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做精“多元化”文章 旅遊業迎著“春風”求新變

發布時間:2023-02-08 11:0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旅遊業(ye) :迎著“春風”求新變(旅遊擁抱“美好年”④)

  春節假期雖已結束,旅遊消費熱度不減。目前,一些熱門旅遊目的地的機票、酒店等產(chan) 品價(jia) 格下降,熱門旅遊景區客流量較春節假期明顯減少,且部分景區門票優(you) 惠政策仍在有效期內(nei) ,令不少遊客選擇錯峰出遊。此外,人們(men) 旅遊消費熱情上漲,已有遊客著手規劃“五一”小長假的出行。

  “春風”已至,旅遊業(ye) 加速回暖。如何抓住這一契機,更好地滿足遊客需求,不斷推動旅遊業(ye) 創新發展,旅遊目的地和旅遊企業(ye) 需重點發力。

  滿足深度遊需求

  乘著旅遊複蘇的“東(dong) 風”,提升旅遊市場活力,許多地方正為(wei) 新一年旅遊業(ye) 發展謀劃方向。

  上海正加快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如何增強當地旅遊產(chan) 品內(nei) 涵、吸引遊客“一來再來”,成為(wei) 需突破的重點。對一些遊客而言,最吸引他們(men) 的不一定是外灘、東(dong) 方明珠,反而可能是街角一家店裏的上海小吃,或是騎車穿行老弄堂的獨特體(ti) 驗。然而,上海的城市深度遊開發力度尚顯不足,部分旅行社提供的上海遊行程與(yu) 多年前相差無幾,無法滿足遊客的新需求。上海市人大代表陳娟玲指出,上海的街區生活、老字號、曆史保護建築等都是外來遊客感興(xing) 趣的看點,應當開發出更有“煙火氣”的深度旅遊線路。

  受疫情影響,人們(men) 的旅遊觀念和出行方式已悄然改變,更加注重旅遊體(ti) 驗。因而,旅遊業(ye) 的複蘇絕不等同於(yu) 回到過去,而應當結合遊客新需求重塑產(chan) 業(ye) 。“‘人山人海吃紅利,圈山圈水收門票’的時代已經過去,‘走馬觀光逛景點,紮店購物吃回傭(yong) ’的模式更不可能讓旅遊業(ye) 重回黃金時代。”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

  香港旅遊發展局中國內(nei) 地區域總監魯昭儀(yi) 介紹,為(wei) 吸引內(nei) 地遊客遊香港,將推出獨具香港本土文化特色的深度遊產(chan) 品。

  做精“多元化”文章

  春節假期,湖南長沙黃興(xing) 南路步行街成了最火熱的商圈。據微信公眾(zhong) 號“長沙發布”,除夕至大年初三,黃興(xing) 南路步行街累計客流量同比去年春節增長40%。老字號新國潮嘉年華、網紅地標打卡地、吸引年輕人的IP形象和消費場景等,為(wei) 遊客提供了“多元化”體(ti) 驗。遊客的需求正成為(wei) 影響旅遊業(ye) 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當旅遊成為(wei) 生活方式,我們(men) 不僅(jin) 要關(guan) 注遊客在異地的生活,也要關(guan) 注本地人的休閑生活。”戴斌指出,除了景區、度假區,旅遊的空間早已延展到公共文化場館、曆史文化街區、商業(ye) 休閑中心等,旅行者開始在遊客和市民的身份之間快速切換,全麵融入目的地生活,旅遊目的地應當著力構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

  隨著文旅融合的不斷推進,人們(men) 日益看重旅遊中的文化內(nei) 涵。春節假期,英歌舞、社火、秧歌等傳(chuan) 統文化活動不僅(jin) 吸引大量本地人觀看、參與(yu) ,許多外地遊客還專(zhuan) 程前往當地體(ti) 驗。2月4日,江蘇遊客劉珍趕到廣東(dong) 省普寧市,現場觀看英歌舞表演。伴隨鏗鏘鑼鼓,數十名“梁山好漢”出場,雙手執棒槌上下左右相互擊打起舞,呈現出梁山英雄好漢的壯誌豪情。

  “未來的旅遊目的地也一定是文化高地,沒有文化吸引力的城市和鄉(xiang) 村無法建成一流的旅遊目的地,並持續吸引外來遊客到訪。”戴斌指出,從(cong) 旅遊發展的角度來看,可觸可感可體(ti) 驗的文化才是遊客需要的文化。

  調和好“冷熱不均”

  過去,熱門旅遊目的地與(yu) 冷門旅遊目的地、旺季與(yu) 淡季總會(hui) 形成客流兩(liang) 極分化的局麵。熱門旅遊目的地遊客紮堆,旅遊體(ti) 驗感不佳,而熱度不高的旅遊目的地則可能麵臨(lin) “門可羅雀”的尷尬處境。

  如今,這一局麵有了明顯改變。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春節假期,佛山、惠州的酒店預訂量比2022年同期上升均超過10倍;去哪兒(er) 平台上,湛江、揭陽、泉州等小眾(zhong) 旅遊目的地春節期間的機票預訂量均已超過2019年同期。其中,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城市——泉州,被眾(zhong) 多網友評為(wei) “最值得去的小眾(zhong) 旅遊城市”。

  一方麵,海南、雲(yun) 南等傳(chuan) 統熱門旅遊目的地火爆依舊;另一方麵,不少小眾(zhong) 城市成為(wei) 出遊新選擇,多元化旅遊消費趨勢日漸形成。人們(men) 將目光投向消費低、體(ti) 驗感更好的小眾(zhong) 目的地,這與(yu) 近年來各地持續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密不可分。交通便利、住宿條件改善、休閑設施增多,小眾(zhong) 旅遊目的地對遊客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此外,各地旅遊主管部門也頻頻出招,引導遊客分流。例如,上海推出超過500項新春文旅活動,引導半數遊客前往當地文旅新空間遊玩消費,避免傳(chuan) 統熱門景區遊客紮堆;重慶的中心城區、渝東(dong) 北、渝東(dong) 南分別推出觀光休閑演藝遊、三峽人文風光遊、民俗康養(yang) 生態遊,各有側(ce) 重,既有利於(yu) 差異化發展,也能均衡客流。不少旅遊平台還推出當地向導服務,由資深旅行者帶隊,帶領遊客前往更多傳(chuan) 統旅遊行程中未涉及的點位,感受當地特色文化,體(ti) 驗“當一天本地人”。

  尹 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