如以前那麽(me) ‘香’,我仍會(hui) 考慮銀行儲(chu) 蓄。如果將來富餘(yu) 資金再多一些,我還是想更多將其放在銀行,或者買(mai) 一些收益比較穩定的基金。”在漢向洛看來,股票投資的波動超出了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因此他現在每個(ge) 月大概有一半收入以活期儲(chu) 蓄的形式留在工資卡上,以備不時之需。

  麵對銀行存款利率下降,不少儲(chu) 戶都認為(wei) 可以理解。“近幾年,受疫情衝(chong) 擊和全球經濟下行等多種因素影響,經濟活動整體(ti) 收益減弱,銀行存款在這種大背景下進行周期性調整是很正常的。相信隨著經濟不斷恢複,銀行存款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收益能有所回升。”北京市民路鵬遠的態度頗具代表性。

  “2022年,北京銀行多次對存款利率進行了下調。目前,三年期整存整取產(chan) 品年利率基本與(yu) 同業(ye) 持平,產(chan) 品定價(jia) 基本能滿足客戶需求。投資者可以將資產(chan) 進行多元化配置,長短結合,在保證資金流動性的同時獲取更多收益。”北京銀行相關(guan) 業(ye) 務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存款利率市場化機製影響下,受貸款利率下降因素推動,商業(ye) 銀行存款利率聯動下降,這也是中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

  該負責人說,一方麵,存款利率下降尤其是中長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利於(yu) 銀行壓降負債(zhai) 成本,為(wei) 進一步降低貸款利率提供空間,從(cong) 而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麵,存款收益水平下降,也會(hui) 在某種程度上降低居民儲(chu) 蓄意願,可使更多資金流向消費市場和其他投資領域,有利於(yu) 提振經濟、活躍市場。

  理財選擇更加多元

  存款利率下調,對銀行存款收益較為(wei) 敏感的居民該如何選擇?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中國居民長期以來有著較強烈的儲(chu) 蓄意識,儲(chu) 蓄率一直相對較高。近年來,居民存款增長較快,尤其是2022年居民投資理財風險偏好明顯下降,居民存款增速顯著加快,在人民幣存款中的占比持續提升。“同時,受前期疫情等因素影響,銀行體(ti) 係資金較多而有效融資需求不足,這也是推動存款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他說。

  “從(cong) 全球來看,市場無風險利率下降是大勢所趨。對居民個(ge) 人而言,如果資產(chan) 配置裏中長期存款較多,那麽(me) 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居民應平衡好風險與(yu) 收益的關(guan) 係,倘若追求穩健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適當配置一些現金管理類理財產(chan) 品及貨幣基金等。”董希淼對本報記者說,2023年,隨著中國宏觀經濟恢複和有效融資需求回升,銀行體(ti) 係對資金需求量將有所增加,存款利率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曾剛認為(wei) ,對普通儲(chu) 戶來說,如果從(cong) 安全角度考慮,銀行存款仍不失為(wei) 一個(ge) 好選擇;如果想要更高回報,則可以考慮銀行理財、基金甚至股票。“在任何一個(ge) 市場,波動都是常態。銀行存款利率下行並非單向且一成不變的,需要理性看待。”他說。

  北京銀行相關(guan) 業(ye) 務負責人表示,存款利率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財富的增長以及居民理財需求日益旺盛,將會(hui) 促進整個(ge) 財富管理市場發展。從(cong) 國際經驗也可看出,財富管理市場的增長空間非常廣闊。比如,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僅(jin) 擁有銀行股東(dong) 背景,而且可以通過多資產(chan) 、多策略的大類資產(chan) 配置,積極為(wei) 客戶創造長期穩健收益。

  “對於(yu) 短期資金,可以考慮投資於(yu) 流動性好、收益穩定的低風險理財產(chan) 品;對於(yu) 中長期資金,可以考慮投資中等風險的理財產(chan) 品,獲取一定的收益彈性;對於(yu) 超長期的養(yang) 老資金,可以配置養(yang) 老基金、養(yang) 老理財等,以實現長期財富的保值增值。”該負責人建議,居民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資金使用期限,將資金進行多元化投資和配置,在滿足日常流動性資金需求的前提下獲取中長期的穩健收益。

  王俊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