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物聯網助力中國“銀發族”探索自由年輕式“享老”

發布時間:2023-05-18 16: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無錫5月18日電 (記者 周兆軍(jun) 申冉 朱曉穎)閑暇時,可作為(wei) “時間銀行”的誌願者積攢“時間貨幣”,等自己需要幫助了,再從(cong) “銀行”兌(dui) 換物品或“跑腿”服務;不管是居家,還是在養(yang) 老院、社區中心頤養(yang) 天年,都能通過所在地的大數據平台發單,由最近的對口機構派遣專(zhuan) 業(ye) 人士解決(jue) 所需……中新社記者17日在位於(yu) 江蘇無錫的中國物聯網國際創新園,探尋中國“銀發族”養(yang) 老的更多可能與(yu) 選擇。

  當前,中國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醫療護理和長期照護需求顯得十分迫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達到2.8億(yi) ,占總人口的19.8%,且還在不斷增長。

  中國物聯網國際創新園,是國內(nei) 首個(ge) 國家級物聯網區域品牌試點園區,聚焦以傳(chuan) 感器、智能硬件係統為(wei) 核心的物聯網產(chan) 業(ye) 。在這裏,從(cong) 算法到應用,從(cong) 軟件到硬件,物聯網技術讓“服務老人”這件事變得更可觸可感。

  在無錫民政部門牽頭搭建的無錫市智慧養(yang) 老管理服務雲(yun) 平台上,實時滾動著172家養(yang) 老機構、1384家社區居家服務中心的養(yang) 老服務信息。近年來,已累計服務37餘(yu) 萬(wan) 人(次),累計服務工單750餘(yu) 萬(wan) 條。

  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博士、江蘇中科西北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蒙表示,平台現已經迭代到“3.0版本”,目前正基於(yu) 數據底座研究AI管理服務模型,以實現數字驅動的養(yang) 老管理服務智慧模式,相關(guan) 成果已推廣到全國42個(ge) 城市。

  硬件的創新應用,讓關(guan) 愛老人有了更多智能抓手。“我們(men) 率先將毫米波雷達技術集合在輕便的黑匣子裏,將其安裝在房間內(nei) ,達到非接觸感知、不侵犯隱私、精準防控老人摔跤的效果。對養(yang) 老機構中需24小時監護的失能老人,我們(men) 設計了基於(yu) 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床墊,監護他們(men) 的呼吸、心率,一有異常,護工手機會(hui) 接到告警。”王蒙介紹。

  在王蒙看來,物聯網技術能夠助力中國“銀發族”探索自由年輕式“享老”:通過數字技術和工具,打造共享平台,縮小甚至消弭老年人數字鴻溝,讓他們(men) 感到自由、安全,保有健康、年輕的心態,與(yu) 信息社會(hui) 互聯互通。(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