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評定新一批中華老字號認定名單 江蘇17家入選
左手持鏨刻刀,右手握小鐵錘,在無數次敲擊中,金、銀、銅經由工藝美術大師李建軍(jun) 布滿老繭的雙手,幻化出花鳥魚蟲或佛像神獸(shou) ,成為(wei) 市場熱銷的首飾或擺件……歲末年初,南京太平南路上,“老字號”寶慶銀樓前人來人往,年輕姑娘格外多,金葫蘆、如意鎖、平安扣等古法首飾,穿越幾個(ge) 世紀後再次回到時尚前沿。
不久前,商務部發布新一批中華老字號認定名單,17個(ge) 江蘇老字號品牌入選,至此,江蘇共有112家企業(ye) 被認定為(wei) 中華老字號,占全國的8%,數量居全國前列。於(yu) 區域發展而言,老字號既是一篇“文化故事”,也是一個(ge) “經濟課題”,文化與(yu) 經濟如何交融互動、協同演進?傳(chuan) 統文化,如何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走向經濟現代化?從(cong) 江蘇“老字號”的實踐與(yu) 探索中,或許能找到更多啟示。
堅定“以人為(wei) 本”,老店常新長青
此次上榜中華老字號的江蘇高淳陶瓷,成立於(yu) 1958年,在江蘇老字號企業(ye) 中算是比較“年輕”的。6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這家企業(ye) 每隔幾年就要“轉型”再出發。
“2010年前,我們(men) 幾乎是純外貿企業(ye) ,憑借物美價(jia) 廉的優(you) 勢,產(chan) 品遍布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出口陶瓷產(chan) 品10億(yi) 件,成為(wei) 我國陶瓷行業(ye) 創匯、創利大戶。”江蘇高淳陶瓷副總經理王貴夫感慨,直到2010年後,他們(men) 明顯感受到國內(nei) 市場的巨大需求,尤其是高淳陶瓷成為(wei) 北京APEC峰會(hui)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國宴餐瓷後,“中國風”瓷器受到國內(nei) 消費者的熱捧。於(yu) 是,企業(ye) 從(cong) 一家依靠低成本競爭(zheng) 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e) ,向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品轉型,建成國際先進的骨質瓷生產(chan) 線基地並與(yu) 服務業(ye) 融合,國瓷小鎮成為(wei) 高淳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以人為(wei) 本,抓住人的需求,“文化”作為(wei) 一種重要的資源要素,成為(wei) “老店”不斷發展的“助推器”——
每天早晨,揚州冶春園內(nei) 人頭攢動,唱曲打拳,提籠遛鳥,人們(men) 吃著早茶,仿佛走進揚州版的“清明上河圖”。“滿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餐飲習(xi) 慣,讓各個(ge) 年齡段人士,都可以在這裏邂逅美好生活。”冶春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金海介紹,這幾年提升硬件,創新產(chan) 品,將冶春園劃分成北岸和南岸,北岸保留早茶餐館風味,南岸則打造年輕時尚風格的咖啡館、小酒館,“早茶、晚酒、午咖啡”的消費模式拉動了古城夜經濟。
“在傳(chuan) 承古法技藝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讓‘眾(zhong) 口’不再‘難調’。”據恒順醋業(ye) 副總經理楊永忠介紹,為(wei) 滿足不同地域消費者的需求,恒順不斷豐(feng) 富食醋品類,逐漸形成了“香醋、陳醋、白醋、米醋、果醋”等全品類的食醋係列產(chan) 品。根據華東(dong) 地區口味開發了玫瑰米醋、清香米醋,根據華北地區口味開發了老陳醋、純米醋,根據華南地區口味開發了金優(you) 香醋、大紅浙醋等多種風味的醋類產(chan) 品。
江蘇的“老字號”確實很老,272家老字號中,有一半以上創立於(yu) 新中國成立之前,企業(ye) 平均年齡89歲,最高齡的蘇州雷允上國藥寧遠堂藥店距今已有482年曆史。經久不衰的密鑰是什麽(me) ?很多老字號企業(ye) 都提到了“人”的重要性,這裏的人,除了客群、市場外,還有傳(chuan) 承人、人才,他們(men) 既是老字號的靈魂,也是未來。
曆經3個(ge) 世紀的南京寶慶銀樓,去年1—10月累計營收46.51億(yi) 元,同比前年上升26.66%。“工藝、匠心、非遺文化,這是消費者在多元消費時代還願意選擇寶慶銀樓的關(guan) 鍵,我們(men) 最大的家底是傳(chuan) 承人。”江蘇寶慶珠寶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尹順榮告訴記者,江蘇寶慶金銀細工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後,寶慶銀樓始終致力於(yu) 非遺傳(chuan) 承,成立了大師工作室,培養(yang) 李建軍(jun) 、徐貽誌、楊子江等10位新一代傳(chuan) 承人。為(wei) 開發富有時代氣息的文創產(chan) 品,企業(ye) 還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多維度培養(yang) 人才,目前已與(yu) 省內(nei) 7所高校推動產(chan) 教融合,每年舉(ju) 辦“寶慶銀樓杯”珠寶首飾產(chan) 品設計大賽,每屆都有千餘(yu) 件設計作品得到有效轉化。
從(cong) 勞模到主播,“老字號”企業(ye) ——南京新百開啟了一場極具試驗性的轉型。新百勞模們(men) 紛紛當起網紅主播,從(cong) 大而全轉型小而精,線上3萬(wan) 多件精選商品24小時在線。“近兩(liang) 年,我們(men) 一共做了2000多場直播,帶來巨大的效益。” 南京新百黨(dang) 委書(shu) 記朱愛華介紹。
與(yu) 時俱進,在傳(chuan) 統與(yu) 現代中“融”出新風景
在傳(chuan) 承技藝的同時,江蘇老字號對區域發展、時代發展的“經濟貢獻”也從(cong) 未間斷,人文與(yu) 經濟的交融、促進,甚至凝結成企業(ye) 的精神力量。
在梅蘭(lan) 春酒廠,傳(chuan) 承的不僅(jin) 是釀酒工藝,還有一股不怕輸、再堅守的精神。梅蘭(lan) 春酒產(chan) 自泰州市,是為(wei) 了紀念京劇大師梅蘭(lan) 芳誕辰90周年而命名,開創了中國芝麻香型白酒的先河,“當時請專(zhuan) 家作鑒定,他們(men) 在白酒蒸餾過程中聞到焙烤芝麻香氣,於(yu) 是定名為(wei) 芝麻香型酒。”泰州市梅蘭(lan) 春酒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慶貞介紹。
然而,麵對風雲(yun) 變幻的市場,因經營不善,梅蘭(lan) 春酒廠曾破產(chan) 拍賣。“釀造芝麻香型酒對微生態環境要求嚴(yan) 苛,現任董事長上任後,我們(men) 花了3年多時間對廠房進行智能化改造,減少人為(wei) 因素以確保釀酒的穩定性。”田慶貞說,就是靠著一股子拚勁、韌勁,酒廠“起死回生”。為(wei) 了做精“梅蘭(lan) 春”品牌,公司組建芝麻香型白酒研發中心,與(yu) 江南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用現代科技手段解析白酒成分,不斷提升芝麻香型的品質,每年都推出3—5個(ge) 新品,梅蘭(lan) 春酒廠的目標是再做百年。
堅持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品牌創新相結合,是江蘇老字號的鮮明特點。據悉,江蘇百年以上的老字號品牌接近100家,擁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不少老字號在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平衡、轉換中“融”出新風景。
“雲(yun) 錦不僅(jin) 是國家非遺,也是人類非遺,是中國為(wei) 數不多能步入全球藝術殿堂的精湛技藝。”在南京雲(yun) 錦研究所品牌總監祖皓看來,“老字號”不該被一時一地所限製,守正創新正是南京雲(yun) 錦的“不老”秘方。
“雲(yun) 錦自帶皇室美學DNA,因此我們(men) 沒有盲目做文創,而是打造符合現代人審美的高端裝飾藝術品,這條產(chan) 品線占到總營業(ye) 額的65%左右。”祖皓說,老字號承載著文化傳(chuan) 承的作用,必須主動求新求變,進行更符合年輕人審美的二次創新。去年,南京雲(yun) 錦曾與(yu) 知名手遊閃耀暖暖聯名,用數字化語言呈現雲(yun) 錦的美,讓年輕玩家切身感受中國傳(chuan) 統雲(yun) 錦技藝織造華服的魅力。為(wei) 了改變小作坊對市場變化感知能力較差的經營機製,南京雲(yun) 錦借鑒國內(nei) 頂尖科技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在保留雲(yun) 錦古法工藝的前提下,聯合高校及科研機構探索將AIGC技術引入雲(yun) 錦全鏈路生產(chan) 。
“從(cong) 江蘇老字號的‘不老傳(chuan) 奇’中,我們(men) 往往能看到信心、耐心、毅力和定力,可以窺見,人文經濟就是信心經濟,甚至可以成為(wei) 我們(men) 應對挑戰與(yu) 風險的底氣。”省商務廳流通業(ye) 發展處處長趙厚軍(jun) 明顯感受到,在江蘇,經營較好的老字號企業(ye) 都在保持傳(chuan) 統的基礎上,通過工藝、包裝、產(chan) 品、營銷理念等諸多方麵的大膽創新,提升產(chan) 品和服務,同時,堅持信譽至上,誠信經營。“誠信經營、貨真價(jia) 實是老字號最大的亮點,也是企業(ye) 發展的根基所在。”
加強頂層設計,引領“老字號”行穩致遠
去年12月,商務部對老字號首次開啟“有進有出”機製,江蘇被摘牌1家,這無疑給一些“不進則退”的老字號敲響了警鍾。
去年,省商務廳對全省老字號的發展進行了集中調研,發現企業(ye) 在“傳(chuan) 承與(yu) 發展”中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比如,管理體(ti) 製僵化,一些中華老字號企業(ye) 在管理上仍然保持傳(chuan) 統的家族管理模式,管理體(ti) 製不夠靈活和高效,企業(ye) 在市場競爭(zheng) 中無法及時作出調整和應對。再比如,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一些老字號企業(ye) 在國際化戰略上缺乏經驗與(yu) 資源,難以在國際市場上立足和發展。
文化的力量總在“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成為(wei) 發展的助推器。省社科院研究員、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戰炤磊認為(wei) ,老字號是傳(chuan) 統與(yu) 現代有機結合、文化與(yu) 科技深度融合、文化與(yu) 經濟共生共榮、物質文明與(yu) 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典範,與(yu) 人文經濟學的基本理念和內(nei) 在邏輯完全契合,“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利用好老字號,是推動人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戰炤磊分析表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繼續推動文化與(yu) 經濟深度融合、促進人文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從(cong) 多個(ge) 維度協同發力。首先,綜合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和現代化運營模式加強非遺保護和利用,充分釋放“老字號”的當代價(jia) 值,同時加大對優(you) 秀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yang) 和引進力度,廣泛吸引各類社會(hui) 資本,夯實人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基礎。其次,強化全產(chan) 業(ye) 鏈條的文化創新理念,推動文化與(yu) 產(chan) 品設計、製造、營銷、消費等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發展新型產(chan) 業(ye) 業(ye) 態,構建以人為(wei) 本、以文化為(wei) 核心資源要素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健全人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載體(ti) 支撐。
“文化賦能高質量發展需要經過多類型、多環節的中介機製,而且具有顯著的正向外溢效應,因而必須對文化與(yu) 經濟的融合機製予以相應的政策支持。”戰炤磊認為(wei) ,特別是要瞄準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配套政策體(ti) 係,優(you) 化政策落實運行機製,引領“老字號”行穩致遠、再開新花。
為(wei) 優(you) 化老字號發展環境,提升老字號品牌價(jia) 值,推動全省老字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當前,我省圍繞營造新環境、助力新消費、激發新動能、鼓勵新文創、開拓新領域,持續開展老字號“五新行動”。趙厚軍(jun) 表示,下一步,將製定“一企一策”“一品一策”行動方案,集聚各方資源,進一步提升老字號發展質量;省商務廳牽頭老字號品牌建設工作,聯動住建、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深入挖掘老字號文化資源、加強原址原貌保護、加大老字號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非遺項目建設;聯合省國資委引導推動國有優(you) 質資源向老字號品牌聚焦,支持國資老字號企業(ye) 編製品牌發展規劃,盤活存量資產(chan) 、激活無形資產(ch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