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躲”開地震嗎?
張田勘
2月6日,土耳其發生兩(liang) 次7.8級地震,造成土耳其和敘利亞(ya) 兩(liang) 國重大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雙強震已經造成土耳其和敘利亞(ya) 兩(liang) 國的死亡人數超過4000人。同時,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數可能會(hui) 在初期報告的基礎上增加8倍,或將超過2萬(wan) 人。(相關(guan) 報道見A6版)
想要“躲”開地震,首先要能預防地震,隻不過在目前,地震尚不能預報,隻能預警。地震產(chan) 生縱波(P波)和橫波(S波)兩(liang) 種主要地震波。縱波傳(chuan) 播速度較快,大約6千米/秒左右,但震動相對較小;橫波速度較慢,大約4千米/秒左右,攜帶能量大,破壞性最大。預警就是在破壞性地震波還沒有到達目標區域前,提前幾秒或幾十秒發出警報。
盡管預警有用,但很有限。因此,研究人員早就提出了一個(ge) 概念,躲避地震。也就是通過地質調查,確認地質活動斷層(斷裂帶),避免在活動斷層上方興(xing) 建各類建築物。斷層是地下岩層沿一個(ge) 破裂麵或破裂帶兩(liang) 側(ce) 發生相對位錯的現象,而活動斷層是指12萬(wan) 年以來有活動的斷層。在地震的分類中,構造地震是發生次數最多的地震,主要由活動斷層的活動造成,即由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致。
此次土耳其的雙強震就是發生在斷層上方。土耳其境內(nei) 有兩(liang) 條主要地質斷裂帶,東(dong) 安納托利亞(ya) 斷裂帶和北安納托利亞(ya) 斷裂帶,兩(liang) 條斷裂帶在土耳其東(dong) 部地區交匯,地質構造複雜,地震活動頻繁且劇烈。這些原因使得土耳其成為(wei) 地震多發國家。雪上加霜的是,這次地震發生在冬季,受災地區最低溫度多在0℃以下,未來幾天還會(hui) 有更大強降雪和降雨,使得被困在瓦礫下的人或無家可歸者的處境惡化,也給搜救工作帶來困難。
由此也提出了一個(ge) 問題,如何防範類似的雙重強震,避免重大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顯然,建築物避開活動斷層格外重要。中國在汲取汶川大地震教訓後,《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等國家標準、法律法規都對活動斷層的避讓做了新的規定。相關(guan) 部門也在2010年對國家標準《岩土工程勘察規範》(GB 50021—2001) 作了修訂。其中要求,對於(yu) 強烈全新活動斷裂,設防烈度9度時宜避開斷裂帶約3000米,設防烈度8度時宜避開1000-2000米,並宜選擇斷裂下盤;對於(yu) 中等全新活動斷裂,宜避開斷裂帶500-1000米,並宜選擇斷裂下盤;對稍弱全新活動斷裂,宜避開斷裂帶,建築物不得橫跨斷裂帶。
不過,斷裂帶的情況也比較複雜,還會(hui) 形成地震破裂局部化,是指沿著發生地震的活動斷層,會(hui) 產(chan) 生幾十米寬的破裂帶。距離此次土耳其雙強震最近的一次大地震是1999年土耳其西部伊茲(zi) 米特市發生的7.4級大地震,加上中國台灣1999年的地震和美國加州霍克特曼地震,在這三次地震現場都發現了地震斷層發生的破裂具有局部化的特征。
這些情況促使研究人員進一步開展研究和規劃。之後,中國開展了城市活動斷層探測研究。中國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從(cong) 2004年開始對20個(ge) 省會(hui) 城市或計劃單列市進行了活動斷層探測,目前已經完成了近100個(ge) 城市。這種研究就是給城市做“體(ti) 檢”,以確定城市中活動斷層位置,未來城市土地利用規劃要讓重要的建築盡可能避開這些活動斷裂帶。
如果能避開活動斷裂帶,加上有地震預警,未來可能會(hui) 進一步減少地震災害。這或許是能從(cong) 此次土耳其雙強震得到的重要啟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