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幸福安康為最終目的——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綜述之一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題:以人民幸福安康為(wei) 最終目的——貫徹落實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綜述之一
開欄的話: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接力棒,曆史地落在我們(men) 這一代人身上。我們(men) 要按照黨(dang) 的二十大的戰略部署,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團結奮鬥,開拓創新,在新征程上作出無負時代、無負曆史、無負人民的業(ye) 績,為(wei) 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作出我們(men) 這一代人的應有貢獻!”
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勝利閉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鏗鏘的話語,激勵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
春潮澎湃啟新程,揚帆奮進正當時。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工廠到田間,各行各業(ye) 的人們(men) 以拚的姿態、闖的勁頭,奏響新征程“春之曲”。
3月15日起,新華社開設“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看落實”專(zhuan) 欄,報道各地區各部門學習(xi) 貫徹落實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的火熱實踐,生動展現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跟黨(dang) 走,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定信心和工作實績。
新華社記者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3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紮紮實實的成效。
悠悠萬(wan) 事,民生為(wei) 大。
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閉幕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深深關(guan) 切,化作各地真抓實幹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際行動——落細一張張“民生清單”,兌(dui) 現一條條“幸福賬單”,隻為(wei) 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兜住兜牢兜好民生底線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強調,“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家門口的優(you) 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我們(men) 街道黨(dang) 員幹部責無旁貸。”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河濱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袁姝從(cong) 北京回來後,就開始了走街入戶、上門摸排的工作。
對轄區內(nei) 困難人群及低收入人群開展清單式排查和台賬管理,對低保邊緣戶進行動態監測……“要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的指示精神,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心裏有‘底’,才能切實做到弱有所扶、難有所幫、困有所助。”袁姝說。
“以前想去遛個(ge) 彎,都得家人陪著。現在政府對市政道路和公共衛生間坡道都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我們(men) 出門方便多了。”家住陝西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街道汽配社區的殘疾人焦文發說。
一段時間以來,灞橋區提升了15條道路的無障礙設施,解決(jue) 無障礙問題點位98個(ge) ,修複和改造盲道28.5千米,以無障礙環境建設為(wei) 殘疾人生活出行、融入社會(hui) 提供便利。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我們(men) 基層殘疾人工作者對未來工作方向認識更清晰了。”灞橋區殘聯理事長朱明理表示,關(guan) 愛殘疾人不僅(jin) 需要提升硬件設施,更要打造“軟環境”。下一步,灞橋區將更好落實各類殘疾人優(you) 惠政策,幫助殘疾人解決(jue) 實際困難,讓他們(men) 生活有保障、有尊嚴(yan) 、有價(jia) 值。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蔡家崗中學教師麻小娟剛從(cong) 北京回到學校,就走進孩子們(men) 的宿舍。
學生中有不少是留守兒(er) 童,為(wei) 了給孩子們(men) 家人般的陪伴,麻小娟不僅(jin) 堅持每晚與(yu) 孩子們(men) 睡前交流、講故事,還廣泛收集全校留守兒(er) 童信息,以詳細了解他們(men) 的生活、學習(xi) 情況和心理需求。
作為(wei) 全國第一批未成年人社會(hui) 保護試點城市,常德市建立以社工專(zhuan) 業(ye) 服務為(wei) 支持,以個(ge) 人—家庭—學校—社區—社會(hui) 等方麵為(wei) 著力點的“1+N”全方位精準服務未成年人關(guan) 愛保護體(ti) 係,通過學業(ye) 幫扶、興(xing) 趣拓展、心理輔導、法律援助等服務方式,促進留守兒(er) 童等特殊困難兒(er) 童健康全麵發展。
“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保障兒(er) 童合法權益成為(wei) 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hui) 事業(ye) 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麻小娟表示,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她將和同事們(men) 一起對本地留守兒(er) 童的重點心理問題等進行調研,為(wei) 進一步做好兒(er) 童權益保障工作提供支持。
著力提高群眾(zhong) 生活品質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強化‘一老一幼’服務等工作,讓我們(men) 對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的發展充滿信心。”河北承德市高新區濱河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於(yu) 嵐說。
最近68歲的社區居民張亞(ya) 洲腰病複發,在家中通過“一鍵呼叫”向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表達訴求,誌願者很快就將熱騰騰的飯菜送上了門,一天三頓飯隻需20元。
近年來,濱河社區不僅(jin) 開辦了長者食堂,還建起了社區診所、中醫理療室、老年活動室等,讓老年人享受到“15分鍾居家養(yang) 老服務圈”帶來的便利。
“我們(men) 將充分依托政府購買(mai) 服務、企業(ye) 運營、社會(hui) 參與(yu) 等多方聯動,用足用好優(you) 惠政策,將‘沒有圍牆的養(yang) 老院’打造得更完善,為(wei) 更多老年人提供低償(chang) 或公益養(yang) 老服務。”於(yu) 嵐說。
“以前看病還得往外跑,現在名醫就在家門口。”談起貴州黔東(dong) 南州台江縣民族中醫院的蛻變,當地老百姓豎起大拇指。
這個(ge) 曾經隻有4個(ge) 臨(lin) 床科室,技術力量弱、業(ye) 務規模小的醫院,在廣東(dong) 佛山市中醫院“組團式”幫扶下,不僅(jin) 建起了近1萬(wan) 平方米的新院區,還開設了新科室、拓展了新業(ye) 務,讓更多群眾(zhong) 受益。
截至2022年12月,佛山市醫療衛生係統已派出39家醫院結對黔東(dong) 南州45家醫院,結成3批共51對幫扶關(guan) 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這也是我們(men) 未來工作重點。”佛山市衛健局黨(dang) 組書(shu) 記練淩東(dong) 表示,將充分總結近年來東(dong) 西部協作幫扶經驗,讓優(you) 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百姓。
連日來,遼寧沈陽市皇姑區黃河街道廬山社區會(hui) 議室內(nei) ,關(guan) 於(yu) 老舊小區改造方案的討論熱火朝天。增設部分停車位,在走廊上安裝連在牆體(ti) 上的折疊椅……一項項“暖心”設計經討論逐漸成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和危舊房改造。“皇姑區今年計劃對89個(ge) 小區、687棟樓體(ti) 進行改造,占剩餘(yu) 老舊小區的30%。”皇姑區房產(chan) 局局長張文寧說,要堅持改造意願、改造需求、改造內(nei) 容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把老舊小區改造辦成群眾(zhong) 滿意的“民心工程”。
凝聚共創美好生活的奮進力量
“基礎教育,承擔著非常光榮艱巨的曆史任務。”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養(yang) 成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總書(shu) 記為(wei) 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業(ye) 的時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國政協委員、福建漳州實驗小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蘭(lan) 臻一回到家鄉(xiang) ,就把組織開展新的送教送培工作提上日程。
近年來,蘭(lan) 臻堅持組織和參加“漳州市小學百校千師送教下鄉(xiang) ”活動,通過深入鄉(xiang) 村學校觀摩示範課、做課改講座、現場指導授課等方式,為(wei) 鄉(xiang) 村學校師生帶去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是我們(men) 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使命。”蘭(lan) 臻說。
目前,漳州市有108所城鄉(xiang) 學校完成結對幫扶,全市累計有240多名“種子校長”“種子名師”順利完成孵化培訓。
“漳州將進一步優(you) 化教育資源配置,通過組建聯盟式教育集團、名校辦校區等方式,有效拓展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麵,同時繼續堅持以每年不低於(yu) 教師總數20%的比例,分批次對縣區教師進行通識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讓更多學生實現‘學有優(you) 教’。”漳州市教育局局長盧炳全說。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
近幾天,重慶交通大學招聘會(hui) 現場人頭攢動,川渝多家企業(ye) 對畢業(ye) 生敞開懷抱。
招聘會(hui) 辦到校園、“數字就業(ye) 大腦”精準畫像、直播招聘“雲(yun) 端對接”……重慶持續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ye) 援助月活動,已累計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近2000場,服務包括高校畢業(ye) 生在內(nei) 的各類就業(ye) 群體(ti) 。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局長黎勇表示,落實兩(liang) 會(hui) 精神,重慶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慶將著力落實落細各項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拓寬就業(ye) 渠道、擴大就業(ye) 容量,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
機器穿梭田間除草,農(nong) 民通過“掃碼”高效管理農(nong) 田……仲春時節,江蘇鎮江市鎮江新區永興(xing) 農(nong) 機機械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田盡顯科技“硬核實力”。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帶著總書(shu) 記的囑托回到田間地頭,全國人大代表、永興(xing) 農(nong) 機機械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魏巧對今後工作重點有了進一步思考:“我將和團隊一道,積極推進農(nong) 業(ye) 生態產(chan) 業(ye) 化係統建設,集成推廣種養(yang) 循環、數字農(nong) 業(ye) 、物聯網、無人農(nong) 機等,將現有模式在江蘇適合發展的其他地域進行複製推廣,以科技創新助力更多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