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遇到鄰居噪聲擾民怎麽辦?看看他們有什麽招

發布時間:2024-03-01 15:45: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編者按:終於(yu) 又要到周末了,想好怎麽(me) 安排你的休息日了嗎?是不是想要先宅家睡到自然醒?不知道你有沒有過大好的周末時光卻被樓下的施工聲、汽車的噪聲、孩子的嬉鬧聲破壞的經曆?其實,這個(ge) 問題也算是國際性的生活難題。尤其是來自鄰居的噪聲會(hui) 給我們(men) 造成很大困擾,不僅(jin) 被吵醒,還會(hui) 影響心情、給身體(ti) 帶來不適。

  不論是身居國內(nei) 還是國外,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過被噪聲滋擾的經曆。關(guan) 於(yu) 這個(ge) 不太好處理的難題,本期讓我們(men) 看看幾位作者在鄰居噪聲問題上都發生過哪些故事,不同的國家對噪聲處理又有什麽(me) 規定呢?

  在英國,受到噪聲滋擾如何維權?

  大家都知道英國人的啤酒文化、足球文化、Party文化,許多人一旦酒精上頭,或是看足球比賽看到興(xing) 奮點等等,就難免情緒不受控製,或大聲嚷叫,或隨著音樂(le) 跳動歌唱。嬉笑怒罵,在本就喧鬧的白天裏對大家的日常生活不會(hui) 有過多的影響,但到了夜深時分,當整個(ge) 城市安靜下來時,這些聲音就顯得格外刺耳,會(hui) 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大家的休息及第二天的工作或學習(xi) 狀態。

  任何時段的噪聲都可能被判定為(wei) 滋擾

  首先,我們(men) 先從(cong) 英國的法律層麵了解一下英國對於(yu) 滋擾的定義(yi) 。

  滋擾分為(wei) 私人滋擾和公共滋擾。私人滋擾侵犯了不動產(chan) 的權益。它包括對原告正常使用土地的嚴(yan) 重幹擾。私人滋擾通常是噪聲、氣味,或對其財產(chan) 的侵占、實際損壞等。滋擾可以是不作為(wei) ,也可以是主動的行為(wei) 。

  公共滋擾則是指對大眾(zhong) 造成嚴(yan) 重危害,從(cong) 2022年起,公共滋擾主要是針對個(ge) 人參加遊行示威活動。與(yu) 滋擾相關(guan) 的法律分別是:案例法範疇和成文的法律法規或者侵權法和刑法。

  1.案例法範疇

  滋擾屬於(yu) 侵權法的範疇,由於(yu) 英國很多法律不是寫(xie) 下來的法典,而是沿襲之前的案子的判罰結果,這種方式被稱為(wei) 案例法。屬於(yu) 侵權法範疇的案件,基本都是沿襲之前的案子來判。

  2.成文的法律法規

  除了案例法,和滋擾最相關(guan) 的法律條文是1990年頒布的《環境保護法案》。這個(ge) 多用於(yu) 刑法。所以,滋擾可以去民事法庭以侵權法來起訴對方,也可以去刑事法庭來起訴對方。

  具體(ti) 到噪聲滋擾,無論是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任何時段的噪聲,都有可能算得上是滋擾,當然不同時間段,以及不同地理位置,判斷是否構成噪聲滋擾的標準並不一樣。發生在午夜的噪聲更容易被判定為(wei) 滋擾。

  處理噪聲滋擾問題是費時、費力、費神的過程

  第一次發生噪聲滋擾,可以與(yu) 鄰居打個(ge) 招呼,私下解決(jue) 。

  第二次,同一個(ge) 人/同一戶人家中發生同樣的噪聲滋擾的情況,則可以投訴到地方委員會(hui) 。尤其是針對發生在午夜的派對,大部分地區的地方委員配備有夜間值班人員,會(hui) 立刻過來要求對方停止滋擾。不過有些委員會(hui) 卻沒有這種幹預機製。

  至於(yu) 警察,一般情況下,若發出噪聲的群體(ti) 沒有吵架、打架等行為(wei) ,警察不會(hui) 出警。所以這就導致有些城市的居民,在遭遇午夜派對的時候,如果私下勸說無效,就隻能自己忍受。

  而沒有夜班製的委員會(hui) ,會(hui) 在接到市民投訴後,在工作時間內(nei) 處理。一般情況下,委員會(hui) 會(hui) 給製造噪聲的人發去書(shu) 麵通知。也會(hui) 通知投訴的人,安裝噪音監控App。

  在委員會(hui) 介入處理後,若噪聲滋擾繼續,他們(men) 則會(hui) 采取進一步行動。

  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會(hui) 登門親(qin) 自查看噪聲情況,或者安裝一個(ge) 記錄儀(yi) 。如果工作人員幾次勸說後,噪聲製造方依然不改,委員會(hui) 則有權給對方一個(ge) “噪聲消除通知書(shu) 。“若噪聲製造方不遵守這個(ge) 通知書(shu) 的內(nei) 容,就會(hui) 被罰款。

  雖然這看起來像是一條光明大道,但是走起來卻沒那麽(me) 順暢。

  由於(yu) 委員會(hui) 噪聲滋擾的處理時效是3個(ge) 月,但若遇到狡猾的鄰居,他們(men) 則會(hui) 在第一次收到通知的時候就“偃旗息鼓”,等待3個(ge) 月,等處理時效一過,便又開始鬧騰了,於(yu) 是之前所有努力都白費了,一切又重新回到原點。

  那麽(me) 是不是就沒辦法“治”這些人了呢?

  還有一種辦法,是訴訟途徑,分為(wei) 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可以嚐試到郡法院或者高等法院起訴,以侵權法來告對方,勝訴後,你將能拿到一個(ge) 噪聲消除令,以及賠償(chang) 。目前對於(yu) 噪聲滋擾造成的精神/心理創傷(shang) 的賠償(chang) 。

  也可以把對方告上裁判法院,是英國式法律製度之下的最初級的刑事法院,負責裁判較輕微的罪行,以違反環境保護法來起訴。

  如果勝訴,則可以拿到法庭的噪聲消除令,同時法庭有可能對對方罰款;或者在違反噪聲消除令的時候罰款。一旦被罰款,是會(hui) 留下犯罪記錄的。

  一般來說,把對方告到裁判法院可以自己搞定,但如果告到民事法庭,則會(hui) 產(chan) 生比較高昂的律師費。

  在對付噪聲滋擾的過程中,請注意記錄發生時間、時長、什麽(me) 原因產(chan) 生的噪聲、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分貝數(雖然這個(ge) 不是判定是否是滋擾的關(guan) 鍵),以及記得錄音取證。

  房東(dong) 和租客等不同身份的住戶有不同途徑可以尋求幫助

  如果你是承租人,在進行例行投訴到委員會(hui) 的操作後,還可以聯係你的房東(dong) ,也就是土地的永久擁有者,房東(dong) 有義(yi) 務幫你處理噪聲滋擾,如果房東(dong) 不作為(wei) ,你可以把房東(dong) 投訴到住房監察員辦公室。

  如果你投訴成功,房東(dong) 將需要賠償(chang) 。住房檢察員辦公室的網站上也有針對噪聲擾民的調查研究,以及具體(ti) 的賠償(chang) 案例。

  如果製造噪聲的是你鄰居的租客,那麽(me) 你可以投訴到他的房東(dong) 那裏去。從(cong) 侵權法上來說,房東(dong) 有責任管理好自己的租客,不對鄰居造成滋擾。如果房東(dong) 不履行好這份職責,雖然你無法在地方法院上起訴他,但是你可以嚐試在民事法庭上在侵權法的範疇內(nei) 起訴他。

  如果開派對製造噪聲的家庭中有孩子,還可以同時將這個(ge) 情況報告給社工,他們(men) 會(hui) 出麵維護孩子的權益。

  除此以外,對於(yu) 十分過分的房東(dong) ,可以把他舉(ju) 報到委員會(hui) ,他們(men) 有權把不作為(wei) 的房東(dong) 告上法庭,申請禁製令。這將能夠直接禁止房東(dong) 出租這套房子,或者委員會(hui) 來接管出租事宜,當然收入也是委員會(hui) 的。

  英國一些民眾(zhong) 對噪聲滋擾的態度有些“扭曲”

  許多人可能不了解,噪聲滋擾也是反社會(hui) 行為(wei) 的一種。2023年初,英國政府發布了反社會(hui) 行為(wei) 治理計劃。雖然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有了,卻架不住部分地方政府和警察的不作為(wei) 。

  某網站上有一位英國老太太講述了自己遭到鄰居的噪聲滋擾長達30年之久的經曆。

  這位老太太所經曆的已經不僅(jin) 僅(jin) 是噪聲困擾了,完全是反社會(hui) 行為(wei) 。警察本應該及早向法庭申請禁令。但顯然,過去30年警察啥也沒做。

  我也聽說過很多案例,被滋擾的人深受其害,而漫長的投訴、訴訟過程又加重了受害者的心理負擔,所以很多人選擇賣房、搬家。

  但從(cong) 我個(ge) 人的經驗來說,英國一些民眾(zhong) 對噪聲滋擾的態度,尤其是午夜派對的態度,有點扭曲。比如許多人認為(wei) ,既然睡不著,就加入他們(men) 吧。但是對於(yu) 第二天要上班、上學的人來說,鄰居的一次通宵派對所造成的睡眠剝奪,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都會(hui) 造成不小的損害。特別是對於(yu) 那些脆弱的人,比如老人、小孩、病人,尤其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悸、頭疼、焦慮、抑鬱會(hui) 接踵而至。

  更何況,能通宵派對的人,肯定不會(hui) 通宵一次就善罷甘休。若再加上委員會(hui) 和警察的不作為(wei) ,縱容了他們(men) ,那麽(me) 他們(men) 會(hui) 一次又一次地通宵。這將導致受害者請假,看家庭醫生,無形中不僅(jin) 給NHS(國民醫療服務體(ti) 係)增加了負擔,也降低了社會(hui) 的生產(chan) 效率。 甚至導致受害者休病假在家,拿病假福利,更是加重整個(ge) 社會(hui) 的負擔。

  英國近幾十年還有哪些和噪聲有關(guan) 的法律

  一、1996年頒布的噪聲法闡述了晚11點到早7點之間的噪聲,委員會(hui) 需要如何處理。我覺得這條法律需要更新了,噪聲受害者需要的是立即處理。

  二、1994年頒布的審判與(yu) 公共秩序法主要闡述了晚上在露天的條件下,在20人或超過20人的聚會(hui) 中大聲播放音樂(le) ,警察是要去驅逐的。

  這兩(liang) 條法案闡述了晚上9點後禁止在街道上使用音響設備播放音樂(le) 的規定。 文/Min

  鄰居太吵了不想忍?在法國你可以這樣“拿捏”他

  鄰裏之間的噪聲問題一直是長期存在的敏感話題,相信很多在法國居住過的人都深有體(ti) 會(hui) ,常常因為(wei) 鄰居太吵了而備受折磨。根據法國有關(guan) 部門的數據,將近三分之二的法國人深受鄰裏噪聲的毒害。

  刑法中明確鄰居有重複、強烈且持續不斷的聲音就算違法

  法國法律規定,無論節假日還是工作日,晚上10點到早上7點,出現任何過量分貝的聲音都視為(wei) 噪聲。

  法國的刑法第R623-2條也明確寫(xie) 出,當鄰居製造的聲音具有重複、強烈且持續不斷的這些特質時,他們(men) 就已經違反了法律。

  在法國遇到製造噪聲的鄰居應該怎麽(me) 辦?

  第一步:直接叩響鄰居的大門,友善地進行提醒。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你話說得足夠友善,表現出適量的大度,對方也就不好意思反駁你。雖然說被噪聲影響的是我們(men) ,但為(wei) 了不製造多餘(yu) 的麻煩,勸大家還是忍一時風平浪靜。

  法國城市規範部門曾表示,和平談判的方式是有效的,可以解決(jue) 90%與(yu) 噪聲有關(guan) 的爭(zheng) 議。

  第二步:如果你的鄰居是個(ge) 非常強硬的對象,無論你怎麽(me) 說就是無動於(yu) 衷的時候,你可以給他們(men) 寄一封信,注意是掛號信,能收到回執的那種,以防日後真的要對簿公堂時能拿出一份證據來。

  信的內(nei) 容無非也是好意勸說他們(men) 不要製造過多噪聲,同時也告知一下公寓管理員,讓他知曉此事。而且最好集合一下其他的鄰居,因為(wei) 噪聲這麽(me) 大,影響的肯定不是你自己。在多人的壓力下,相信鄰居肯定會(hui) 有所收斂。

  最後一步:在經曆了前兩(liang) 個(ge) 階段,依舊不予配合的硬茬鄰居,非但不會(hui) 有所收斂,還會(hui) 因為(wei) 你的勸說將噪聲製造得更大,這時候隻能選擇報警+上法庭了。

  不堪噪聲時可報警甚至能開出上百歐元的罰款

  報警是最有效率的方法,隻要鄰居在晚上10點到早上7點製造噪聲,都可以直接給警察叔叔打電話。警察叔叔會(hui) 給他們(men) 開出68-180歐不等的罰款。

  至於(yu) 上法庭,還要深思熟慮,做好準備工作。我們(men) 要在鄰居製造噪聲時用手機或其他方式錄下來,加上第二階段寄過的回執信,與(yu) 噪聲製造者交談時的錄音和向警察舉(ju) 報的證明等等。當然,除了這些證據,我們(men) 還需要了解各個(ge) 地區的法律法規文件。

  但是安心啦,大多數的噪聲問題,前兩(liang) 步就能解決(jue) 個(ge) 八九不離十,畢竟誰都不想天天往法院跑。文/MM

  在對噪聲無比嚴(yan) 格的德國,嬰兒(er) 半夜哭鬧算擾民嗎?

  噪聲汙染與(yu) 空氣汙染、水汙染並列當今世界三大環境公害。德國是個(ge) 對噪聲特別不能容忍的國家,自從(cong) 上世紀中葉起,就陸續出台了很多防治噪聲汙染的法律法規。

  “休息時間”內(nei) 居民須保持安靜其間放音樂(le) 超35分貝也算噪聲

  在德國,每天22:00-次日6:00是所謂的“休息時間”,居民必須要保持安靜,不然小心鄰居一個(ge) 報警電話打過去,警察分分鍾找上門來。

  以下這些行為(wei) 都是不被允許的:開派對、演奏樂(le) 器、放音樂(le) 超過35分貝、大聲交談或吵架、使用電氣電動設備(比如除草機、吸塵器、鑽孔機)、狗狗亂(luan) 叫……

  雖然德國關(guan) 於(yu) 噪聲的規定很嚴(yan) 格,但確實有一個(ge) 例外。

  沒人能剝奪嬰兒(er) 哭鬧的權利嬰兒(er) 哭鬧被認定為(wei) “自然聲”

  嬰兒(er) 才不管你什麽(me) 休息時間,他們(men) 隻認自己的時間——不管是午夜還是清晨,都有可能響起他們(men) 劃破天際的哭聲和喊聲,穿透耳膜,直達靈魂。很多新手父母擔心會(hui) 因此跟鄰居鬧矛盾,甚至被房東(dong) 以此為(wei) 由解約。不過,在德國這種擔心是多餘(yu) 的。

  雖然各聯邦州的規定不盡相同,但無論在哪兒(er) ,嬰兒(er) 的哭鬧都不受“休息時間”的限製。不管他們(men) 什麽(me) 時候哭,不管他們(men) 哭得多大聲,居民都必須接受和容忍。

  嬰兒(er) 的哭鬧被認為(wei) 是一種與(yu) 年齡相符的、暫時性的行為(wei) 。他們(men) 真的控製不住自己,他們(men) 的父母通常也無能為(wei) 力。

  不隻是嬰兒(er) ,根據德國《聯邦排放控製法》,嬰幼兒(er) 和兒(er) 童製造的噪聲對環境無害,在法律意義(yi) 上並不被認為(wei) 是噪聲,而是屬於(yu) 自然聲,因此不適用任何噪聲管理條例。

  當然,德國各地也曾發生過多起投訴兒(er) 童吵鬧的案例,不過法律大都站在孩子和父母這一邊:

  其中金句頻出,比如“公寓不是修道院,小孩也不能像小狗一樣被拴著”“你不能指望有一個(ge) 按鈕,按下去就可以讓孩子安靜”……

  德國社會(hui) 對嬰兒(er) 和兒(er) 童很包容還為(wei) 父母提供各種便利

  2018年,柏林一幢公寓樓裏,有人因為(wei) 鄰居家14個(ge) 月大女嬰哭鬧而報警。孩子的父母為(wei) 此很生氣,以孩子的名義(yi) 寫(xie) 了一封公開信:

  親(qin) 愛的鄰居你們(men) 好!

  我叫××,4月中旬搬來的。

  我現在14個(ge) 月大了,這兩(liang) 個(ge) 星期剛開始走路。有的時候不怎麽(me) 順利(我想我的腳太大了),我會(hui) 摔跤然後哭起來。有的時候我心情很糟糕,想大聲喊出來。比如我一點也不喜歡換尿布,所以我才會(hui) 發脾氣。

  不過,我對此一點也不擔心,因為(wei) 根據很多法律,我想叫多大聲都可以!這幾天實在太熱了,媽媽特地打開了窗子,可不知怎的我還是覺得熱,所以才哭鬧的。

  我有一個(ge) 很漂亮的粉紅色房間,歡迎你們(men) 來看看或者跟我玩,這樣我就能領著你們(men) 參觀了。

  昨天那兩(liang) 個(ge) 穿製服戴手槍的警察挺古怪的,我不明白他們(men) 為(wei) 什麽(me) 到我家來,還問那麽(me) 奇怪的問題。

  所以我想問問:在這個(ge) 世界上,這座房子裏,大家都是這麽(me) 辦事的嗎?難道大家不願意互相交流嗎?

  初來乍到,請多指教!

  所以,即使是在喜歡清靜的德國,也沒人能剝奪嬰兒(er) 哭鬧的權利。每個(ge) 人都是從(cong) 嬰兒(er) 過來的,然而有的人常常忘記這一點。

  德國對嬰兒(er) 和兒(er) 童非常友好和包容,同時盡可能地為(wei) 他們(men) 的父母提供各種福利和便利,即使是在嚴(yan) 肅的學術場合也不例外,不少會(hui) 議和研討會(hui) 都可以提供小孩的托管服務。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在慕尼黑參加一個(ge) 大型國際會(hui) 議,與(yu) 會(hui) 者超過1500人。其中一個(ge) 媽媽,娃還不到一歲,在分會(hui) 場報告中途突然大哭。她趕緊起身離席,把娃抱去門口哄。

  不少人下意識地看過去,但很快又收回了目光。台上正在講話的大佬會(hui) 心一笑,隨後若無其事地繼續做報告;台下的聽眾(zhong) 會(hui) 心一笑,隨後若無其事地繼續聽報告。

  寶寶還在斷斷續續地哭鬧,媽媽怎麽(me) 都哄不好,隻好推門出去了;關(guan) 上門,會(hui) 議照常,所有人都不以為(wei) 意。在這樣寬鬆的環境下,無論是對嬰兒(er) 還是新手父母來說,都會(hui) 少一點壓力,多一點從(cong) 容吧。

  文/桂玫爾(現居德國)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