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暖聞熱評)
【人物】環衛工人張建娜
【故事】張建娜在北京三裏屯使館區負責清掃工作。一次一位外國友人求助,她因語言不通手足無措。為(wei) 了更好服務,40歲的她下定決(jue) 心學好英語。沒有老師輔導,就跟著孩子學;沒有固定學習(xi) 時間,就利用碎片時間寸積銖累。經過近10年的堅持,她已攢下十幾本筆記,可以用英語與(yu) 外國人進行無障礙交流。她表示:“學習(xi) 英語之後我變得更加自信了,為(wei) 大家服務讓我很幸福,也證明了自己的價(jia) 值。”
【點評】
前不久,為(wei) 外國友人指路的張建娜在社交平台火了。一手拿著掃帚,一口流利英語,外表質樸,表達自信,這樣的形象讓網友紛紛點讚。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環衛工群體(ti) 總是在默默工作。他們(men) 起早貪黑、不畏寒暑,以自己的辛勤付出換來城市的幹淨整潔。張建娜身上的“自信感”與(yu) “國際範”,更讓我們(men) 看到了新時代環衛工人的昂揚風貌與(yu) 動人風采。
身為(wei) 環衛工人,為(wei) 城市營造美麗(li) 環境固然是最重要的工作任務。張建娜想做得更多:路掃得幹淨是城市的臉麵,有效的溝通交流同樣重要。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也是文明的“移動坐標”。在維護城市清潔的同時,更好向外國朋友介紹北京、為(wei) 來往行人提供幫助,彰顯著她對工作的更高標準與(yu) 更嚴(yan) 要求。靠著這份精益求精與(yu) 孜孜不倦,張建娜在平凡崗位創造了不平凡的業(ye) 績,也為(wei) “本職工作”一詞寫(xie) 下新的注解。
奮鬥無止境,人生不設限。從(cong) 克服困難自學英語的張建娜到對頤和園古建築如數家珍的張旭,從(cong) 閑暇時用小提琴聲感動蓉城的湯道宣到義(yi) 務教授武術約千人的張同會(hui) ,這些“多才多藝”的環衛工人因為(wei) “高手在民間”的故事為(wei) 人熟知,並被網友親(qin) 切稱為(wei) “掃地僧”。他們(men) 憑借對知識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不斷超越自我,創造人生價(jia) 值,用自己的光和熱溫暖更多人。事實上,突破自我設限、不囿他人成見,才能將平凡的工作做出非凡的業(ye) 績,將平淡的日子過出閃光的樣子。
正如歌曲所唱:有夢想誰都了不起。農(nong) 民工朱彥軍(jun) 邊打工邊讀詩,成為(wei) 《2023中國詩詞大會(hui) 》的亞(ya) 軍(jun) ;隻有初中學曆的農(nong) 民馬慧娟敲下上百萬(wan) 字的作品,成為(wei) 廣為(wei) 人知的“拇指作家”……他們(men) 的故事說明:有夢想、肯奮鬥,就能向著更遠的目標揚帆遠航,見識更美的人生風景。忙於(yu) 生計、條件有限、青春不再,哪一個(ge) 都不是妨礙追夢的理由。人生因夢想而前行、因奮鬥而成就。付出與(yu) 收獲的正相關(guan) 關(guan) 係,正是對所有人的激勵。心中有光,腳下有路,每個(ge) 人都能在追夢路上一往無前,書(shu) 寫(xie) 與(yu) 眾(zhong) 不同的“人生劇本”。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9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