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是良師更是益友——大連民族大學班導師工作紀實

發布時間:2022-05-05 10:1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吳琳

  這學期開學以來,讓大連民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食品201班同學感受最深的就是班裏金熙竣同學的變化,從(cong) 沉迷遊戲的網癮少年變成勤奮的“學霸”。金熙竣告訴記者,這個(ge) 變化來自班導師李婷婷的教導和幫助。

  為(wei) 了把金熙竣從(cong) 遊戲依賴中解脫出來,李婷婷可下了大功夫,她一天去一次課堂、兩(liang) 天跑一趟寢室、三天談一回話。

  “每次談話,我都問他,四年大學你到底打算怎麽(me) 過?你的人生目標和未來規劃在哪裏?”李婷婷的引導、教育,讓金熙竣像換了個(ge) 人似的,不僅(jin) 在這學期過了英語四級,還在積極為(wei) 考研做著準備。

  今年,大連民族大學對班導師工作進行了全麵的改革和推進,為(wei) 每個(ge) 自然班級配備一名班導師,班導師以專(zhuan) 任教師為(wei) 主體(ti) 、中層領導幹部為(wei) 補充,共636名。他們(men) 進寢室與(yu) 學生聊天、到課堂聽課、指導學生做職業(ye) 規劃、解決(jue) 他們(men) 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嚴(yan) 管與(yu) 厚愛相結合

  在剛剛結束的三好表彰大會(hui) 上,信息與(yu) 通信工程學院軟件182班榮獲“模範班集體(ti) ”稱號。提起這個(ge) 班從(cong) 大一落後到大三優(you) 秀的突圍之道,班導師王存睿深有感觸。

  軟件182班共有33名學生,大一第一學期三分之一學生掛科,綜合成績排名年級倒數第二。王存睿手握著成績單心裏合計,這些“萌新”不僅(jin) 需要厚愛,也需要嚴(yan) 管。

  王存睿製定了一套抓學風、抓團結、抓管理、抓思想的“四抓”班級管理方案,發到微信群還貼到班級牆上,他鉚足勁,大學四年要把這“四抓”一抓到底。

  學生學習(xi) 的積極性被激發和帶動起來,學習(xi) 氛圍日益濃厚。抓學風的同時,王存睿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方麵更是嚴(yan) 格要求,大一入學後,班級很多同學都向學院黨(dang) 組織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

  張濤是機電工程學院黨(dang) 總支書(shu) 記,他的另一個(ge) 身份是大一新生班導師。開學不久,學生們(men) 在班級群裏收到信息,張濤要在學生寢室開第一次班會(hui) ,開完會(hui) 請大夥(huo) 去食堂吃飯。

  開完班會(hui) ,張濤和學生們(men) 邊往食堂走邊分析:經過他實地丈量,北區到中區步行需十到十五分鍾,一天三餐往返差不多一個(ge) 小時。“在大學每天能抽出一個(ge) 多小時步行鍛煉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大家應該珍惜。”張濤擺事實講道理。

  同學們(men) 這下明白了,這位“大叔”是有備而來。原來潛在班級群裏的張濤看到,學生們(men) 一入學就紛紛吐槽:寢室離中區食堂太遠了。

  在大連民族大學,除了“1配1”的班導師工作製以外,還有輔導員和任課教師,三者根據各自分工,在學生四年不同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相互補充、相互配合。

  “這樣‘三位一體(ti) ’的育人架構,培養(yang) 出來的人才是完整的、全麵的。學校鼓勵中層幹部深入學生,讓他們(men) 更真實地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學習(xi) 現狀,有利於(yu) 在工作中針對學生的需求來思考和解決(jue) 問題,真正做到以學生為(wei) 本。”學校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校長陳明華說。

   教書(shu) 與(yu) 育人相結合

  “一個(ge) 主幹型神經網絡,隨卷積計算逐漸提純特征信息,你為(wei) 什麽(me) 認為(wei) 需要一個(ge) 支路呢?”“我覺得支路應該是對信息的額外提取機製。”今年大年初一一大早,計算機技術184班的畢程,與(yu) 他的班導師楊大偉(wei) 在實驗室展開了激烈討論。

  原來畢程準備在一家外國期刊發表論文,為(wei) 此他已經做了7個(ge) 多月的前期仿真和數據積累,寒假也是在學校度過的,即將完成時,卻在信息處理上遇到了“卡脖子”問題。畢程硬著頭皮在大年初一早晨給班導師打了個(ge) 電話。

  與(yu) 其電話溝通,不如當麵討論。不到半個(ge) 小時,楊大偉(wei) 開車來到學校,師生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很快找到問題症結和解決(jue) 方案。

  計算機科學與(yu) 工程學院宋海玉當班導師很有一套,不僅(jin) 將班導師、專(zhuan) 業(ye) 導師和工作室導師的職能有機結合,還在教學上,針對學生特點,探索構建了知識階梯狀、難度漸進式、成果階段化的“分層教學”培養(yang) 體(ti) 係。

  巴依差汗現在是烏(wu) 魯木齊市的一名公安幹警,他是宋海玉分層教學的受益學生之一。2005年,巴依差汗考入大連民族大學,成為(wei) 宋海玉班級的一名學生。由於(yu) 基礎薄弱,大一時專(zhuan) 業(ye) 課跟不上,成績不理想,他情緒十分低落,甚至有了退學的想法。

  麵對巴依差汗的情況,宋海玉搬出了自創的培養(yang) 體(ti) 係,將專(zhuan) 業(ye) 課程的知識點掰開揉碎,再根據學生接受能力進行分層教學。

  除了專(zhuan) 職班導師外,學校還有一支“編外”班導師隊伍——校領導。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等校領導每年與(yu) 留校大學生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共度除夕;進班級坐在學生中間一起聽課,進寢室與(yu) 學生們(men) 嘮家常;和學生互留微信成為(wei) 好友;麵對麵給學生講自己的成長經曆……

  經過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實踐,大連民族大學班導師工作構建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yang) 質量、困難學生幫扶、日常教育管理、班級組織建設在內(nei) 的“五維一體(ti) ”工作格局,紮實推進和積極完善了“三全育人”工作體(ti) 係,為(wei) 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讓‘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裏’的目標真正落地,就要抓實班導師隊伍的建設,從(cong) 小事實事入手,主動及時地了解學生需求,在教育、管理、服務等方麵進行改革和創新,讓‘以學生為(wei) 中心’看得見、摸得著。”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趙鑄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