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尼媒體如何架起兩國合作“連心橋”?
中新社雅加達11月15日電 (記者 李誌全)“同兩(liang) 國將近十七億(yi) 人口當中廣大的讀者群需求相比,我們(men) 對彼此的介紹和報道還是太少了,所提供的信息量也遠遠不夠。”中國公共外交協會(hui) 副會(hui) 長胡正躍15日在雅加達表示,中印尼媒體(ti) 要整合資源、暢通渠道、創新形式,讓兩(liang) 國廣大讀者看到更多客觀、真實和第一手的新聞信息。
在當天舉(ju) 行的2023年中國—印尼媒體(ti) 論壇上,與(yu) 會(hui) 嘉賓圍繞媒體(ti) 如何架起兩(liang) 國之間合作的“連心橋”,助力“一帶一路”倡議開啟下一個(ge) 金色十年,直抒胸臆。
“我們(men) 要著力改變通過第三方報道解讀對方的傳(chuan) 統模式。”在胡正躍看來,中印尼雖然是隔海相望的鄰居,但卻極需增進相互了解。兩(liang) 國媒體(ti) 應在服務於(yu) 增進相互理解方麵發揮積極作用。
印尼安塔拉通訊社新聞總監伊爾凡·朱奈迪(Irfan Junaidi)表示,希望通過加強兩(liang) 國媒體(ti) 的合作,印尼和中國能夠建立起亞(ya) 洲視角,從(cong) 而平衡目前由西方媒體(ti) 視角主導的信息空間。
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孔鉉佑認為(wei) ,中印尼兩(liang) 國有共性的特點,也有不同的差異,但實現各自民族複興(xing) 是我們(men) 的共同追求,是彼此最大的共同點。雙方完全可以基於(yu) 這一共同點,秉持和而不同,和合與(yu) 共的精神,在構建高質量傳(chuan) 播體(ti) 係方麵攜手深入探索,正麵引導兩(liang) 國社會(hui) 對中印尼未來合作的預期,給兩(liang) 國民眾(zhong) 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是中印尼兩(liang) 國建立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十周年,是親(qin) 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提出十周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提出十周年。
中國駐印尼大使陸慷希望中印尼媒體(ti) 以這四個(ge) 十周年為(wei) 契機,“講好三個(ge) 故事”,即:講好促進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故事;講好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的故事;講好深化合作、共建命運共同體(ti) 的故事。
“我希望,中印尼兩(liang) 國媒體(ti) 攜手合作,傳(chuan) 遞真實、客觀、公正的聲音。”陸慷說。
論壇主題為(w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建設中印尼命運共同體(ti) ”。孔鉉佑認為(wei) ,基於(yu) 過去十年的經驗,我們(men) 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來十年中印尼關(guan) 係將會(hui) 走得更好、更穩、更遠,從(cong) 而迎來更加生動、更具活力的黃金時代。
伊爾凡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夠進一步擴大印尼和中國媒體(ti) 間的合作,讓兩(liang) 國關(guan) 係在未來更加緊密。
印尼主編論壇主席阿裏芬(Arifin Asydhad)說,希望今天的媒體(ti) 交流不僅(jin) 僅(jin) 是技術問題的討論,還能夠借此進一步增進兩(liang) 國人民之間的了解。
“未來十年是中印尼關(guan) 係提質升級,換擋提速的重要機遇期……使之更好地造福兩(liang) 國,惠及亞(ya) 洲,這是我們(men) 這一代人的責任。”孔鉉佑說,相信在座的中印尼媒體(ti) 不僅(jin) 意識到了肩負的責任,更重要的是也意識到必須從(cong) 今天做起,不然我們(men) 今天的討論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