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場“無”與“有”的管理覆蓋
每一塊“飛地”,都有屬於(yu) 自己的故事。
每一塊“飛地”,都要找到管理的歸屬。
2020年4月起,一場自“淺”入“深”的發掘梳理、由“點”及“麵”的綜合治理、從(cong) “無”到“有”的管理覆蓋在津城有序有力展開──天津堅持人民至上原則,秉持曆史主動精神,把“飛地”基層社會(hui) 治理屬地化作為(wei) 推進市域社會(hui) 治理的重要切口,作為(wei) 密切聯係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的重要途徑,聚焦問題導向,采取科學方法,創新體(ti) 製機製,銳意攻堅克難,大力度集中根治“飛地”,積極破解基層社會(hui) 治理職責交叉、責任不清和治理真空等問題,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267天,不舍晝夜,清倉(cang) 見底。天津算陳年賬,算民心賬,算長治久安的政治賬,涉及中心城區6個(ge) 區、環城4個(ge) 區,546處“飛地”平穩“著陸”、“倦鳥”歸林,逐一明確屬地“責任田”,夯實了黨(dang) 的執政根基和基層基礎,堅決(jue) 築牢首都政治“護城河”。
不能讓“有故事”的“飛地”,成為(wei) 有事故隱患的“是非之地”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天津作為(wei) 超大城市,在加速現代化進程中,基層管理體(ti) 製同樣存在條塊分割、各自為(wei) 戰、權責脫節、效能不高等問題。“飛地”,指行政區劃和管轄權不統一地帶,是城市進化的產(chan) 物,是基層治理的難點,也是繞不過的時代考題。
前進村,就是一處“飛地”,地處北辰區,日常管理屬河北區,產(chan) 權則是鐵路部門。
上世紀50年代,北辰區普濟河道北、鐵東(dong) 路以西建起16排平房,最早搬入的是鐵路職工。於(yu) 秀安老人,當年就出生在這兒(er) ,仨月大時生了一場病,病後“前進”一步都難,再沒有離開過這裏。
老於(yu) 見證了前進村的變遷:當初,這裏像“世外桃源”──西邊挨鐵路,中間隔擋板,外頭風馳電掣,裏頭無聲無感。一年又一年,老住戶分批往外搬,租戶不斷往裏換,一起跟進的還有“圈占”,就連公廁、垃圾池都被砌平占了,問題漸漸多了起來。
買(mai) 趟菜,幾十米路,總有幾處臭水攔路,繞不掉。老於(yu) 出門穿的一雙係帶步鞋,濕了幹,幹了濕,幹脆不刷了,回家一扔,臭就臭著。環境差,誰住誰鬧心,最鬧心的是違建堆物,擠得路曲曲折折。
前進村出路難,難在“飛”著。“類似你家地,‘飛’人家地裏去了。”老於(yu) 感慨,想向上反映,但多方管轄職能交叉,不知哪事推哪扇門,就算碰對門,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問題接二連三。
每一塊“飛地”,都有不同的起源、不同的軌跡。當初,有多少美好的願望,如今,就有多少“成長的煩惱”。
──曆史上多次區劃調整,環城區一些地劃入中心城區,可城市化不徹底;
──在環城區開發的小區,頒發了緊挨的中心城區房產(chan) 證,即使中心城區管著,也缺乏法律支撐;
──環城區集中安置了中心城區拆遷的戶籍居民,安置地沒挨中心城區,配套跟不上;
──還有些責任不清地帶,例如單位產(chan) 、企業(ye) 產(chan) 等,配套不被認可,交的交不過去,接的沒接到手。久而久之出現管理“無主”問題,形成“飛地”亂(luan) 象。
陳年賬,盤根錯節;理舊賬,難上加難。共產(chan) 黨(dang) 人守的是人民的心,曆史交辦的,再難也接,接了就要辦好,不能讓“有故事”的“飛地”,成為(wei) 有事故隱患的“是非之地”。
2020年4月9日,市委常委會(hui) 擴大會(hui) 議聚齊了10個(ge) 相關(guan) 區的書(shu) 記、區長:
“有困難嗎?”
秒針嘀嗒作響,心氣兒(er) 驟然升騰。
“好,都沒問題。”
……
“要從(cong) 夯實黨(dang) 的執政根基、打牢基層基礎的高度,從(cong) 踐行初心使命、為(wei) 人民謀福祉的高度,深刻認識解決(jue) ‘飛地’問題的重大意義(yi) 。”以上率下,壓實責任,再重的擔子也要用鐵肩膀扛起來。
擴大會(hui) 議當天,全市啟動“飛地”治理。時間的鍾擺,似乎驟然提速。
區裏主辦、市裏督辦。4月23日,督辦方案印發,明確總體(ti) 要求、基本原則、組織領導等。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市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體(ti) 製機製創新工作領導小組成立解決(jue) 我市“飛地”基層社會(hui) 治理屬地化有關(guan) 問題專(zhuan) 項工作組(以下簡稱“市專(zhuan) 項工作組”),市專(zhuan) 項工作組下設工作專(zhuan) 班(以下簡稱“市工作專(zhuan) 班”),8個(ge) 市級部門參加。治理任務涉及哪個(ge) 部門,哪個(ge) 上陣,最終增加到11個(ge) 部門。
方案還給出進度安排,5月10日前深入排查核實,月底相關(guan) 區成立各區的工作專(zhuan) 班等。5月10日“交作業(ye) ”,全市總計排查出“城中村”、接壤的“插花地”、不接壤的“插花地”、責任不清地帶四類“飛地”546處。
定下時間表,明確作戰圖,攻堅戰全麵打響。
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最大的理,想清這個(ge) 理,“飛地”就必須治理
“飛地”從(cong) 哪裏來?把曆史的難題留給曆史。
“飛地”歸哪裏管?現實的課題必須直麵回應。
“基層社會(hui) 治理屬地化是總原則”一錘定音。市委下定決(jue) 心,“對症下藥”,徹底根治“飛地”問題。
屬地化總原則,就是行政區劃所在區承擔起本地區基層治理、服務、管理責任,應管盡管。曆史遺留問題,原區原單位解決(jue) 。
四類“飛地”,分類施治──
城中村,落實屬地管轄權,依法依規推進撤村建居。
責任不清地帶,落實權屬單位責任,明確屬地基層組織管理責任。
治理“插花地”,“‘藥’兩(liang) 種,要麽(me) ‘線’調過去,要麽(me) 調過來。”市工作專(zhuan) 班辦公室人員打比方。
線,一指行政區域界線,一指管轄權。“接壤,A和B挨著,A管著,都認可,但地在B內(nei) 。方法就是,接壤了把‘線’依法調到A。不接壤,管轄權該歸位的歸位。”
調“線”要尊重曆史現實、方便管理,更要“順百姓的意”。拿不接壤“插花地”雙環邨來說,管轄權從(cong) 中心城區劃到環城區,全國沒先例,相關(guan) 區和部門把人民利益舉(ju) 過頭頂,提出“三籍不變”建議:房產(chan) 登記、戶籍、學籍不變。會(hui) 不會(hui) 產(chan) 生新的職責不清?擬定協議,反複論證,責任誰擔,一一寫(xie) 清。若有特例,加上“兩(liang) 辦對兩(liang) 辦”問題解決(jue) 機製,區委辦公室對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對區政府辦公室。
“飛地”治理,前進村是開頭,開頭就啃“硬骨頭”。
2020年5月16日,前進村清理整治指揮部成立。清理、整治、歸位刻不容緩,北辰區天穆鎮“接令”接管。北辰區、河北區迅即交接行政、治安管轄權。市級層麵幾次跑北京,找產(chan) 權單位溝通。……“雷霆之勢,3萬(wan) 多平方米違建10多天拆完。”天穆鎮人大主席、前進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闞勝勇,帶領黨(dang) 員突擊隊重溫入黨(dang) 誓詞,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拆違前,隊員分組入戶摸底。
月落日升又一天,擋板忽地拆了,前進村豁然開朗。
多年憋屈,一朝難平,沒真情實意拆得了真牆拆不了心牆。老人們(men) 做夢都沒想到“公家”上門給理發。大娘套披肩坐炕頭,“盼呐盼呐盼來啦”,說著說著,眼淚嘩嘩;理著理著,大夥(huo) 兒(er) 眼窩都變淺了。
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別人離遠遠的,前進村“新管家”遼河園社區幹部天天走訪,“得管,她家真困難。”
“困難”,緊緊抓到各組手裏。周末,闞勝勇手機鈴響,李家大哥打來電話,對方申請廉租補貼的事行了,他媳婦得再找自己問問,“拆違中沒錢找住處的,前期我們(men) 湊點兒(er) ,後期能享受的政策都幫他們(men) 用足。”闞勝勇說,能解決(jue) 的,區級層麵基本解決(jue) 了,沒招了,就用上“吹哨報到”,喊市級部門處置,還不行,直通市領導……
到6月8日,違建變綠地,在無一處補償(chang) 的情況下無一人上訪。眼瞅著公廁有了,路直了、寬了、幹淨了……老於(yu) 終於(yu) 氣順。如今回訪,憶及清理整治,老人依舊“沒半點兒(er) 不滿意的”。
風雨若同舟,“三尺寒冰”能焐透。天津拿出整治資金1.6億(yi) 元、拆遷安置資金3.4億(yi) 元,用上了10個(ge) 區、11個(ge) 市級部門骨幹力量,壓實屬地責任、兜底民生保障。
治理期間,記者曾隨市工作專(zhuan) 班查訪組到前進村暗訪,走進倉(cang) 庫改建的指揮部,迎麵大字十分醒目──“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牆上掛著居民送的錦旗──“共產(chan) 黨(dang) 好”。
“飛地”治理,市委和市政府負首責、總責,相關(guan) 區負主體(ti) 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市級相關(guan) 部門密切配合。市級明確工作標準、建立督辦製度、督查驗收機製等。上下聯動,部門協同,“一盤棋”攻堅。各區黨(dang) 員突擊隊衝(chong) 鋒在前,“下看上,你看我,我看你,幹勁比拚,就沒甩手的。”
“飛地”治理,錘煉了幹部作風──
2020年9月,記者走進設在市委政法委的市工作專(zhuan) 班辦公室。一間屋,滿滿報結點位“答卷”,546個(ge) 點位“一地一冊(ce) 、一地一策、一地一檔”,4個(ge) 大櫃裏是待完善的,桌上是正在審的,還有已轉走督辦的。“是不是都落實要求了,不能光紙上見,要實地查去。”辦公室工作人員態度堅決(jue) 。
讀懂“實地”,才能讀懂“飛地”治理。市專(zhuan) 項工作組帶工作專(zhuan) 班、督辦組實地暗訪,各區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深入基層點位調研推動。“領導直插一線,與(yu) 我們(men) 一塊兒(er) 吃盒飯、一塊兒(er) 幹,感覺很不一樣。”遼河園社區幹部感慨。
“飛地”治理,摸清了基層隱患──
從(cong) 啟動治理,到年底“飛地”落地,267天一同摸爬滾打,接真地氣,就真接地氣。
接真地氣,就真出力。“過道,最窄處僅(jin) 容一人,萬(wan) 一著火,想跑都難。”東(dong) 麗(li) 區萬(wan) 新街接管沙柳北路64排時,時任街道黨(dang) 委書(shu) 記王雪冬剛到任,辦公室落了個(ge) 腳,就跟區領導衝(chong) 過去,“進去一看,立馬有了整治緊迫感。”64組消防器材、357個(ge) 煙感報警器放進去,垃圾堆物大清理,“一米過道”拓寬了……
“飛地”治理,密切了幹群感情──
河東(dong) 區擔起劉台片區治理屬地責任,不僅(jin) 管公共空間,“居民家中院落地磚、電表、塑鋼門窗,我們(men) 都給換新。”區專(zhuan) 班工作人員王風瀟說,“不要怕老百姓占便宜,裏外都幹淨,大家才能愛惜,衛生才能保持。”
做到“家”不算,還得細。“家家戶戶鋪地磚,我老頭偏不喜歡。”老伴兒(er) 身體(ti) 不好,情緒還差,眼瞅鋪到自家鋪不下去,劉慧英幹著急,“後來人家特意給鋪成石灰地。黨(dang) 和政府真心為(wei) 咱,咱不能在家幹坐。”她見工作人員沒熱水喝,就天天燒一大壺送去。
鳴蟬鳴、秋韻濃、雪漫漫,劉台風景三季變,劉大娘的熱水壺還了送、送了還……
“飛地”落地不停留於(yu) 責任落地,後續“精細化治理”永無止境
城市要發展,治理要精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
每座城市的發展,都是有機進化的過程。天津集中治理“飛地”,不是一勞永逸,而是用發展的辦法解決(jue) 前進中的問題,特別是像“繡花”一樣,既理清楚前半程的“區域歸屬”,更做好後半篇文章的“精細化治理”。
“絕不允許高樓大廈背後有棚戶區!”2017年起,天津啟動實施市區147萬(wan) 平方米棚改三年清零任務。三年棚改,紅橋是重頭。
和苑街,應棚改而生的街道。“這裏住的主要是紅橋區西於(yu) 莊等棚戶區改造定向安置居民,有了棚改才有了和苑。”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張淩說。
和苑街行政管理屬紅橋,地在西青,被歸為(wei) 接壤“插花地”。2020年底,和苑街行政區劃變更為(wei) 紅橋區,同時新納入和苑C地塊等。隨後,這處涉及3個(ge) 涉農(nong) 集體(ti) 經濟組織的市級掛牌督辦平房區,納入民康園社區管理。
針對“難中難”,開啟接、改、管,前兩(liang) 年前兩(liang) 步走完。58歲的劉豔芬在此住了20多年,早年“兩(liang) 大難”:一難是下雨積水,路麵積水比屋裏高。二難是飛線團團亂(luan) ,她記得有天晚上快到家了,突然頭被一根垂下的線撞了一下。“現在環境變好了,我特知足。”劉豔芬說。
“去年,這裏實施架空線路、積水點位和基礎設施專(zhuan) 項整治後,和苑C居民感受很深。”民康園社區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賈豔介紹。
“飛地”治理屬地化,“理”清楚行政區劃,是為(wei) 了“治”明白管理責任,從(cong) 以往不能“治”、不便“治”或不想“治”,到如今主動“上”、靠前“管”,堅決(jue) 扛起管理責任。
如今,紅橋區依托“三級平台、四級網格”,持續深化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十個(ge) 一”工作機製,和苑街作為(wei) 最早建成運行的試點區域,通過信息技術實現轄區內(nei) 人、地、事、物、組織全覆蓋。
“硬件提升了,可誰也不敢保證雨下大沒點兒(er) 積水,下一步就靠基層治理,隨時發現隨時清理。”民康園外鴻明道上,抬頭一組攝像頭。張淩說,“這樣的技防設施和苑有315部,如果發現積水,平台坐席可隨時呼叫有關(guan) 部門,網格員和居民也能上傳(chuan) 照片到平台處理。”
和苑街建立了7類誌願服務隊。民康園居民王桂鵬是為(wei) 老服務類誌願者。這天見著李大爺,“曬太陽呐,需要幫助嗎?”嘮完嗑,後填表,服務對象類別:獨居,顏色:黃色,聯係方式:見麵……“我們(men) 實施‘紅橙黃綠四色探視機製’,覆蓋新納入地塊老年人,確保重點人群有人問有人管。”王桂鵬說。
後續治理“要堅決(jue) 堅持抓到底”。有“主”了,工作順了,問題和難題不是停了歇了,而是壓實主體(ti) 責任、依法依規治理的新起點。和苑“答題”並非“特寫(xie) ”,和平、河西、南開、河北、津南等各相關(guan) 區點位“連連看”,“趕考者”不斷邁出新步子,群眾(zhong) 盼著奔著更好的日子。
“天津堅持人民至上,知重負重,以機製建設釋放治理動能,以雷霆之力砸‘虛焊’去‘淤結’。”深入研究過“飛地”的天津社會(hui) 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劉誌鬆認為(wei) ,“飛地”治理,治了“無主”,“理”出一條可複製推廣的超大城市治理路子。
“飛地”治理經驗受到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部委的關(guan) 注和推介。民政部在相關(guan) 報告中提到,天津市積極解決(jue) “飛地”問題,壓實了基層治理屬地責任,實現了基層黨(dang) 建和服務管理雙覆蓋,維護了行政區劃在治國理政中的法治權威。(記者 劉雅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