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雕非遺傳承人:在“守藝”中的“破”與“立”
中新網寧夏隆德2月27日電 題:磚雕非遺傳(chuan) 承人:在“守藝”中的“破”與(yu) “立”
中新網記者 於(yu) 晶
磚雕,俗稱“花活”,是中國傳(chuan) 統雕刻藝術“三雕”之一,是中國古建築雕刻中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卜文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魏氏磚雕項目第四代傳(chuan) 承人,30餘(yu) 年與(yu) 青磚為(wei) 伴,刀尖上流轉出精湛技藝。
2月27日,記者來到寧夏固原市隆德縣鳳嶺鄉(xiang) 卜文俊的工作室,他正埋頭伏案,刀鋒與(yu) 青磚相觸,迸出或筆直、或婉約的線條。磚屑紛飛過後,冰冷堅硬的磚麵上開滿了枝葉和花朵……
在卜文俊的工作室,幾麵寬大的牆壁上都是磚雕作品,青灰色的磚石透著幾分古樸,精致細膩的刀工讓人讚歎。
磚雕作為(wei) 一項建築雕刻技藝起源於(yu) 商周,發展於(yu) 唐宋,鼎盛於(yu) 明清。魏氏磚雕是在吸納眾(zhong) 家之長,繼承傳(chuan) 統工藝的基礎上,由晚清磚雕匠人魏孝祖創立,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曆史。魏氏磚雕雕工精湛、古樸大方,作品主要以“紋龍脊獸(shou) ”“五鬃脊獸(shou) ”“獅子滾繡球”“雙龍紋”等寓意吉祥和人們(men) 所喜聞樂(le) 見的內(nei) 容為(wei) 主。
卜文俊告訴記者,魏氏磚雕製作工序繁多,從(cong) 選土、配料、釀泥,到捏製、雕刻,再到建窯、燒製等都有講究,一件磚雕作品的誕生要經曆七道工序、二十多個(ge) 步驟。當然,最考驗手藝的是硬雕,需先燒製後塑形,遇上浮雕與(yu) 透雕則得小心再小心,動物的胡須、花草的花瓣、根莖,用勁稍大就會(hui) 雕壞或崩碎。
讓青磚成為(wei) 藝術品,是魏氏磚雕傳(chuan) 承發展一百多年的追求。卜文俊的磚雕雕刻技藝傳(chuan) 承自其嶽父——魏氏磚雕第三代傳(chuan) 承人魏世祥。從(cong) 嶽父那裏接下傳(chuan) 承重擔,卜文俊深知肩上責任。“傳(chuan) 承不僅(jin) 僅(jin) 是延續,而是讓這項技藝被更多的人熟識和喜愛,這樣的‘非遺’才會(hui) 有持久的生命力。”
“這門手藝要發揚光大,就不能保守了。”卜文俊說,為(wei) 了讓魏氏磚雕原汁原味地傳(chuan) 承下去,他打破了家族“傳(chuan) 男不傳(chuan) 女,傳(chuan) 內(nei) 不傳(chuan) 外”的思想觀念,麵向社會(hui) 開展培訓授藝活動,帶動周邊村民、留守婦女及殘疾人就業(ye) ,帶動了村民掙“文化錢”,讓昔日的家族手藝成為(wei) 家鄉(xiang) 致富的新途徑,成功探索出一條“非遺生產(chan) 性保護,產(chan) 業(ye) 化發展”道路。
除此之外,他還遵循古法,對磚雕工藝進行改進,釀泥過程中用棉花替代動物毛發,解決(jue) 了燒製過程開裂問題和配料短缺問題。並開發新產(chan) 品300餘(yu) 種,生產(chan) 的各類手工磚雕作品、建築用批量磚雕產(chan) 品等走俏市場,產(chan) 品銷到了甘肅、陝西、青海等地。
“我沒有任何保留,都教給他們(men) 。磚雕是很實用的東(dong) 西,而且我們(men) 做得很規範,有生命力的手藝不會(hui) 失傳(chuan) 的。”卜文俊說,2011年,他還成立了市場化運作的公司,將推廣這項傳(chuan) 統工藝的夢想悄悄變成現實。
卜文俊認為(wei) ,突破舊有思想桎梏創新傳(chuan) 承“魏氏磚雕”技藝,很有意義(yi) 。他告訴記者,“如今提倡工匠精神,注重傳(chuan) 統技藝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很受鼓舞,覺得他追求的時代到來了,他要竭盡全力的傳(chuan) 承和發展好磚雕這門技藝。”(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