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勇立潮頭

發布時間:2022-08-15 16: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題: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勇立潮頭(這十年,總書(shu) 記這樣勉勵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開欄的話

  企業(ye) 作為(wei) 市場主體(ti) ,是經濟的力量載體(ti) ,是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yu) 者、就業(ye) 機會(hui) 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地方考察時,經常走進工廠車間、企業(ye) 一線,與(yu) 工人、技術人員、企業(ye) 負責人親(qin) 切交流,聽介紹、看產(chan) 品,問生產(chan) 、話經營,思對策、謀方略,勉勵廣大企業(ye)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本報今起推出“這十年,總書(shu) 記這樣勉勵企業(ye) 高質量發展”係列報道,跟隨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的足跡,回訪總書(shu) 記勉勵過的企業(ye) ,生動展現廣大企業(ye)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經濟思想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奮勇前行的積極成效,激勵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滿懷信心、團結奮鬥,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是必須邁過的坎,每個(ge) 產(chan) 業(ye) 、每個(ge) 企業(ye) 都要朝著這個(ge) 方向堅定往前走”;

  “自主創新是增強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實現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要勇於(yu) 創新、奮力拚搏、力爭(zheng) 一流,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加快建設一批產(chan) 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ye) ”;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統攬全局、高瞻遠矚,圍繞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論斷,作出一係列新部署、新要求,為(wei) 各地區各部門和各行各業(ye) 廣大企業(ye) 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牢記囑托,奮勇前行!走過非凡十年,中國經濟躍上新台階,中國企業(ye) 發展開啟新篇章——

  茁壯成長,規模更大。到2021年底,我國企業(ye) 數量增至4842.3萬(wan) 戶,比2012年增長1.7倍,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資產(chan) 規模翻番。500種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產(chan) 品產(chan) 量位居世界第一,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從(cong) 2012年的20%左右提高到2021年的近30%。

  生機勃勃,活力更足。鍛壓機、盾構機、發電機等國之重器接連下線,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捷報頻傳(chuan) ,5G、高鐵、新能源汽車等產(chan) 業(ye) 領跑全球……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企業(ye) 發展活力充沛、後勁十足。

  開拓進取,實力更強。4萬(wan) 多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4762家“小巨人”企業(ye) 、848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各懷絕技、攜手並進。一些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已經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具備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的良好基礎。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廣大企業(ye) 信心堅定、鬥誌昂揚,邁出高質量發展堅實步伐,合力開創更輝煌的未來。

  心無旁騖做實業(ye)

  “做企業(ye) 、做事業(ye) 不是僅(jin) 僅(jin) 賺幾個(ge) 錢的問題。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ye) ,這是本分”“要扭住實體(ti) 經濟不放,繼續不懈奮鬥,紮紮實實攀登世界高峰”

  400噸重、三層樓高,牽引力堪比和諧號動車組,今年3月,隨著自主研發的大噸位後驅剛性礦車XDE440下線,徐工機械成功摘得礦山設備這顆全球工程機械行業(ye) “皇冠上的明珠”。

  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也能無人駕駛。精準定位、智能操作、數據可視,廣西柳工去年發布的三款無人駕駛工程機械令全球同行眼前一亮。

  一件件國之重器,標注中國製造的鏗鏘步履,彰顯實體(ti) 經濟的十足底氣。

  “實體(ti) 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

  “要扭住實體(ti) 經濟不放,繼續不懈奮鬥,紮紮實實攀登世界高峰”;

  “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基礎,實體(ti) 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you) 勢的重要支撐”;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實體(ti) 經濟在我國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深刻闡明實體(ti) 經濟對於(yu) 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yi) ,為(wei) 振興(xing) 實體(ti) 經濟、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指明了努力方向。

  2017年12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徐工集團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時指出:“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ti) 經濟,抓實體(ti) 經濟一定要抓好製造業(ye) 。”

  “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指引和激勵著徐工機械向全球產(chan) 業(ye) 高峰不斷發起衝(chong) 擊。”徐工機械董事長王民說。一路攀登,去年,徐工機械在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中的排名從(cong) 2017年的第七升至第三,起重機械板塊登頂全球第一。

  2021年4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時強調:“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這麽(me) 大的國家,不可能搞虛的,也不可能單一化,基礎必須紮實。不管我們(men) 發展到什麽(me) 程度,都不能離開實體(ti) 經濟,不能忽視製造業(ye) 。”

  “總書(shu) 記的叮囑堅定了我們(men) 從(cong) 事基礎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推動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化升級的信心和決(jue) 心。”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說。如今,柳工裝載機八成零部件實現自主研發製造,去年企業(ye) 海外業(ye) 務收入突破50億(yi) 元,同比增長66%。

  實體(ti) 興(xing) ,國家強。我國經濟是靠實體(ti) 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ti) 經濟走向未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惟有不斷發展壯大實體(ti) 經濟,才能站穩腳跟、從(cong) 容不迫、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為(wei) 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對廣大企業(ye) 來說,心無旁騖、長遠打算,以恒心辦恒業(ye) ,才能贏得市場的認可、時代的饋贈,才能保持基業(ye) 長青、成就更多“百年老店”。

  “先進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一個(ge) 關(guan) 鍵,經濟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2018年10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

  “格力電器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找到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那就是始終不去賺快錢,而是持續投身製造業(ye) ,創造出領先世界的優(you) 質產(chan) 品。”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說。擁有35項全球領先技術,累計申請國內(nei) 外專(zhuan) 利近10萬(wan) 項,產(chan) 品遠銷1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憑借良好的產(chan) 品和服務,格力電器長年“領跑”我國家電行業(ye) ,讓世界愛上了“中國造”。

  2019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聽了安踏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丁世忠代表的發言,語重心長地說:“做企業(ye) 、做事業(ye) 不是僅(jin) 僅(jin) 賺幾個(ge) 錢的問題。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ye) ,這是本分。”

  現場聆聽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丁世忠深受觸動:“做實業(ye) 確實蠻不容易,一定要有定力。”近年來,國際市場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一些製造業(ye) 企業(ye) 特別是出口企業(ye) 遇到困難。安踏沒有轉行賺快錢,而是堅持做實業(ye) ,不斷加大主業(ye) 投入、提高研發投入,逐步成長為(wei) 全球第三大體(ti) 育用品集團。

  2012年至2021年,我國工業(ye) 增加值從(cong) 20.9萬(wan) 億(yi) 元增至37.3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6.3%,遠高於(yu) 同期全球工業(ye) 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速……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一家家企業(ye) 紮根實業(ye) 、耕耘實業(ye) ,推動實體(ti) 經濟在神州大地茁壯成長、枝繁葉茂,也在國際上贏得了更廣闊的市場。

  今年5月17日上午,載著近500台挖掘機、裝載機等產(chan) 品的中歐班列(長沙)首趟山河智能專(zhuan) 列出發駛往歐洲。這兩(liang) 年,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持續開拓國際市場,出口保持高位增長。2020年9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河智能公司考察時發表的重要講話言猶在耳:“我們(men) 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是關(guan) 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繼續擴大開放。”

  胸懷四海,擁抱世界。2021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ye) 達到56.7萬(wan) 家,其中民營企業(ye) 47.6萬(wan) 家,我國商品出口占國際市場的份額由2012年時的11%上升至15%。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一大工業(ye) 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今日之中國,發展根基更深厚,經濟底盤更牢固。

  自主創新攀高峰

  “中華民族奮鬥的基點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所有企業(ye) 都要朝這個(ge) 方向努力奮鬥”“企業(ye) 要發展,產(chan) 業(ye) 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

  廣東(dong) 潮州,世界最大陶瓷生產(chan) 出口基地,電子元件生產(chan) 企業(ye) 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瓷而興(xing) 。

  2020年10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這裏調研。在生產(chan) 車間,企業(ye) 員工們(men) 紛紛圍攏過來,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說:“自主創新是我當前最重視的,也是黨(dang) 中央最重視的事情。企業(ye) 要發展,產(chan) 業(ye) 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

  “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說到了我們(men) 心坎裏。”公司創始人張萬(wan) 鎮說,企業(ye) 50多年堅持自主創新,多項主導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過去一年多,經過400多位工程師努力,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技術水平又有大幅提升,應用領域從(cong) 中低端電子產(chan) 品跨入了高端電子行業(ye) 。”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要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要有這麽(me) 一股勁,要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和追求,不斷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新突破”;

  “自主創新是企業(ye) 的生命,是企業(ye) 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關(guan) 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我國是製造大國,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向製造強國轉變”;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但還有不少短板,一些產(chan) 業(ye) 的基礎還不是很牢固,進一步發展必須靠創新”;

  …………

  察看創新成果、指出創新意義(yi) 、堅定創新決(jue) 心、明確創新方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企業(ye) 考察調研,創新是分量最重、強調最多的方麵之一。

  企業(ye) 是創新的主體(ti)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廣大企業(ye) 主動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ye) 模式創新,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chan) 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為(wei) 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攻堅克難、鍥而不舍。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烏(wu) 托邦平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記。“‘天問一號’上搭載的多套光學係統及鏡頭,就是我們(men) 提供的。”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文波言語中透著自豪。

  “我們(men) 國家進入科技發展第一方陣要靠創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2021年3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

  成為(wei) 創新領跑者,多為(wei) 國家做貢獻!一年多來,福光公司孜孜不倦,奮力“追光”。從(cong) 一米級口徑大視場折射式天文望遠鏡,到大口徑折反射式10K超高清天文望遠鏡,多項“卡脖子”技術實現突破,接下來公司還將研發全球領先的米級透射望遠鏡。

  “我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過去那種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須依靠創新”“創新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我們(men) 能否過坎的關(guan) 鍵”,考察調研時,總書(shu) 記一再強調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橫下一條心,打造“中國芯”!烽火科技集團加大研發投入,成功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關(guan) 鍵技術。去年底,企業(ye) 研發出我國首款400G相幹商用矽光收發芯片,成為(wei) 目前國際上集成度最高的商用矽光集成芯片之一。

  瞄準最前沿,搶占製高點。致力於(yu) 高端服務器國產(chan) 替代,浪潮集團研製出全球性能最強的人工智能服務器之一。今年5月,浪潮M6係列服務器在國際專(zhuan) 業(ye) 機構測評中累計打破174項世界性能測試紀錄。

  ——為(wei) 了贏得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奮勇爭(zheng) 先、掌握主動。

  “技術創新是企業(ye) 的命根子。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和核心技術,才能生產(chan) 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2019年5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勉勵企業(ye) “要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ge) 戰略基點,掌握更多關(guan) 鍵核心技術,搶占行業(ye) 發展製高點”。

  “總書(shu) 記的叮囑讓我們(men) 信心和幹勁都更足了。”金力永磁公司董事長蔡報貴說,三年多來,企業(ye) 憑借晶界滲透等一批核心技術,成長為(wei) 全球領先的稀土永磁企業(ye) 之一,主營業(ye) 務收入翻了三番,“我們(men) 信心百倍,打算攻克更多尖端技術,向著全球第一發起衝(chong) 鋒。”

  “創新是企業(ye) 的動力之源,質量是企業(ye) 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業(ye) 的生存之基,必須抓好創新、質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始終掌握主動”;

  “創新作為(wei) 企業(ye) 發展和市場製勝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隻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鬥、敢於(yu) 突破”;

  “產(chan) 品和技術是企業(ye) 安身立命之本”;

  …………

  總書(shu) 記的諄諄叮囑、加油鼓勁,激勵廣大企業(ye) 不懈創新,鍛造出更強競爭(zheng) 實力,收獲了更大市場空間——

  產(chan) 品更精,銷路更廣。打造國際一流產(chan) 品試驗室、提升生產(chan) 線管理效率,吉林東(dong) 北工業(ye) 集團長春一東(dong) 離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實施上百個(ge) 自主研發項目,產(chan) 出的離合器產(chan) 品被車企視為(wei) 免檢產(chan) 品,可直送工位。

  性能更強,市場更大。重慶京東(dong) 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將每年營業(ye) 收入的約7%投入創新研發,去年底成功投產(chan) 超薄超清可彎曲的第六代柔性屏。

  鋼箔更薄,利潤更“厚”。依靠“手撕鋼”這一拳頭產(chan) 品,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快速發展,2021年利潤創建廠以來新高。

  ——為(wei) 了不斷增強創新能力,深化改革、完善體(ti) 係。

  “要加快構建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ti) 係,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搭建創新服務平台,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優(you) 勢領域、共性技術、關(guan) 鍵技術的重大突破”,2014年5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鄭州考察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時,對企業(ye) 創新提出明確要求。

  “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給了我們(men) 極大的鼓勵,也讓我們(men) 更加明確怎樣加強創新、完善創新生態。”中鐵裝備董事長趙華說,8年來,企業(ye) 通過建立“七院兩(liang) 站三中心”技術創新平台、實施重點研發項目“揭榜掛帥”機製、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ti) 等措施不斷激發創新活力。近年來,企業(ye) 成功研製出世界首台馬蹄形盾構機、世界最大直徑硬岩掘進機等產(chan) 品,隧道掘進機產(chan) 銷量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不斷優(you) 化創新環境、提升創新能力,各地區各部門和廣大企業(ye) 積極行動——

  落實“要強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推動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的重要指示要求,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建成3個(ge) 省級研發平台,與(yu) 高校、科研院所及重點用戶聯合承擔省部級科技重大專(zhuan) 項18項,產(chan) 品性能保持行業(ye) 領先。

  按照“政府要搭建平台、創造環境、提供相關(guan) 政策支持、保護知識產(chan) 權”的重要指示要求,黑龍江省已建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基地)79個(ge) ,形成“1+N”科技創新政策體(ti) 係,推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ye) 由2016年的768家增至2021年的2738家。

  “中華民族奮鬥的基點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所有企業(ye) 都要朝這個(ge) 方向努力奮鬥。”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激發出廣大企業(ye) 澎湃的創新動能。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增至33萬(wan) 家,570多家工業(ye) 企業(ye) 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新產(chan) 品銷售收入占業(ye) 務收入比重從(cong) 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研發經費總額投入強度成倍提升。

  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源泉充分湧流,中國經濟新意盎然、生機勃勃。

  搶抓機遇促轉型

  “要堅定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把我國製造業(ye) 和實體(ti) 經濟搞上去”“一手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

  “要堅定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把我國製造業(ye) 和實體(ti) 經濟搞上去,推動我國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紮紮實實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

  “一手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推動製造業(ye) 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

  …………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都對企業(ye) 提出了更高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地方考察調研時,常為(wei) 企業(ye) 把脈定向、鼓舞信心,勉勵大家堅定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各行各業(ye) 補短板、鍛長板,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挺起“脊梁”、奮勇登攀,裝備製造企業(ye) 邁向製高點、躍上新台階。

  2015年7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聽取企業(ye) 自主創新情況匯報,察看高速動車組裝配生產(chan) 線。總書(shu) 記強調:“高鐵是我國裝備製造的一張亮麗(li) 的名片,成為(wei) 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搶手貨’,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

  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要求,打造中國製造亮麗(li) 名片。這些年,中車長客相繼完成時速350公裏複興(xing) 號智能動車組、時速400公裏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新一代智能地鐵列車等新產(chan) 品研發,出口軌道客車累計超過9000輛,簽約額超過120億(yi) 美元。

  中國裝備,裝備中國。作為(wei) 現代化大國,我們(men) 必須堅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把裝備製造這一製造業(ye) 的“脊梁”挺起來。

  中國一重,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三代核反應堆、壓力容器製造技術,完成了超大型鍛焊加深反應器的鍛造;大連船舶重工,繼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後,新研製出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2012年至2021年,裝備製造業(ye) 在我國規上工業(ye) 增加值中的比重從(cong) 28%提高到32.4%,不少技術和產(chan) 品都走到了世界前列。

  ——抓住機遇、後發趕超,汽車企業(ye) 站上“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2022年元旦,上百輛上汽大通新能源汽車從(cong) 上海起程,運往歐洲。“2021年,上汽大通銷往歐洲市場的汽車中,90%為(wei) 新能源汽車。”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鬆說,中國新能源汽車正成為(wei) 海外市場上的“香餑餑”。

  “汽車行業(ye) 是市場很大、技術含量和管理精細化程度很高的行業(ye)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cong) 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2014年5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汽車集團技術中心考察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為(wei) 汽車行業(ye) 轉型升級明確了發力方向。

  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這十年,乘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春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在我國快速發展,成為(wei) 強勁的經濟增長點。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352.1萬(wan) 輛,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企業(ye) 已獲新能源汽車相關(guan) 專(zhuan) 利超3萬(wan) 件,占全球比重達到70%。

  ——守牢底線、綠色轉型,能源企業(ye) 適應新形勢、打開新空間。

  實現“雙碳”目標,煤炭消費要控製。一度有煤炭企業(ye) 擔心,市場會(hui) 不會(hui) 收縮,經營會(hui) 不會(hui) 受影響?

  “煤炭產(chan) 業(ye) 發展要轉型升級,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煤化工產(chan) 業(ye) 潛力巨大、大有前途”,2021年9月1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讓煤炭行業(ye) 堅定了信心、明確了方向。

  聚丙烯樹脂產(chan) 品領先全國,年產(chan) 40萬(wan) 噸乙二醇項目投產(chan) ,年產(chan) 5萬(wan) 噸聚乙醇酸項目即將建成……國能榆林化工致力做好綠色低碳轉型大文章,打造從(cong) 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烴及各種化工產(chan) 品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我們(men) 將按照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要求,努力走出一條技術新、能耗低、效益好的現代煤化工創新發展之路。”國能榆林化工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薑興(xing) 劍說。

  能源是工業(ye) 的糧食、國民經濟的命脈。肩負保障能源安全使命,抓住能源革命寶貴機遇,廣大能源企業(ye) 穩產(chan) 保供、堅定轉型:勝利油田利用化學驅油技術,把地層裏的油“洗”出來,使石油采收率大幅提高;山西瑞光熱電通過智能化管理,持續推動煤電機組節能降碳;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西寧分公司深耕光伏發電產(chan) 業(ye) ,高效光伏電池量產(chan) 轉換效率較2016年提升5.9個(ge) 百分點。

  ——力爭(zheng) 一流、誌在萬(wan) 裏,港口企業(ye) 融入大格局、迎來新發展。

  海風駘蕩,巨輪穿梭。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11個(ge) 世界級深水泊位一字排開,平均一秒鍾,就有一個(ge) 集裝箱進出港口。

  “寧波舟山港率先恢複生產(chan) ,對推動我國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恢複物流體(ti) 係、恢複全球產(chan) 業(ye) 鏈具有重要意義(yi) 。”2020年3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前往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考察,強調“要堅持一流標準,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為(wei) 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打通物流大動脈,確保“出口貨物出得去、進口貨物進得來”!兩(liang) 年多來,寧波舟山港克服疫情影響,交出高分答卷: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2億(yi) 噸,連續13年蟬聯世界第一;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100萬(wan) 標準箱,位居世界第三;新增40餘(yu) 條航線,292條國際航線連通全球600多座港口。

  暢通貨物往來,支撐經濟發展,這十年,我國港口企業(ye) 交出精彩答卷: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中,我國分別占8席和7席。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生機盎然,智能製造廣泛應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節能降碳積極推進……在廣大企業(ye) 的努力下,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

  質,穩步提升,量,合理增長,中國經濟結構越來越優(you) ,韌性越來越強。

  保駕護航強信心

  “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ti) 保護好,為(wei) 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國有企業(ye) 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國有企業(ye) 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ye) 搞好、把國有企業(ye) 做大做強做優(you) 不動搖”“國有企業(ye)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的‘頂梁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國企改革發展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引領國有企業(ye) 牢記“國之大者”,邁向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曾誕生過新中國第一塊“的確良”布料,曆史輝煌,後因產(chan) 能過剩連續12年虧(kui) 損,2017年才終於(yu) 扭虧(kui) 為(wei) 盈。2018年9月2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遼陽石化公司,他強調:“國有企業(ye) 地位重要、作用關(guan) 鍵、不可替代,是黨(dang) 和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同時,國有企業(ye) 要改革創新,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

  “先拆廟、再減人”,啟動全麵撤銷分廠改革,壓縮管理層級,剝離企業(ye) 辦社會(hui) 職能;“有為(wei) 才有位、多幹能多得”,實施以崗定薪幹部管理機製,深化三項製度改革……作為(wei) 共和國的“種子隊”,遼陽石化大刀闊斧搞改革,打出了更好成績:PETG共聚酯產(chan) 品、太陽能背板膜專(zhuan) 用料等創新產(chan) 品相繼問世;相比5年前,人均產(chan) 值增加87%,勞動生產(chan) 率增長108%。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國企圍繞“1+N”政策體(ti) 係深化改革,有效增強了企業(ye) 發展動力。特別是2020年以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麵發力、多點突破,在許多重要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取得新成效,有力推動了國企高質量發展。

  2020年4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安考察複工複產(chan) 和經濟社會(hui) 恢複運行等情況時,走進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書(shu) 記強調:“國有大型企業(ye) 要發揮主力軍(jun) 作用,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和中小企業(ye) 全麵複工複產(chan) 。”

  “牢記使命、擔當作為(wei) ,不斷增強產(chan) 業(ye) 帶動能力。”陝汽控股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袁宏明說,去年公司在西安啟動了總投資50億(yi) 元的擴能改造項目,“建成達產(chan) 後,預計年新增產(chan) 值約400億(yi) 元,並帶動一係列零部件企業(ye) 發展。陝汽重卡的本地配套率有望提升50%以上。”

  實力更強、結構更優(you) 、服務保障更有力、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更完善……這十年,國有經濟的競爭(zheng) 力、創新力、控製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2012年至2021年,全國國資係統監管企業(ye) 累計實現增加值111.4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9%。截至2021年底,全國國資係統監管企業(ye) 資產(chan) 總額達259.3萬(wan) 億(yi) 元,比2012年底增長2.6倍。在電網、通信、電力、建築等行業(ye) ,多家央企的主要效率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公有製經濟和非公有製經濟都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讓各類所有製企業(ye) 吃下“定心丸”、專(zhuan) 心謀發展。

  “民營企業(ye) 對我國經濟發展貢獻很大,前途不可限量。黨(dang) 中央一直重視和支持非公有製經濟發展,這一點沒有改變、也不會(hui) 改變。”2018年10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創新創造創業(ye) 離不開中小企業(ye) ,我們(men) 要為(wei) 民營企業(ye) 、中小企業(ye) 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中小企業(ye) 能辦大事”,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所在的廣州開發區內(nei) ,一塊巨石上8個(ge) 大字十分醒目。深化知識產(chan) 權綜合改革,實施“專(zhuan) 精特新10條”等惠企政策,出台“人才10條”等人才政策,近年來廣州開發區已培育和集聚起超4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

  “助企紓困、傾(qing) 力幫扶,讓我們(men) 倍感溫暖。”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姚維兵說,去年,公司通過享受出口免抵退稅等政策,得以將更多資金投入研發,“去年實現營業(ye) 收入14.9億(yi) 元,同比增長超過100%。智能製造生產(chan) 線已經揚帆出海,為(wei) 眾(zhong) 多頂尖汽車企業(ye) 提供配套產(chan) 品。”

  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我國經濟持續承壓,民營企業(ye) 受到不同程度影響。2020年3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小型民營製造業(ye) 企業(ye) 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我國中小企業(ye) 有靈氣、有活力,善於(yu) 迎難而上、自強不息,在黨(dang) 和政府以及社會(hui) 各方麵支持下,一定能夠渡過難關(guan) ,迎來更好發展。”

  無懼艱險,昂首向前。“產(chan) 值,這兩(liang) 年翻了一番,銷售額,2021年同比增長近40%,我們(men) 還成功入選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臻至公司總經理張群峰報上喜訊。成績離不開企業(ye) 努力——2020年,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ye) 急需研製全球首套80噸級模具,臻至公司臨(lin) 時“遞補”後,加班加點完成任務,由此收獲了更多訂單;也離不開各方支持——政府部門推出減免水電費、緩繳社保等政策,還幫助公司以較低利率獲得銀行貸款授信。

  “支持民營企業(ye) 發展,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絲(si) 毫不會(hui) 動搖”“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製度的內(nei) 在要素,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是我們(men) 自己人”“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進而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隻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jin) 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對於(yu) 民營企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關(guan) 懷備至、念茲(zi) 在茲(zi) ,始終高度重視、堅定支持。

  支持有力,發展有底。2012年至2021年,我國民營企業(ye) 數量從(cong) 1000多萬(wan) 戶增長到近4500萬(wan) 戶,10年間翻了兩(liang) 番多,民營企業(ye) 數量在企業(ye) 總量中的占比提高至92.1%,資產(chan) 總額超過千億(yi) 規模的民營企業(ye) 增至98家,民營經濟正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

  國有企業(ye) 、民營企業(ye) 、外資企業(ye) 、港澳台資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市場主體(ti) 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yu) 者、就業(ye) 機會(hui) 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0年7月2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企業(ye) 家座談會(hui) 強調:“市場主體(ti) 是經濟的力量載體(ti) ,保市場主體(ti) 就是保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ti) 保護好,為(wei) 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麵實施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減稅降費、減租降息、強化金融支持,送出紓困幫扶“大禮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一係列保護支持市場主體(ti) 的政策措施相繼落地,推動企業(ye) 活力迸發、競相發展。2021年,我國市場主體(ti) 總量曆史性地躍上1.5億(yi) 戶新台階,比2012年底增長1.8倍,日均新設企業(ye) 近2.5萬(wan) 戶,是2012年的3.6倍。

  保駕護航更有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微觀基礎更堅實。

  共同拚搏向未來

  “廣大企業(ye) 職工要增強新時代工人階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愛崗敬業(ye) 、拚搏奉獻,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為(wei) 實現中國夢的奮鬥中爭(zheng) 取人人出彩”“天上不會(hui) 掉餡餅,一切成就都要通過我們(men) 共同拚搏來取得”

  塔罐林立、管廊交錯,寧夏銀川靈武市境內(nei) ,寧東(dong) 能源化工基地巋然矗立。

  2016年7月1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寧東(dong) 基地。廠區一望無垠,巨大的煙囪、腳手架、作業(ye) 平台展示著工廠的活力。全球單體(ti) 規模最大的煤製油項目——400萬(wan) 噸煤製油項目正加緊建設。

  站在熱火朝天的工廠,總書(shu) 記即興(xing) 講話,聲音充滿了力量:“我的心情也很激動,看到了社會(hui) 主義(yi) 的大廈在一磚一瓦地建起來。在場的工人兄弟姐妹們(men) ,我對你們(men) 充滿了敬意。社會(hui) 主義(yi) 是幹出來的,就是靠著我們(men) 工人階級的拚搏精神,埋頭苦幹、真抓實幹,我們(men) 才能夠實現一個(ge) 又一個(ge) 的偉(wei) 大目標,取得一個(ge) 又一個(ge) 的豐(feng) 碩成果。”

  “總書(shu) 記熱情洋溢的話語,感染了現場每個(ge) 人。大家更深刻地認識到肩負的光榮使命,幹勁也更足了。”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ye) 公司煤製油分公司員工蘇安回憶,項目攻堅階段,許多同誌自願放棄休息,“五加二”“白加黑”,堅持戰鬥在一線。

  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擰成一股繩,擼起袖子幹!2016年12月21日,400萬(wan) 噸煤製油項目試車成功,本來預期施工5年,實際隻花了39個(ge) 月。5年多來,項目先後實施559項關(guan) 鍵技術改造,填補了多項國內(nei) 空白,帶動了一係列重大技術、裝備和材料的國產(chan) 化示範應用。如今,寧東(dong) 基地已集聚一大批世界級項目,擁有煤製油、煤基烯烴、精細化工三大集群,成為(wei) 西部乃至全國煤化工產(chan) 業(ye) 的領跑者。

  “廣大企業(ye) 職工要增強新時代工人階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愛崗敬業(ye) 、拚搏奉獻,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為(wei) 實現中國夢的奮鬥中爭(zheng) 取人人出彩”;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ge) 主戰場中選準自己的定位,發揚企業(ye) 家精神,推動企業(ye) 發展更上一層樓,為(wei) 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

  從(cong) 工廠車間到礦井油田,從(cong) 沿海開放前沿到西部大漠荒原,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化作廣大企業(ye) 源源不斷的奮鬥動力。

  “總書(shu) 記給我們(men) 上了一課:企業(ye) 要發展,作為(wei) 員工最基本的就是把本職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懷揣著滿滿的自豪感使命感,徐工機械電焊高級技師張懷紅腳踏實地、追求完美。平焊、立焊、橫焊、仰焊,一項一項地練,站、仰、蹲、趴,一招一式地做。憑借精湛技藝,張懷紅“繪製”出一條條完美焊縫,為(wei) 企業(ye) 製造全球最大噸位全地麵起重機等頂尖產(chan) 品作出重要貢獻。

  “辦一個(ge) 有追求的企業(ye) ,為(wei) 國家做點實事。民營經濟一定能夠實現更大發展。”想起2020年7月21日參加企業(ye) 家座談會(hui) 時的情形,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記憶猶新。帶領員工自主研發紅外探測器核心芯片,加班生產(chan) 用於(yu) 疫情防控的測溫設備……黃立深信:“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機遇,我們(men) 不能辜負這個(ge) 偉(wei) 大時代。”

  曆史隻會(hui) 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廣大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發展舞台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匯聚起新時代中國築夢未來的磅礴力量——

  謹記使命,廣大勞動者勤學苦練、深入鑽研,勇於(yu) 創新、敢為(wei) 人先,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yi) 人,高技能人才總量超過6000萬(wan) 人,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正越發強大。

  不負重托,廣大企業(ye) 家愛國敬業(ye) 、守法經營、創業(ye) 創新、回報社會(hui) ,組織帶領千百萬(wan) 勞動者奮發努力,為(wei) 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作出了積極貢獻、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6月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四川考察時,走進極米光電有限公司。車間外廣場上,麵對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麵孔,總書(shu) 記諄諄囑托:“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還會(hui) 麵臨(lin) 許多激流險灘,要勇於(yu) 迎接各種風險挑戰。天上不會(hui) 掉餡餅,一切成就都要通過我們(men) 共同拚搏來取得。”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廣大企業(ye) 必將實現更大發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國經濟前景光明,中國企業(ye) 前程遠大!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