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半年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為曆史同期最多

發布時間:2023-07-13 15:33:00來源: 人民日報

  漢江水穿秦嶺潤澤關(guan) 中,引漢濟渭調水工程黃金峽水利樞紐下閘蓄水。河北省雄安幹渠工程開工,將從(cong) 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新建輸水線路,“世紀工程”服務“千年大計”。近期,一係列重大水利工程迎來關(guan) 鍵節點,國家水網規劃建設取得曆史性進展。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水利項目1.76萬(wan) 個(ge) 、投資規模7208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多3707個(ge) 、投資規模多1113億(yi) 元,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為(wei) 曆史同期最多。

  國家水網是國家基礎設施體(ti) 係的重要組成,是係統解決(jue) 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我國的基本水情就是夏汛冬枯、北缺南豐(feng) ,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很不均衡。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能充分發揮超大規模水利工程體(ti) 係的優(you) 勢和綜合效益,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國家水安全。

  築牢主骨架,打通大動脈,增強水資源的調控能力和供給能力。南水北調中線後續工程引江補漢不斷推進,三峽水庫與(yu) 丹江口水庫將相連相通。用好用足南水北調東(dong) 、中一線工程供水能力,東(dong) 、中線一期工程累計向北方調水超620億(yi) 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5億(yi) 人。一張循環暢通的國家水網,為(wei)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建灌區、暢渠係,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河套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工程建設不斷推進,“十四五”期間改造灌溉麵積298.9萬(wan) 畝(mu) 。湖北省荊州市太湖港灌區新建擴建工程開工,灌區灌溉麵積將擴大至41.37萬(wan) 畝(mu) 。灌區工程是發展農(nong) 業(ye) 灌溉、保障糧食生產(chan) 的重要基礎設施。“十四五”期間水利部將對120多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項目完成後,預計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麵積約8800萬(wan) 畝(mu) ,新增年節水能力約70億(yi) 立方米。

  築堤壩、建水庫,全麵提升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將曆史性地解決(jue) 淮河下遊泄洪不暢的問題。鄱陽湖康山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將進一步完善長江中下遊防洪體(ti) 係,切實提高鄱陽湖乃至長江流域整體(ti) 防洪能力。當前,我國七大流域基本形成了以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為(wei) 主要組成的防洪工程體(ti) 係,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防洪安全保障。

  水利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錨定國家水網建設的總體(ti) 目標,深化工程前期工作,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構建“係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不斷釋放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流域防洪減災、水生態係統保護等綜合效益。

  本報記者 王 浩 李曉晴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