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陳彤: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由郭麒麟、金晨主演的電視劇《平凡之路》正在熱播中。這是編劇陳彤第三次創作以職業(ye) 律師為(wei) 視角的電視劇,但是和之前的《離婚律師》《精英律師》裏的精英氛圍感完全不同,《平凡之路》聚焦的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這些年輕人懷揣著對職業(ye) 的信念,熬過從(cong) 助理到實習(xi) 律師的漫長過程,“平凡之路”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打工人的生存圖景。
為(wei) 什麽(me) 要寫(xie) 這樣一部“非典型”律師職場劇?《平凡之路》想傳(chuan) 達給觀眾(zhong) 的是怎樣的思考?陳彤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也是她創作時反複問自己的問題:“年輕人都有特別害怕自己終其一生碌碌無為(wei) 的時刻,希望自己與(yu) 眾(zhong) 不同、成為(wei) 行業(ye) 翹楚,鮮花掌聲、人生巔峰……但對於(yu) 大部分的人,能夠做好一個(ge) 普通人,讓家人、親(qin) 人過上踏實的生活就挺好的,要是再能夠幫助到別人,就已經很有意義(yi) 了。這可能是這個(ge) 劇想說的,也是本劇的主題曲的歌詞: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潛入律所 體(ti) 驗“實習(xi) 律師”理想與(yu) 光芒
北青報:這部劇的“氣質”與(yu) 您之前創作的《離婚律師》《精英律師》等同題材作品截然不同,能否透露《平凡之路》的創作初衷?
陳彤:這次劇中的主人公都是年輕人,剛剛步入社會(hui) 的律師,跟以往一些劇中已經功成名就的成熟律師的工作生活狀態有很大不同。我當時在律所采訪的時候,差不多所有的實習(xi) 律師在麵試的時候都會(hui) 被問到一個(ge) 問題:你為(wei) 什麽(me) 要學法律,為(wei) 什麽(me) 要上法學院?大多數年輕的孩子都會(hui) 說,因為(wei) 我有一名法律人的初心,我希望能夠捍衛正義(yi) 、維護公平。
後來我在采訪的時候發現,大部分的實習(xi) 律師都承受了特別大的壓力,而且他們(men) 的薪水跟工作量是不匹配的。當時流傳(chuan) 一個(ge) 笑話,是我在律所聽到的,我一直以為(wei) 是個(ge) 笑話,後來我發現所有的笑話也是來源於(yu) 生活的:你要是請個(ge) 保姆一個(ge) 月得6000塊錢;你要請個(ge) 司機,沒有4000塊錢別人也不給你幹;但是你要請個(ge) (律師)助理,給2000塊錢就能又給你端茶遞水,又可以給你開車,還可以給你做案例分析……
我在律所假裝實習(xi) 的時候了解到,有一個(ge) 年輕的律師,指導老師帶著他一個(ge) 案子,當事人家屬每天早上一醒就給這個(ge) 孩子打電話,一直打到九十點鍾。這個(ge) 孩子忙了一天後,到晚上睡覺前客戶又給他打電話。他那段時間特別辛苦。他們(men) 真的是一群特別有理想、特別有光芒的人,否則很難熬下來從(cong) 助理到實習(xi) 律師的過程——那個(ge) 過程需要你對未來相信,對你從(cong) 事職業(ye) 有一種堅定的信念。
北青報:您此前參與(yu) 創作過《新結婚時代》《一仆二主》等家庭情感劇,此後“轉型”創作了《離婚律師》《精英律師》等律師職場劇,這次在案例選擇上有什麽(me) 不同的標準?
陳彤:準確地說,《平凡之路》更像是一部律師生活劇。大部分的人可能這一輩子都沒怎麽(me) 打過官司,我們(men) 很多人對律師的理解也是來自於(yu) 影視作品,有的還可能是歐美的影視作品。但實際上各個(ge) 國家和地區法係是不一樣的,他們(men) 是那種抗辯式的,還有陪審團。我們(men) 不是這樣的一個(ge) 法係,我們(men) 的律師隻能坐著辯護,不可能像歐美影視劇中的律師可以在法庭上各種走動、表演。
像我寫(xie) 的這些小律師都是連實習(xi) 律師證都沒有拿到的“新人”,不可能讓他們(men) 去接觸到那樣的大案子。他們(men) 大部分的時候做的就是查漏補缺,或者是幫大律師去做助手。在我所“實習(xi) ”的律所,接觸的都是這種給老百姓打官司的案子。
還有一個(ge) 背景,《平凡之路》創作之時剛好是《民法典》頒布的時候,《民法典》大部分都是關(guan) 於(yu) 老百姓的家長裏短,離婚、勞動糾紛、繼承等等這些事。對老百姓來說,像財產(chan) 分割、遺產(chan) 繼承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一定要找他非常相信的人,如果他不相信你,你專(zhuan) 業(ye) 再強,他也不會(hui) 委托給你。
跟離婚案“杠上”?探討和平分手的可能
北青報:“平凡之路跟離婚案杠上了”衝(chong) 上微博熱搜,這部劇涉及的不少案件都和情感結束有關(guan) ,有的是第三者插足,有的則是夫妻感情不和。為(wei) 什麽(me) 寫(xie) 那麽(me) 多關(guan) 於(yu) 離婚的故事?
陳彤:劇中離婚案比較多,是因為(wei) 這些年來有好多大型離婚“車禍”現場,我覺得為(wei) 什麽(me) 曾經那麽(me) 相愛的人不再相愛了,要撕得這麽(me) 難看?如果有律師參與(yu) 的話,他們(men) 能做什麽(me) ?尤其是現在,離婚案件一般都要先調解,在調解的過程當中,作為(wei) 律師,你到底是去煽動客戶內(nei) 心仇恨的那一麵,還是讓他去慢慢地接受這個(ge) 事情,以一種相對美好的狀態分手,分手了以後將來還可以作為(wei) 親(qin) 人。尤其很多夫妻離婚還是有孩子的(牽絆),至少雙方還能作為(wei) 孩子的父母相處。
離婚這種事情,很多人都寫(xie) 過了,包括我們(men) 團隊裏也有很多分歧。大家認為(wei) 你不愛了,你老公也不愛你了,離了就完了,為(wei) 什麽(me) 你就不肯離?我們(men) 到底是傳(chuan) 遞一個(ge) 什麽(me) 樣的態度?劇中每一個(ge) 細節我都問了自己很多遍。當時還有人說到《鍘美案》中秦香蓮老公負心了,最後秦香蓮死不離婚,那樣就真的好嗎?為(wei) 什麽(me) 你曾經相愛過的人,到最後你不愛了,要變成這麽(me) 大的仇恨?有沒有可能大家最後能夠和平分手,當時在這些地方討論了很多遍。在律所,很多律師就不愛接離婚案。律師對我講,所有的離婚案件都要先經過調解,不調解直接判離是不可能的,所以律師都會(hui) 說服他的客戶,就像劇中杜飛宇對孫建業(ye) 說的那段話,你已經不愛她了,但是你能不能對一個(ge) 深愛過的人,最後也保持“分手見人品”。你要盡最大努力、最大誠意、最大可能,讓她能夠接受這件事情。
大結局創意來自郭麒麟 重寫(xie) 一稿比原來所有版本都好
北青報:您提到因為(wei) 郭麒麟出演潘岩,專(zhuan) 門看了他很多相聲作品,按照他的個(ge) 人風格完善了這個(ge) 人物的特色。能否分享一下合作過程中的故事?
陳彤:我隆重感謝一下郭麒麟老師吧,在我們(men) 故事最後結尾的時候,我寫(xie) 了好幾版大結局,我們(men) 團隊也都比較年輕,大家也沒有想出更好的,但是導演也不是很滿意,一直在這樣的一個(ge) 循環當中。戲都快要殺青了,這個(ge) 時候怎麽(me) 辦呢?我很焦慮,團隊也各種群策群力、出謀劃策。
這個(ge) 時候剛好去劇組探班,小郭老師就跟我講了一下他對結尾的設想,我當時就覺得特別好,真的一下就點亮我了,一下就給到了我一個(ge) 很大的啟發,但按照他的那個(ge) 創意,需要很多演員,包括他戲裏的爸爸,但是當時那位演員其實已經殺青了,不能再寫(xie) 了,然後他說我去找我爸。所以我覺得很感激他,所以我也按照他的設想把那個(ge) 大結局重新寫(xie) 了一稿,這稿大家都比較滿意,覺得比原來的所有版本都好。
年輕人不要把世界讓給你所鄙視的人
北青報:近年定位“職場菜鳥成長記”的行業(ye) 劇不少,您認為(wei) 創作這類題材如何才能真正反映出年輕人在“卷時代”中艱難的上升之路,而不僅(jin) 僅(jin) 靠“金手指”和“開掛”?潘岩這個(ge) 角色在後期有沒有一些還可以繼續挖掘的亮點呢?
陳彤:我覺得我寫(xie) 的不是一個(ge) 菜鳥升職記,其實我寫(xie) 的是一個(ge) 個(ge) 普通的人,他們(men) 涉世未深、血氣方剛,他們(men) 在經曆成長。比如舒一南,從(cong) 目高於(yu) 頂、自命不凡到最後不再害怕去成為(wei) 一個(ge) 平凡普通的人,願意去做一個(ge) 真正熱愛生活的人,這是屬於(yu) 他的人物弧光。
我在律所“實習(xi) ”的時候意識到,無論從(cong) 事什麽(me) 樣的職業(ye) ,每一代人都年輕過,每一代人都有初心,但是不是所有的人最後都能夠成為(wei) 自己想要成為(wei) 的人。有句話叫“不要把世界讓給你所鄙視的人”,特別打動我的大概就是這樣一種忠於(yu) 自我的人物光芒。
文/本報記者 楊文傑
統籌/滿羿
人物
在《平凡之路》中深耕小人物
郭麒麟:潘岩就是我的“化名”
和所有“星二代”一樣,出道之初,郭麒麟也容易被觀眾(zhong) 稱呼為(wei) “郭德綱的兒(er) 子”。但很快,郭麒麟便用作品“說話”,成功地讓大家記住了他的名字。從(cong) 《慶餘(yu) 年》中的範思轍,到《贅婿》中的寧毅,再到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的《平凡之路》中的潘岩,郭麒麟用細膩的表演、真誠的態度打動了無數觀眾(zhong) 。這些帶著濃厚市井氣息的小人物,其實也恰恰是郭麒麟最喜歡也最擅長的,“我覺得這是我非常舒適的區域,而且我也不覺得我戲路窄,這樣的人物太多了。我最怕的就是您把劇本拿過來,我一看這人物離我生活太遠了。”
“反套路”角色才能抓眼球
在電視劇《平凡之路》中,郭麒麟飾演實習(xi) 律師潘岩。與(yu) 傳(chuan) 統都市劇中律師西裝革履的精英形象不同,潘岩是一個(ge) 出身普通、學曆普通的“平凡”青年。兩(liang) 百多份簡曆已讀未回,入職三天被勸退“三連”,還有來自未來老丈人的委婉“反對”等等,都是一個(ge) 都市青年成長陣痛的真實再現。
對於(yu) 這樣“反套路”的角色設定,郭麒麟表示,“如果是一個(ge) 大帥哥往那一站,所有事都擺平了,這戲還用看嗎?就得是我這樣的人,在這樣一個(ge) 環境裏,反而大家都會(hui) 很好奇,從(cong) 一開始就能抓住觀眾(zhong) 的眼球。”在郭麒麟看來,律師不應該僅(jin) 僅(jin) 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形象,很多小律師頻繁地奔波於(yu) 家庭、公司,去忙活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平凡之路》播出之後,很多觀眾(zhong) 都認為(wei) 郭麒麟是在本色出演,二者身上有許多相通之處。對此,郭麒麟也深以為(wei) 然,他說道:“潘岩確實和我本人比較像,甚至可以說就是郭麒麟的‘化名’。而且我也非常願意把我自己對待社會(hui) 、工作和職場的一些看法揉到他身上。”郭麒麟表示,飾演潘岩自己也藏了一點私心,他能理解潘岩的很多做法,也會(hui) 把自己的情緒價(jia) 值帶到角色中去,“與(yu) 其說我在表演,不如說是我們(men) 合二為(wei) 一”。
熱衷深耕小人物
此前,郭麒麟曾在不同場合表達過自己對“小人物”的熱愛。“現階段我還是先深耕小人物,因為(wei) 我這個(ge) 年齡段演小人物的還不太多,沒人跟我搶。”郭麒麟開玩笑地說,“如果今年不需要我這樣的,我就歇會(hui) 兒(er) 說相聲去,明年我再來,我這也算是多棲發展了。”
之所以熱衷於(yu) “小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wei) 這些角色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他自己成長的痕跡,而這些相似之處,也讓他的表演更如魚得水。“我覺得越有生活氣息的身份,對我們(men) 的表演來說可能更有幫助。您真來一個(ge) 精英,我沒見過,不知道他天天怎麽(me) 生活的,我演不出來。”郭麒麟表示。
演員的成長總是伴隨著不同的聲音,對郭麒麟來說也是如此。對“小人物”的出色演繹,有人認為(wei) 是本色出演、接地氣,但也有人認為(wei) “戲路太窄”“發展受限”。對於(yu) 外界的這些爭(zheng) 議,郭麒麟卻表現得相當通透,他坦言:“我不著急突破,我甚至覺得一個(ge) 演員如果有一個(ge) 深入人心的角色,他這一生就是成功的,所以如果有一個(ge) 能讓大夥(huo) 記住的,我就挺高興(xing) 的。”
童年女神演親(qin) 媽
《平凡之路》中,郭麒麟和牛莉這對“母子”的對手戲非常出彩。以他們(men) 的相處模式為(wei) 參照,有關(guan) 親(qin) 子相處、代際溝通等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引發觀眾(zhong) 熱議。劇中,牛莉飾演的唐美豔是潘岩最忠實的“粉絲(si) ”,用觀眾(zhong) 的話說,那就是對兒(er) 子有一種“蜜汁自信”。在這部劇中,相聲演員和小品演員之間,碰撞出了一種奇特的火花。
“牛莉老師可是我小時候的女神,我那會(hui) 兒(er) 覺得牛老師可太美了!”談到與(yu) 牛莉的合作,郭麒麟不吝讚美之詞,“牛莉老師有著很深厚的舞台表演經驗,能隨時感知周圍的情況和觀眾(zhong) 的心情,內(nei) 心節奏感非常強,和她一起演戲非常舒服。”
至於(yu) 觀眾(zhong) 頗為(wei) 感興(xing) 趣的郭家父子的親(qin) 子關(guan) 係話題,郭麒麟則表示,與(yu) 潘岩、唐美豔相比還是很不一樣,“首先,我不可能管郭老師叫大哥,因為(wei) 這是我內(nei) 心不接受的,可能這也跟我從(cong) 小的教育有關(guan) 。”不過,郭麒麟也表示,雖然父親(qin) 郭德綱是出了名的“嚴(yan) 父”,但隨著自己年齡和閱曆的增長,他和郭德綱的父子關(guan) 係正在發生一種“有趣”的變化。“尤其是我已經27歲了,現在也常常在家做一些所謂的沒大沒小的事情,這其實也是我們(men) 父子關(guan) 係更加親(qin) 密的一種表現。”郭麒麟說道。
文/本報記者 楊文傑(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